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41985发布日期:2018-06-08 20:2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轮机叶片加工完圆弧形梯形叶根后,需要检测叶根圆弧的加工精度,模拟装配,以保证叶片能够装配整圈,内背弧贴合紧密。

设计一种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此工艺弧段量具体的结构较复杂,针对工艺弧段量具体的加工状况,需要设计加工工艺弧段量具体的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的尺寸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的加工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

一、锻造外圆直径Ф为890mm,厚度为180mm的圆柱体毛坯;

二、将圆柱体毛坯外圆车削至Φ885mm,然后在圆柱体毛坯的表面车削出直径Ф为505mm,厚度为40mm的辅助圆柱体,得到粗加工毛坯;

三、对粗加工毛坯进行热处理,得到调质处理后的毛坯;

四、将调质处理后的毛坯上的辅助圆柱体车削至直径Ф为500mm,毛坯的辅助圆柱体装夹在车床上,在毛坯的圆弧面中部车削出T形槽,T形槽的开槽轨迹与毛坯的圆弧一致,倒角处理后车削去掉辅助圆柱体,得到精车后的毛坯件;

五、将精车后的毛坯件置于坐标镗床上,以毛坯件的圆心作为原点O,划出十字中心线,在十字中心线的水平线上加工出2个工艺孔,2个工艺孔的圆心连线作为基准线,在毛坯表面画出量具体的外轮廓,圆弧段相对一侧为竖直段,底部轮廓为水平段,上部轮廓为斜向上线段,得到带有外轮廓线的毛坯件;

六、按照毛坯表面画出的外轮廓进行线切割,得到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

七、以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的正面为基准,磨削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的背面,得到磨削后的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

八、铣削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的水平段轮廓表面和竖直段轮廓表面,然后铣削T形槽,再铣削出竖直段所在侧面的中部凹槽,T形槽与凹槽之间形成连接体,得到铣削后的工艺弧段量具体;

九、在铣削后的工艺弧段量具体的连接体上加工出多个螺纹孔和2个挡块沉孔,完成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的加工。

本发明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的侧面外轮廓含有一圆弧段,圆弧段相对一侧为竖直段,底部轮廓为水平段(与竖直段垂直),上部轮廓为斜向上线段,在量具体圆弧段所在侧面的中部开有T形槽,T形槽沿圆弧方向贯通,T形槽的开槽轨迹与圆弧段的圆弧一致,在量具体竖直段所在侧面的中部开有凹槽,凹槽沿竖直方向贯通,T形槽与凹槽之间为连接体,沿连接体的厚度方向开有多个螺纹贯通孔,连接体的下部为挡块槽,挡块槽底部开有挡块沉孔。

本发明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的加工方法包含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整圈车削T形凹槽后,镗出两个工艺销孔,有效保证了T形凹槽中心线与下端基准面的尺寸精度达0.02mm以内,解决了现有难于保证该尺寸精度的加工难题。

2、采用留有辅助圆柱体装夹的加工方式,一次装夹加工完成量具体外圆、端面及T形凹槽,提高了车削精度。车削工艺方法采用整圈车削,不仅使得车削连续,提高了车削加工效率,同时也提高了T形凹槽表面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底部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步骤二中带有辅助圆柱体的粗加工毛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步骤五中带有十字中心线的毛坯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步骤六中按照毛坯表面画出的外轮廓进行线切割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的加工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

一、锻造外圆直径Ф为890mm,厚度为180mm的圆柱体毛坯;

二、将圆柱体毛坯外圆车削至Φ885mm,然后在圆柱体毛坯的表面车削出直径Ф为505mm,厚度为40mm的辅助圆柱体,得到粗加工毛坯;

三、对粗加工毛坯进行热处理,得到调质处理后的毛坯;

四、将调质处理后的毛坯上的辅助圆柱体车削至直径Ф为500mm,毛坯的辅助圆柱体装夹在车床上,在毛坯的圆弧面中部车削出T形槽1,T形槽1的开槽轨迹与毛坯的圆弧一致,倒角处理后车削去掉辅助圆柱体,得到精车后的毛坯件;

五、将精车后的毛坯件置于坐标镗床上,以毛坯件的圆心作为原点O,划出十字中心线,在十字中心线的水平线上加工出2个工艺孔5,2个工艺孔5的圆心连线作为基准线,在毛坯表面画出量具体的外轮廓,圆弧段B相对一侧为竖直段F,底部轮廓为水平段A,上部轮廓为斜向上线段C,得到带有外轮廓线的毛坯件;

