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热压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8047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双向热压炉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热压炉。



背景技术:

在热压生产工艺逐渐成熟的同时,大家对热压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热压炉都为单向加压,烧结出的产品密度沿压力方向梯度降低,整体密度均匀性较低,对于生产厚度较低的产品,密度梯度体现的不明显,但是随着大尺寸,大厚度产品的出现,这一问题逐渐成为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热压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向热压炉,包括热压炉主体,所述热压炉主体上方设有上缸体,以及由上缸体驱动而实现来回往复运动的上压头;所述热压炉下方设有下缸体,以及由下缸体驱动而实现来回往复运动的下压头;所述上压头位于下压头的正上方;

所述热压炉主体上方两侧分别设有上导向管,上导向管内设有能够相对上导向管滑动的上导向杆,且在上导向杆远离上导向管的一端设有上导向盘,所述上压头贯穿上导向盘,且与上导向盘固定相连;

所述热压炉主体下方两侧分别设有下导向管,下导向管内设有能够相对下导向管滑动的下导向杆,且在下导向杆远离下导向管的一端设有下导向盘,所述下压头贯穿下导向盘,且与下导向盘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热压炉主体包括具有空腔的炉体;所述上压头位于炉体的空腔正上方,且能够伸入空腔内;下压头位于炉体的空腔的正下方,且能够伸入空腔内。

再进一步地,所述上导向管和下导向管内均设有衬套。

更进一步地,所述热压炉主体上方设有三个以上的上导向管,且均匀分布于热压炉主体上方;所述热压炉主体下方设有三个以上的下导向管,且均匀分布于热压炉主体下方。

另外,所述上压头和下压头伸入炉体的空腔内时,上压头和下压头的外壁与炉体的空腔内壁紧密贴合。

此外,所述上导向杆位于上导向管内的一端端部设有防止上导向杆脱离上导向管的上阻挡件;所述下导向杆位于下导向管内的一端端部设有防止下导向杆脱离下导向管的下阻挡件。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炉体外部设有外壳,所述外壳下方还设有用于支撑外壳的支撑台,所述下缸体设置于支撑台上,所述支撑台上设有与上缸体相连的支撑杆。

上述各层可用粘结剂粘结而成,保温层由聚苯乙烯制成,粘结剂为聚合物砂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产品上下进行挤压,有效的降低产品沿压力方向的密度梯度,有效地提高了产品密度均匀性,使得产品性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上缸体,2-上压头,3-下缸体,4-下压头,5-上导向管,6-上导向杆,7-上导向盘,8-下导向管,9-下导向杆,10-下导向盘,11-炉体,12-外壳,13-支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双向热压炉,包括热压炉主体,所述热压炉主体上方设有上缸体1,以及由上缸体驱动而实现来回往复运动的上压头2;所述热压炉下方设有下缸体3,以及由下缸体驱动而实现来回往复运动的下压头4;所述上压头位于下压头的正上方;

所述热压炉主体上方两侧分别设有上导向管5,上导向管内设有能够相对上导向管滑动的上导向杆6,且在上导向杆远离上导向管的一端设有上导向盘7,所述上压头贯穿上导向盘,且与上导向盘固定相连;

所述热压炉主体下方两侧分别设有下导向管8,下导向管内设有能够相对下导向管滑动的下导向杆9,且在下导向杆远离下导向管的一端设有下导向盘10,所述下压头贯穿下导向盘,且与下导向盘固定相连。

通过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对产品的上下共同施压,使产品密度均匀,产品性能得到提高,解决了单向施压造成的密度沿压力方向梯度降低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上导向管、上导向杆、上导向盘、下导向管、下导向杆、下导向盘;能够确保上压头向下运动和下压头向上运动时的精准性,确保上压头和下压头始终保持水平,且是垂直的向下运动,从而更好的施加压力,保证了对产品每处的压力相同,避免产品受力不均,影响产品性能。

具体的操作时,当上缸体推动上压头向下运动时,上导向盘会随着上压头向下一起运动,而上导向杆则会向上导向管内运动,由于各个上导向杆同步向下运动,能够确保上导向盘的水平,从而使得上压头始终保持水平,且垂直的向下移动,下压头同理。

具体的,所述热压炉主体包括具有空腔的炉体11;所述上压头位于炉体的空腔正上方,且能够伸入空腔内;下压头位于炉体的空腔的正下方,且能够伸入空腔内。通过上述设置,能够确保上压头和下压头在进行施压时的轨道,避免其未正对空腔施压。同时处于正对位置,在使用时,无需进行繁琐的调整,节约了大量时间,提高了效率。

具体的,所述上导向管和下导向管内均设有衬套。通过设置衬套能够降低上导向管与上导向杆之间的磨损,以及下导向管与下导向杆之间的磨损,同时当衬套磨损严重时,可以对其进行更换,而相应的导向管和导向杆仍然能够正常使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和降低了维修成本。

具体的,所述热压炉主体上方设有三个以上的上导向管,且均匀分布于热压炉主体上方;所述热压炉主体下方设有三个以上的下导向管,且均匀分布于热压炉主体下方。通过设置多个上导向管和下导向管,能够提高相应的导向盘的稳定性,从而确保了上压头和下压头运动过程的稳定性,从而更好的施加压力。

具体的,所述上压头和下压头伸入炉体的空腔内时,上压头和下压头的外壁与炉体的空腔内壁紧密贴合。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更好的限定上压头和下压头的运行轨迹,并且能够更好的对产品进行施压。

作为一种选择,当上压头和下压头的长度大于上导向杆和下导向杆时,所述上导向杆位于上导向管内的一端端部设有防止上导向杆脱离上导向管的上阻挡件;所述下导向杆位于下导向管内的一端端部设有防止下导向杆脱离下导向管的下阻挡件。当上压头和下压头的长度小于上导向杆和下导向杆时,则无需设置相应的阻挡件。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所述炉体外部设有外壳12,所述外壳下方还设有用于支撑外壳的支撑台13,所述下缸体设置于支撑台上,所述支撑台上设有与上缸体相连的支撑杆。通过设置外壳和支撑台能够轻松的对各部件进行支撑固定,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对各部件进行固定,只要能够实现双向施压的功能即可。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