一种用于榨油机榨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7799发布日期:2019-06-22 01:25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榨油机榨笼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榨油机的榨笼。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一种榨油机榨膛内的空余体积由榨油机得进料口往出渣口方向逐渐减小,使得油料沿榨膛内的榨螺往出渣口方向推进的过程中将油料中的油陆续挤出。这样就造成榨膛内靠近出料端的压力偏高,榨笼和榨螺零部件的磨损不可避免,特别是造成出料端榨螺和榨笼上笼条的磨损。因为榨螺通常是分节安装的,故更换相对方便,但笼条却是整条安装的,做更换时要更换一整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要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和维修都很方便的榨油机榨笼。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榨油机榨笼,包括前挡板、笼壳、后挡板、笼条、榨油机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笼壳内径配合的压条和位于笼壳上的笼壳压筋;所述每根笼条至少分为两节,分别通过压条、连接件固定在对应的笼壳压筋上。

进一步的,所述笼壳分为左、右笼壳,在左、右笼壳下方装有旋转支撑,通过主旋转支撑轴、螺栓、螺母连接在前、后挡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榨笼为纵向孔径大小不等的“o”字形榨笼;

进一步的,所述榨笼为纵向孔径大小不等的“8”字形榨笼;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支撑与主旋转支撑轴构成铰链转位机构。

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有效改善笼条磨损后及时进行部分更换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a-a剖面示意图;

1、前挡板2、左榨笼体3、压条4、后挡板5、主旋转支撑轴6、旋转支撑7、螺栓8、螺母9、右榨壳10、笼条11、笼膛12、榨油机底座13、螺栓14、笼壳压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榨油机榨笼,包括前挡板、笼壳、后挡板、笼条、榨油机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笼壳内径配合的压条和位于笼壳上的笼壳压筋;所述每根笼条至少分为两节,分别通过压条、连接件固定在对应的笼壳压筋上。

进一步的,所述笼壳分为左、右笼壳,在左、右笼壳下方装有旋转支撑,通过主旋转支撑轴、螺栓、螺母连接在前、后挡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榨笼为纵向孔径大小不等的“o”字形榨笼;

进一步的,所述榨笼为纵向孔径大小不等的“8”字形榨笼;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支撑与主旋转支撑轴构成铰链转位机构。

在此说明了此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发明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已知最佳模式。优选实施例的变更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阅读上述说明后是显而易见的。发明人希望普通技术人员合理应用这样的变更,并且发明人认为与在此明确说明不同的应用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因此,本发明包括随附权利要求中所引用的主旨的所有修改及等效形式,这在适用的法律中是允许的。此外,上述要素的所有可能的变更的任何组合也被本发明所包含,除非在此另外指出或者在上下文中明显矛盾。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榨油机榨笼,包括前挡板、笼壳、后挡板、笼条、榨油机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笼壳内径配合的压条和位于笼壳上的笼壳压筋;所述每根笼条至少分为两节,分别通过压条、连接件固定在对应的笼壳压筋上。所述笼壳分为左、右笼壳,在左、右笼壳下方装有旋转支撑,通过主旋转支撑轴、螺栓、螺母连接在前、后挡板上。所述榨笼为纵向孔径大小不等的“O”字形榨笼;所述榨笼为纵向孔径大小不等的“8”字形榨笼;所述旋转支撑与主旋转支撑轴构成铰链转位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有效改善笼条磨损后及时进行部分更换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周顺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顺峰
技术研发日:2017.12.12
技术公布日:2019.06.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