六、按照毛坯表面画出的外轮廓进行线切割,得到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

七、以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的正面E为基准,磨削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的背面D,得到磨削后的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

八、铣削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的水平段A轮廓表面和竖直段F轮廓表面,然后铣削T形槽1,再铣削出竖直段F所在侧面的中部凹槽2,T形槽1与凹槽2之间形成连接体4,得到铣削后的工艺弧段量具体;

九、在铣削后的工艺弧段量具体的连接体4上加工出多个螺纹孔4-1和2个挡块沉孔4-2,完成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的加工。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圆柱体毛坯的材质为45#钢。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三中所述的热处理是先在中温炉中以820~840℃加热30分钟,然后放入水槽中冷却至300~400℃,再放入油槽中冷却至常温,最后放入回火炉中以560℃回火2小时。

本实施方式经过热处理后毛坯获得HRC31-35表面硬度。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所述的工艺孔5的孔径为Ф8,孔深20mm。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的正面E的平面度为0.02mm。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六按照毛坯表面画出的外轮廓进行线切割,保证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的水平段A和竖直段F的单面放量为2mm。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七磨削后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的正面E和背面D的平行度为0.02mm。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连接体4上螺纹孔4-1的轴线等径向角度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九得到的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中水平段A的长度为82~85mm。

实施例:本实施例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的加工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

一、锻造外圆直径Ф为890mm,厚度为180mm的圆柱体毛坯,材质为45#钢;

二、将圆柱体毛坯车外圆至Φ885mm,然后在圆柱体毛坯的表面车削出直径Ф为505mm,厚度为40mm的辅助圆柱体,得到粗加工毛坯;

三、对粗加工毛坯进行热处理,得到调质处理后的毛坯;

四、将调质处理后的毛坯上的辅助圆柱体车削至直径Ф为500mm,毛坯的辅助圆柱体装夹在车床上,在毛坯的圆弧面中部车削出T形槽1的边沿R1=436mm,R2=418.5mm,T形槽1的开槽轨迹与毛坯的圆弧一致,倒角处理后车削去掉辅助圆柱体,得到精车后的毛坯件;

五、将精车后的毛坯件置于坐标镗床上,以毛坯件的圆心作为原点,划出十字中心线,在十字中心线的水平线上加工出2个工艺孔5,2个工艺孔5的圆心连线作为基准线,在毛坯表面画出量具体的外轮廓,圆弧段B相对一侧为竖直段F,底部轮廓为水平段A,上部轮廓为斜向上线段C,得到带有外轮廓线的毛坯件,其中工艺孔为Ф8H7,孔深20mm;

六、按照毛坯表面画出的外轮廓进行线切割,保证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的水平段A和竖直段F的单面放量为2mm,得到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

七、以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的正面E为基准,磨削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的背面D,得到磨削后的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

八、铣削工艺弧段量具体毛坯件的水平段A轮廓表面和竖直段F轮廓表面,保证水平段A轮廓表面至工艺孔圆心的直线距离为44.5mm,然后铣削T形槽1,再铣削出竖直段F所在侧面的中部凹槽2,T形槽1与凹槽2之间形成连接体4,得到铣削后的工艺弧段量具体;

九、使用砂纸抛光铣削后的工艺弧段量具体的加工表面,在铣削后的工艺弧段量具体的连接体4上加工出多个螺纹孔4-1和2个挡块沉孔4-2,完成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的加工。

本实施例加工得到的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的厚度为120mm,斜向上线段C的最高点至水平段A的距离为162mm,水平段A的长度为84.7mm。检测叶片用工艺弧段量具体的侧面外轮廓(如图2所示)含有一圆弧段,圆弧段相对一侧为竖直段,底部轮廓为水平段(与竖直段垂直),上部轮廓为斜向上线段,在量具体圆弧段所在侧面的中部开有T形槽,T形槽沿圆弧方向贯通,T形槽的开槽轨迹与圆弧段的圆弧一致,在量具体竖直段所在侧面的中部开有凹槽,凹槽沿竖直方向贯通,T形槽与凹槽之间为连接体,沿连接体的厚度方向开有多个螺纹贯通孔,连接体的下部为挡块槽,挡块槽底部开有挡块沉孔。

应用该工艺弧段量具体检测叶片的过程:将待检测叶片7的叶根插入T形槽中,螺丝从凹槽一侧旋入连接体中的螺纹孔中,使螺丝的螺杆抵住叶片的叶根,检测叶根圆弧,模拟装配,挡块6通过螺丝固定在挡块槽中,挡块与连接体的表面垂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