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车加工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607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车加工刀具,属于刀具领域。



背景技术:

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称切削工具。绝大多数的刀具是机用的,但也有手用的。由于机械制造中使用的刀具基本上都用于切削金属材料,所以"刀具"一词一般就理解为金属切削刀具。切削木材用的刀具则称为木工刀具。还有特别应用的一类刀具,用于地质勘探、打井、矿山钻探,称为矿山刀具。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150519.2的一种刀具,包括切割件和延长件,所述的切割件与延长件过盈配合;所述的切割件包括切割头和轴向投影为圆形的连接件,所述的切割头和连接件一体成型;所述的延长件包括一轴向投影为圆形的本体,本体轴向成贯通设计且分为上通孔和下通孔,下通孔便于与刀座过盈配合,上通孔与切割件的连接件过盈配合。包括切割件和延长件,切割件与延长件过盈配合,保证了两这个之间的有效连接;同时切割一段时间后,当刀具出现磨损需要更换时,只需要更换切割件,无需更换延长件,这样设计的刀具,相比现有技术的刀具,本实用新型刀具的切割头部分尺寸就会比较短,制造成本低,使用者更换成本也低。属于金属切割装备技术领域。但是该高速钢刀具不能承受硬度偏高的工件,刀具无法满足对产品的使用需求,车铣加工中心设备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车加工刀具,其结构包括刀柄、安装面、第一斜口、一号梯度角、第二斜口、二号梯度角、刀头、三号梯度角,所述安装面设于刀柄上方,所述第一斜口设于刀柄前方,所述一号梯度角设于第一斜口和第二斜口连接处,所述第二斜口设于第一斜口前方,所述二号梯度角设于刀头和第二斜口连接处,所述刀头设于第二斜口前方,所述三号梯度角设于刀柄和刀头的连接处,所述刀头设有主切削刃、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副切削刃、刀尖、刀刃倒圆,所述主切削刃设于前刀面与主后刀面连接处,所述副切削刃设于副后刀面与前刀面连接处,所述刀尖设于副切削刃和主切削刃的连接处,所述刀刃倒圆设于副切削刃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梯度角为140°。

进一步的,所述二号梯度角为164°。

进一步的,所述三号梯度角为160°。

进一步的,所述刀刃倒圆半径为3mm。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刀具原料为高速钢刀具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刀具通过线切割加工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车加工刀具,通过改进合金刀具的结构,实现了该刀具改进方便,使用效果好,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劳动强度,降低了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车加工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倒圆外摆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刀柄-1、安装面-2、第一斜口-3、一号梯度角-4、第二斜口-5、二号梯度角-6、刀头-7、三号梯度角-8、主切削刃-70、前刀面-71、主后刀面-72、副后刀面-73、副切削刃-74、刀尖-75、刀刃倒圆-7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车加工刀具,其结构包括刀柄1、安装面2、第一斜口3、一号梯度角4、第二斜口5、二号梯度角6、刀头7、三号梯度角8,所述安装面2设于刀柄1上方,所述第一斜口3设于刀柄1前方,所述一号梯度角4设于第一斜口3和第二斜口5连接处,所述第二斜口5设于第一斜口3前方,所述二号梯度角6设于刀头7和第二斜口5连接处,所述刀头7设于第二斜口5前方,所述三号梯度角8设于刀柄1和刀头7的连接处,所述刀头7设有主切削刃70、前刀面71、主后刀面72、副后刀面73、副切削刃74、刀尖75、刀刃倒圆76,所述主切削刃70设于前刀面71与主后刀面72连接处,所述副切削刃74设于副后刀面73与前刀面71连接处,所述刀尖75设于副切削刃74和主切削刃70的连接处,所述刀刃倒圆76设于副切削刃74表面,所述一号梯度角4为140°,所述二号梯度角6为164°,所述三号梯度角8为160°,所述刀刃倒圆76半径为3mm。

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改进合金刀具的结构,达到使用的要求,采购通用的焊接合金正偏车刀,将焊接端用线切割设备切割成图示形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