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籽的榨油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33540阅读:1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茶籽的榨油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料压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油茶籽的榨油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榨油设备在制油行业中的应用十分普遍,是一种对花生、大豆、菜籽、油茶籽等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油料的通用设备。然而,现有榨油设备主要依靠人工手动操作完成,即将包裹油料的油包用编织袋(编织布)绳索捆绑人工搬运至榨油台上,且榨油台上最多可叠放两袋油包;位于榨油台上方并用于压在油包上的下压油盖、用于施加压榨压力的人力手动千斤顶以及用于调节油包厚度的调节墩等较重的部件均需采用人工搬运至对位位置处,安装到位后,通过人力对千斤顶杠杆作用力,千斤项对油盖作用力,油盖对榨油台上静止的装有油料的油包作用力从而通过挤压榨出油来。

现有的榨油设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存在以下不足:

l、绳索捆绑的油包在力的作用下容易倾倒,包裹油料的编织袋(编织布)没有高强度的遮挡容易破裂,造成榨油失败;

2、包油包时需要你在地面上包油料,工作人员存在长时间弯腰疲劳的健康问题,并且夯实油包需要人力用脚踩踏,存在不卫生的问题;

3.依靠人力将油包抬送到油台上或者将两个油包叠放都需要三个操作人员协同配合,抬放油盖、抬放千斤顶都需要两个操作人员配合劳动,浪费人力;

4、千斤顶上面的调节墩没有任何安全保护措施,在一百吨左右的作用力下,因为油包的不稳定倾倒使千斤顶上面的多个调节墩失衡,在大作用力的作用下挤出容易伤人;

5、榨完油后的油包及整个拆卸过程同样存在高强度的人力劳动和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的榨油设备存在的易造成榨油失败、人工依赖程度大、浪费人力、拆卸不方便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茶籽的榨油装置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油茶籽的榨油装置,该装置设有冷藏室、粉碎室、加热室、榨油器及滤油箱,所述冷藏室设置在粉碎室的上方,粉碎室的出料口与加热室的进料口连接,加热室的出料口设置在榨油器的上方,榨油器的底部出口与滤油箱进料口对接;

所述加热室内设有旋转轴,旋转轴外均布有加热棒,加热室上还设有排汽阀;

所述榨油器设有漏斗状挡板、多个漏斗状布料层、弹性隔挡块、挤压块、加压机构、旋转机构、滤油网,漏斗状挡板底部设有出油口,漏斗状布料层的底壁上对称设有至少两个弹性隔挡块,其底部中心设有滤油网,多个漏斗状布料层相互叠加后设置在漏斗状挡板内,所述挤压块呈锥形,设置在最顶端布料层内,所述加压机构和旋转机构均与挤压块的顶端连接;

所述滤油箱设有箱体、过滤层、出油口及出渣口,所述箱体内由过滤层分隔为两个区域,两个区域的底部分别设有出油口和出渣口,滤油箱的进料口与出渣口所在区域顶部对接。

所述加热棒呈螺旋状排列。

所述加热棒轴心线与旋转轴轴心线的夹角为60~90度。

所述布料层由铁质材料制成,所述挤压块具有磁性。

所述弹性隔挡块的初始厚度为5~10cm。

所述出渣口所在区域的箱体顶部设有密封盖。

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油茶籽的榨油装置的榨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油茶籽置于冷藏室中,于-5℃~0℃条件下冷藏24~36h;

步骤二:将步骤一冷藏过的油茶籽加入粉碎室中粉碎成颗粒状;

步骤三:将步骤二粉碎后的油茶籽粒加入加热室,于80~100℃条件下条件下搅拌加热3~5h;

步骤四:将步骤三加热后的油茶籽粒加入榨油器中进行挤压榨油,析出的茶籽油由榨油器底部出口导入滤油箱中;

步骤五:将步骤四导入的茶籽油经滤油箱中过滤层过滤后,所得成品油由出油口导出。

所述步骤一中于-2℃条件下冷藏30h。

所述步骤二中颗粒状油茶籽的粒径为1~3mm。

所述步骤三中于90℃条件下条件下搅拌加热4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油茶籽的榨油装置,通过设置冷藏室、粉碎室、加热室、榨油器及滤油箱一系列机构,基本实现机械自动化榨油过程,对人力依赖作用小,可大大提高榨油效率;设置冷藏室、粉碎室和加热室,可将油茶籽冷藏后粉碎,可有效防止粉碎时茶籽中的油料析出,减少过程中的油料损失;然后将粉碎后颗粒状油茶籽进行加热,一方面可以通过加热使油茶籽中残留的水分挥发,提高出油的纯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温度,激活油分子,方便后续加工程序中将油脂从油茶籽中挤压出来;榨油器通过设置多个相互叠加的布料层,布料层底部均设有弹性隔挡块隔开间距,可将加热后的颗粒状油茶籽加入两层布料层之间,布料完成后,通过挤压块的挤压作用,弹性隔挡块被压缩,使相邻布料层之间的间距变小,使油茶籽中油脂析出,榨油过程完成后,相互叠加的布料层很容易拆卸,方便取出压榨后产生的油茶籽残渣,将布料层用铁质材料制成,挤压块用具有磁性的材料制成,可以通过挤压块与布料层之间的吸引力作用,加大挤压块对油茶籽的挤压作用,提高出油效率;通过设置滤油箱,可将析出的油脂通过过滤层净化,提高出油的纯度;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油茶籽的榨油装置榨油的方法,将油茶籽置于冷藏室中,于-5℃~0℃条件下冷藏24~36h,可有效防止后续粉碎时茶籽中的油料析出,减少过程中的油料损失;将油茶籽粉碎成粒径为1~3mm的颗粒,粒径大小适中,一方面可防止粒径太小油脂容易析出,另一方面可防止粒径太大不利于加热挥发水分、激活油分子;将粉碎后的油茶籽颗粒于80~100℃条件下条件下搅拌加热3~5h,一方面可以通过加热使油茶籽中残留的水分挥发,提高出油的纯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温度,激活油分子,方便后续加工程序中将油脂从油茶籽中挤压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加热室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榨油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滤油箱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冷藏室,2、粉碎室,3、加热室,4、榨油器,5、滤油箱,301、旋转轴,302、加热棒,303、排汽阀,401、挡板,402、布料层,403、弹性隔挡块,404、挤压块,405、加压机构,406、旋转机构,407、滤油网,501、箱体,502、过滤层,503、出油口,504、出渣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所示:一种油茶籽的榨油装置,该装置设有冷藏室1、粉碎室2、加热室3、榨油器4及滤油箱5,所述冷藏室1设置在粉碎室2的上方,粉碎室2的出料口与加热室3的进料口连接,加热室3的出料口设置在榨油器4的上方,榨油器4的底部出口与滤油箱5进料口对接。

