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套皮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9133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套皮圈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设备,尤其是一种自动化套皮圈设备。



背景技术:

皮圈也称为密封圈或橡胶球,广泛应用在蓄电池等许多需要密封的产品上。传统的组装生产中,通常需要使用手工的方式将皮圈套设在对应的工件上,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公告号为CN20576474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密封圈装配机构,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下顶组件、夹持组件和上顶组件,下顶组件包括由下顶气缸驱动的下顶插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由夹持气缸驱动的左加持爪和右夹持爪,两者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下顶组件包括上顶针和设置在所述上顶针周向的若干个顶柱,所述上顶针上套设有压簧,所述顶针通过上顶座衔接所述上顶针;所述下顶针、所述夹持空间和所述上顶针三者同轴设置。该密封圈装配机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密封圈套设在对应的工件上,但是密封圈仍需要人工套设在顶针上,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此外,该密封圈装配机构在装配时,密封圈从顶针上被移动到工件上的过程中,密封圈可能产生扭转,影响密封效果,装配质量相对较低。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皮圈的自动装配设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和装配质量相对较高的自动套皮圈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套皮圈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件输送组件、皮圈顶出组件、用于将皮圈运送到所述皮圈顶出组件上的皮圈输送组件、用于将工件运送到所述皮圈顶出组件上方的工件夹持组件、用于将套好皮圈的工件从所述皮圈顶出组件上方移开的工件承接组件以及三个以上匀绕在所述皮圈顶出组件周围的皮圈夹持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皮圈顶出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工作台和顶出气缸,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的一端与所述皮圈输送组件衔接,另一端具有与皮圈外形相匹配的弧形侧壁,所述输送槽的槽底在靠近所述弧形侧壁的位置处开设有横截面呈十字形的穿孔,所述穿孔内穿插有用于将皮圈顶起的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顶出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输送槽在开设有所述穿孔的位置处还开设有与皮圈外形相匹配的沉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皮圈夹持组件包括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径向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径向气缸的活塞杆上的支架和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手指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工件夹持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横移滑轨、滑动连接在所述横移滑轨上的横移滑块、用于驱动所述横移滑块在所述横移滑轨上滑动的横移气缸、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横移滑块上的升降气缸以及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的第二手指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工件承接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竖直滑轨、滑动连接在所述竖直滑轨上的竖直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滑块上且水平布置的支撑板、用于驱动所述竖直滑块在所述竖直滑轨上滑动的竖直气缸、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水平滑块、用于驱动所述水平滑块在所述支撑板上滑动的水平气缸以及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水平滑块上的第三手指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机架在所述皮圈顶出组件和所述工件承接组件之间还设置有竖直布置或倾斜布置的输送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皮圈输送组件和工件输送组件,可自动化完成皮圈和工件的输送,无需人工放置,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同时通过设置三个以上匀绕在所述皮圈顶出组件周围的皮圈夹持组件老夹持皮圈,确保皮圈扭转,装配质量相对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套皮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套皮圈设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套皮圈设备的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0-机架; 110-输送管;

200-工件输送组件; 300-皮圈顶出组件;

310-工作台; 311-输送槽;

312-穿孔; 313-沉槽;

320-顶出气缸; 400-皮圈输送组件;

500-工件夹持组件; 510-横移滑轨;

520-横移滑块; 530-横移气缸;

540-升降气缸; 550-第二手指气缸;

600-工件承接组件; 610-竖直滑轨;

620-竖直滑块; 630-支撑板;

640-竖直气缸; 650-水平滑块;

660-水平气缸; 670-第三手指气缸;

700-皮圈夹持组件; 710-径向气缸;

720-支架; 730-第一手指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套皮圈设备,包括机架100,机架100上设置有工件输送组件200、皮圈顶出组件300、用于将皮圈运送到皮圈顶出组件300上的皮圈输送组件400、用于将工件运送到皮圈顶出组件300上方的工件夹持组件500、用于将套好皮圈的工件从皮圈顶出组件300上方移开的工件承接组件600以及三个以上匀绕在皮圈顶出组件300周围的皮圈夹持组件700,在本实施例中,皮圈夹持组件700有四个。

