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口整形工具和管体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3341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管口整形工具和管体加工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体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口整形工具和管体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从管料上切下管体后,由于切下的管体上带有毛刺,这会使得管体的管口部的内径变小、外径变大,进而不利于管体的使用。

在现有技术中,去除管口部上毛刺的方法为:人工用电锤锤击管口部上的毛刺,进而将毛刺锤击下来。

然而,这种去除毛刺的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还容易损坏管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口整形工具和管体加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去除管口部上的毛刺的方式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管口整形工具,包括:内模体,内模体用于插入待整形的管体的管口部内;外模体,外模体套设在内模体的外侧,外模体与内模体之间形成管口整形间隙,管体的管口部插设在管口整形间隙内,以去除管口部上的毛刺。

进一步地,内模体包括内壁整形部,内壁整形部与管口部的管腔相匹配以去除管口部的内壁上的毛刺。

进一步地,内壁整形部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插入管口部内的插接头。

进一步地,插接头为圆柱状,插接头的直径小于管口部的管腔的直径。

进一步地,内壁整形部包括主体部和锥形过渡部,锥形过渡部的一端与主体部连接,锥形过渡部的另一端与插接头连接。

进一步地,内模体还包括固定部,固定部与内壁整形部连接,固定部位于内壁整形部远离插接头的一端。

进一步地,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外模体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穿设有用于固定内模体和外模体的定位销。

进一步地,固定部设置有通气槽,通气槽与管口整形间隙连通。

进一步地,外模体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和通气孔,内壁整形部设置在第一孔段内,固定部设置在第二孔段内,通气孔与通气槽连通。

进一步地,固定部为圆柱状,通气槽沿固定部的轴向延伸。

进一步地,通气槽为多个,多个通气槽沿固定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内壁整形部包括主体部,固定部与主体部之间具有轴径部,固定部、轴径部和主体部之间围成环形凹槽,通气槽与环形凹槽连通。

进一步地,主体部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环形凹槽与管口整形间隙的过渡凹槽。

进一步地,过渡凹槽为多个,多个过渡凹槽沿主体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体加工设备,包括管口整形工具,管口整形工具为上述的管口整形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管口整形工具通过内模体和外模体实现了对管口部上毛刺的去除,其中,外模体套设在内模体的外侧,外模体与内模体之间形成管口整形间隙。在去除管口部上的毛刺时,管体的管口部插设在管口整形间隙内,通过将内模体插入待整形的管体的管口部内,以此实现对管口部上毛刺的去除,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去除管口部上的毛刺的方式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口整形工具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口整形工具的内模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内模体;11、内壁整形部;12、固定部;20、外模体;21、第二定位孔;22、通气孔;30、管口整形间隙;40、插接头;50、主体部;51、过渡凹槽;60、锥形过渡部;70、第一定位孔;80、通气槽;90、轴径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口整形工具,请参考图1至图3,管口整形工具包括:内模体10,内模体10用于插入待整形的管体的管口部内;外模体20,外模体20套设在内模体10的外侧,外模体20与内模体10之间形成管口整形间隙30,管体的管口部插设在管口整形间隙30内,以去除管口部上的毛刺。

本实用新型的管口整形工具通过内模体10和外模体20实现了对管口部上毛刺的去除,其中,外模体20套设在内模体10的外侧,外模体20与内模体10之间形成管口整形间隙30。在去除管口部上的毛刺时,管体的管口部插设在管口整形间隙30内,通过将内模体10插入待整形的管体的管口部内,以此实现对管口部上毛刺的去除,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去除管口部上的毛刺的方式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通过内模体10去除管口部的内壁上的毛刺,如图3所示,内模体10包括内壁整形部11,内壁整形部11与管口部的管腔相匹配以去除管口部的内壁上的毛刺。通过在内模体10上设置有内壁整形部11,内壁整形部11与管口部的管腔相匹配以此去除管口部的内壁上的毛刺。

为了将内模体10插入到管口部,内壁整形部11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插入管口部内的插接头40。通过在内壁整形部11的自由端设置有插接头40,通过插接头40将内模体10插入管口部内。

优选地,插接头40为圆柱状,插接头40的直径小于管口部的管腔的直径。

针对内模体10的具体结构,其中,内壁整形部11包括主体部50和锥形过渡部60,锥形过渡部60的一端与主体部50连接,锥形过渡部60的另一端与插接头40连接。优选地,主体部50为圆柱状,主体部50的直径大于插接头40的直径。

为了能够将内模体10设置在外模体20内,内模体10还包括固定部12,固定部12与内壁整形部11连接,固定部12位于内壁整形部11远离插接头40的一端。

为了能够保证内模体10和外模体20的相对位置,固定部12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70,外模体20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21,第一定位孔70和第二定位孔21内穿设有用于固定内模体10和外模体20的定位销。通过在固定部12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70,相应的外模体20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21,通过在第一定位孔70和第二定位孔21内穿设有定位销,通过定位销以固定内模体10和外模体20。

为了能够将外模体20内部的毛刺排出,固定部12设置有通气槽80,通气槽80与管口整形间隙30连通。通过在固定部12设置有通气槽80,其中,通气槽80与管口整形间隙30连通,可以将外模体20内部的毛刺排出。

为了能够通过固定部12上的通气槽80将毛刺从外模体20内排出,外模体20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和通气孔22,内壁整形部11设置在第一孔段内,固定部12设置在第二孔段内,通气孔22与通气槽80连通。通过在外模体20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和通气孔22,其中,内壁整形部11设置在第一孔段内,固定部12设置在第二孔段内,通气孔22与通气槽80连通,通过通气孔22与通气槽80将毛刺从外模体20内排出。

优选地,固定部12为圆柱状,通气槽80沿固定部12的轴向延伸。优选地,固定部12的直径小于主体部50的直径。

为了能够保证外模体20内部的毛刺可靠地排出,通气槽80为多个,多个通气槽80沿固定部12的周向间隔设置。利用该通气槽80,可以向管口整形间隙30之间通入气体和/或润滑油,进而冲出管口整形间隙30内的毛刺,防止这些毛刺对管口或模具造成损坏。

优选地,内壁整形部11包括主体部50,固定部12与主体部50之间具有轴径部90,固定部12、轴径部90和主体部50之间围成环形凹槽,通气槽80与环形凹槽连通。

优选地,主体部50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环形凹槽与管口整形间隙30的过渡凹槽51。

优选地,过渡凹槽51为多个,多个过渡凹槽51沿主体部50的周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管体加工设备,包括管口整形工具,管口整形工具为上述的管口整形工具。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管口整形工具通过内模体10和外模体20实现了对管口部上毛刺的去除,其中,外模体20套设在内模体10的外侧,外模体20与内模体10之间形成管口整形间隙30。在去除管口部上的毛刺时,管体的管口部插设在管口整形间隙30内,通过将内模体10插入待整形的管体的管口部内,以此实现对管口部上毛刺的去除,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去除管口部上的毛刺的方式效率较低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