所述加热室3内设有旋转轴301,旋转轴301外均布有加热棒302,加热室3上还设有排汽阀303;所述加热棒302呈螺旋状排列;所述加热棒302轴心线与旋转轴301轴心线的夹角为60~90度。设置加热棒302呈螺旋状排列,并使加热棒302轴心线与旋转轴301轴心线的夹角为60~90度,可有效提高油茶籽颗粒搅拌均匀度。

所述榨油器4设有漏斗状挡板401、多个漏斗状布料层402、弹性隔挡块403、挤压块404、加压机构405、旋转机构406、滤油网407,漏斗状挡板401底部设有出油口,漏斗状布料层402的底壁上对称设有至少两个弹性隔挡块403,其底部中心设有滤油网407,多个漏斗状布料层402相互叠加后设置在漏斗状挡板401内,所述挤压块404呈锥形,设置在最顶端布料层402内,所述加压机构405和旋转机构406均与挤压块404的顶端连接;所述布料层402由铁质材料制成,所述挤压块404具有磁性;所述弹性隔挡块403的初始厚度为5~10cm。

所述滤油箱5设有箱体501、过滤层502、出油口503及出渣口504,所述箱体501内由过滤层502分隔为两个区域,两个区域的底部分别设有出油口503和出渣口504,滤油箱5的进料口与出渣口504所在区域顶部对接;所述出渣口504所在区域的箱体501顶部设有密封盖。

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油茶籽的榨油装置的榨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油茶籽置于冷藏室1中,于-5℃~0℃条件下冷藏24~36h;

步骤二:将步骤一冷藏过的油茶籽加入粉碎室2中粉碎成颗粒状;

步骤三:将步骤二粉碎后的油茶籽粒加入加热室3,于80~100℃条件下条件下搅拌加热3~5h;

步骤四:将步骤三加热后的油茶籽粒加入榨油器4中进行挤压榨油,析出的茶籽油由榨油器4底部出口导入滤油箱5中;

步骤五:将步骤四导入的茶籽油经滤油箱5中过滤层502过滤后,所得成品油由出油口503导出。

所述步骤一中于-2℃条件下冷藏30h。

所述步骤二中颗粒状油茶籽的粒径为1~3mm。

所述步骤三中于90℃条件下条件下搅拌加热4h。

本发明通过设置冷藏室、粉碎室、加热室、榨油器及滤油箱一系列机构,基本实现机械自动化榨油过程,对人力依赖作用小,可大大提高榨油效率;设置冷藏室、粉碎室和加热室,可将油茶籽冷藏后粉碎,可有效防止粉碎时茶籽中的油料析出,减少过程中的油料损失;然后将粉碎后颗粒状油茶籽进行加热,一方面可以通过加热使油茶籽中残留的水分挥发,提高出油的纯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温度,激活油分子,方便后续加工程序中将油脂从油茶籽中挤压出来;榨油器通过设置多个相互叠加的布料层,布料层底部均设有弹性隔挡块隔开间距,可将加热后的颗粒状油茶籽加入两层布料层之间,布料完成后,通过挤压块的挤压作用,弹性隔挡块被压缩,使相邻布料层之间的间距变小,使油茶籽中油脂析出,榨油过程完成后,相互叠加的布料层很容易拆卸,方便取出压榨后产生的油茶籽残渣,将布料层用铁质材料制成,挤压块用具有磁性的材料制成,可以通过挤压块与布料层之间的吸引力作用,加大挤压块对油茶籽的挤压作用,提高出油效率;通过设置滤油箱,可将析出的油脂通过过滤层净化,提高出油的纯度;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油茶籽的榨油装置榨油的方法,将油茶籽置于冷藏室中,于-5℃~0℃条件下冷藏24~36h,可有效防止后续粉碎时茶籽中的油料析出,减少过程中的油料损失;将油茶籽粉碎成粒径为1~3mm的颗粒,粒径大小适中,一方面可防止粒径太小油脂容易析出,另一方面可防止粒径太大不利于加热挥发水分、激活油分子;将粉碎后的油茶籽颗粒于80~100℃条件下条件下搅拌加热3~5h,一方面可以通过加热使油茶籽中残留的水分挥发,提高出油的纯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温度,激活油分子,方便后续加工程序中将油脂从油茶籽中挤压出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