工件输送组件200和皮圈输送组件400可以为常规的输送装置,如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的振动输送装置等,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如图1-图3所示,皮圈顶出组件300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且水平布置的工作台310和顶出气缸320,工作台310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输送槽311,该输送槽311的一端与皮圈输送组件400衔接,另一端具有与皮圈外形相匹配的弧形侧壁,这样,皮圈输送组件400输送过来的皮圈可从输送车311的一端流入,最终抵顶在弧形侧壁上。此外,输送槽311的槽底在靠近弧形侧壁的位置处开设有横截面呈十字形的穿孔312,穿孔312内穿插有用于将皮圈顶起的顶杆,该顶杆与顶出气缸320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且该顶杆的横截面也呈十字形,便于皮圈夹持组件700在十字形的阴角处夹持皮圈。当然,顶杆横截面的十字形外轮廓直径大于皮圈的最大直径,这样才能将皮圈顶起。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槽311在开设有穿孔312的位置处还开设有与皮圈外形相匹配的沉槽313,这样当皮圈抵顶在弧形侧壁上的同时会掉入沉槽313内,实现对皮圈的定位,便于皮圈被顶杆准确顶起。

工件夹持组件500包括水平设置在机架100上的横移滑轨510、滑动连接在横移滑轨510上的横移滑块520、用于驱动横移滑块520在横移滑轨510上滑动的横移气缸530、缸体固定连接在横移滑块520上的升降气缸540以及缸体固定连接在升降气缸540的活塞杆上的第二手指气缸550,横移气缸530的缸体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第二手指气缸550的手指杆竖直布置。

工件承接组件600包括竖直设置在机架100上的竖直滑轨610、滑动连接在竖直滑轨610上的竖直滑块620、固定连接在竖直滑块620上且水平布置的支撑板630、用于驱动竖直滑块620在竖直滑轨610上滑动的竖直气缸640、滑动连接在支撑板630上的水平滑块650、用于驱动水平滑块650在支撑板630上滑动的水平气缸660以及缸体固定连接在水平滑块650上的第三手指气缸670,竖直气缸640和水平气缸660的缸体分别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第三手指气缸670的手指杆水平布置。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00在皮圈顶出组件300和工件承接组件600之间还设置有竖直布置或倾斜布置的输送管110,输送管110的入口位于第三手指气缸670的下方。

皮圈夹持组件700包括缸体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的径向气缸710、固定连接在径向气缸710的活塞杆上的支架720和缸体固定连接在支架720上的第一手指气缸730,第一手指气缸730的手指杆水平布置,且手指杆的运动方向为竖直方向。

使用时,皮圈顶出组件300的顶出气缸320带动顶杆将沉槽313内的皮圈往上顶起一段距离,接着皮圈夹持组件700的径向气缸710推出,使得皮圈位于第一手指气缸730的两个手指杆之间,然后四个第一手指气缸730同时夹持住皮圈,之后径向气缸710复位,使得四个第一手指气缸将皮圈往四个不同的方形拉伸,使得皮圈的内径扩大;与此同时,工件夹持组件500的第二手指气缸550从工件输送组件200的输出端夹取工件,然后在升降气缸540和横移滑块520的作用下往上抬起并移动到皮圈顶出组件300的正上方,也即是移动到被拉伸的皮圈的正上方,接着升降气缸540的活塞杆往下运动,将工件穿插在皮圈的内孔上;完成上述动作后,四个第一手指气缸730同时松开皮圈,使得皮圈套设在工件上,需要说明的是,皮圈套设在工件上的具体位置需要通过设备调试实现;皮圈套设完成后,工件承接组件600的竖直气缸640和水平气缸660的活塞杆同时伸出,第三手指气缸670夹持住工件,然后工件夹持组件500复位,同时竖直气缸640和水平气缸660的活塞杆同时回缩,使得工件移动到输送管110的入口正上方,之后第三手指气缸670松开工件,使得工件在重力作用下掉入输送管110内;与此同时,皮圈顶出组件300复位,下一个皮圈在皮圈输送组件400的作用下被推送至沉槽313,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形,如将上述实施例中的气缸变更为液压缸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