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节粗加工轴承孔及铣底面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079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节粗加工轴承孔及铣底面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转向节粗加工轴承孔及铣底面用夹具。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的核心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的功用是承受汽车动力载荷,支承并带动动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

转向节是汽车重要安全零部件,全世界的行业人士都及其重视其安全特性,充分认识其安全特性对转向节的加工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并应贯穿于整个制造加工过程。

作为一种转向节,可参见图1,该转向节(N)包括转向节本体,该转向节本体为盘状,该转向节本体外侧壁上设有主销臂(N-3)、减震臂(N-4)、转向臂 (N-5)及多个外壁支耳(N-6)等。而在该转向节(N)生产时,首先铸造成转向节毛坯件;然后才对该转向节毛坯件进行机加工。而在毛坯件机加工时,首先第一道工序就是加工轴承孔(N-1)底平面(N-11)及粗加工轴承孔(N-1)。因此第一道工序非常关键,将作为后工序加工时的定位精准。

由于上述转向节为异形件,故而需设计研发一款专用夹具,能满足将上述转向节能自动定位及自动夹紧,进而便于对其加工底平面及粗加工轴承孔,以及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向节粗加工轴承孔及铣底面用夹具,能将转向节能自动定位及自动夹紧,便于对其加工底平面及粗加工轴承孔,可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节粗加工轴承孔及铣底面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底板(1);该夹具底板(1)上表面分别安装有转向节定位台(2)、用于转向节外壁支耳(N-6)压紧的至少一个杠杆气缸(3) 及用于转向节减震臂(N-4)定位压紧的对称压紧机构(4);其中,该对称压紧机构(4)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侧向支撑(4-1),该两个侧向支撑(4-1)之间形成有供转向节减震臂(N-4)间隙插入的间隙空间(4-11),该两个侧向支撑(4-1)上分别穿装有两个压紧杆(4-2),该两个压紧杆(4-2)内端相向地伸入该间隙空间(4-11)内,该两个压紧杆(4-2)外端分别与两个伸缩气缸(4-3) 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杆(4-2)内端安装有定位螺母(4-4),且该定位螺母(4-4)在其压紧杆(4-2)上位置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杠杆气缸(3)具有三个且呈三角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节定位台(2)为圆柱状。

进一步地,所述杠杆气缸(3)型号为ALC-50。具体可采用由乐清中田液压气动元件厂销售的该型号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将转向节能自动定位及自动夹紧,便于对其加工底平面及粗加工轴承孔,可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由于可自动定位及夹紧,操作简单,可减少人工辅助操作,能降低劳动强,因此对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加工成品等均具有明显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转向节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夹转向节后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装夹转向节后其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2-5:一种转向节粗加工轴承孔及铣底面用夹具,包括夹具底板1;该夹具底板1上表面分别安装有转向节定位台2、用于转向节外壁支耳N-6压紧的至少一个杠杆气缸3及用于转向节减震臂N-4定位压紧的对称压紧机构4;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杠杆气缸3具有三个且呈三角分布,该三个杠杆气缸3可对转向节N上的不同位置的三个外壁支耳N-6分别压紧,因此该转向节多处同时压紧,可避免松动。由于呈三角形分布,压紧后该转向节三点受力,受力平稳,不易摆动。

具体地,所述杠杆气缸3型号为ALC-50。可采用由乐清中田液压气动元件厂销售的该型号产品。

另外,该杠杆气缸3可采用现有市场上销售的同类产品。

具体地,该杠杆气缸3包括缸体3-1、铰接座3-2、支撑连杆3-3及压板3-4;该缸体3-1的输出杆朝上,该铰接座3-2安装于该缸体3-1外壁顶部,该压板3-4控制端与该输出杆外端铰接,该压板3-4压紧端朝向对应的一个转向节N上外壁支耳N-6设置,该支撑连杆3-3为竖地位于该压板3-4下方,该支撑连杆 3-3下端与该铰接座3-2铰接,该支撑连杆3-3上端与该压板3-4中部铰接。通过启动缸体3-1工作,可通过杠杆原理而实现该压板3-4压紧端的向下压紧和上仰松开。

其中,该对称压紧机构4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侧向支撑4-1,该侧向支撑 4-1下端与夹具底板1固接(焊接或螺栓连接);该两个侧向支撑4-1之间形成有供转向节减震臂N-4间隙插入的间隙空间4-11,该两个侧向支撑4-1上分别穿装有两个压紧杆4-2,该两个压紧杆4-2内端相向地伸入该间隙空间4-11内,该两个压紧杆4-2外端分别与两个伸缩气缸4-3连接。

另外,所述压紧杆4-2内端安装有定位螺母4-4,且该定位螺母4-4在其压紧杆4-2上位置可调。该压紧杆4-2内端加工有外螺纹,该定位螺母4-4安装于该外螺纹上。由于该两个定位螺母4-4的定位及夹紧中心可调节,因此可配合转向节减震臂N-4外形做相应调节,以实现更好地定位及夹紧。另外,也可对两个定位螺母4-4松开时的间距做调节,便于留出安全间隙供该转向节减震臂N-4更快地间隙插入。

其中,该侧向支撑4-1上设有供该压紧杆4-2导向间隙穿过的穿孔,该穿孔还可装耐磨衬套。该耐磨衬套采用锌基合金。可避免对该侧向支撑4-1直接磨损,同时可拆卸后更换。

另外,该夹具底板1上设有条形安装孔11,便于本夹具固定安装于检测平台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节定位台2为圆柱状。该转向节定位台2上端面作为转向节N的定位支撑面。该转向节定位台2下端与夹具底板1固接,优选地采用螺栓连接。

在使用时,首先将转向节毛坯件倒放在转向节定位台2上,该转向节毛坯件上轴承毛坯孔处的上端面N-12与该转向节定位台2上端面之间面接触而实现面支撑定位,同时该转向节减震臂N-4向下间隙插入的间隙空间4-11内;然后同步启动两个伸缩气缸4-3,该伸缩气缸4-3则带动该两个压紧杆4-2相向靠近运动,并通过其上的两个定位螺母4-4端面将该转向节减震臂N-4的两侧壁面对称压紧且方向定位;再同步(或一一地)启动各杠杆气缸3,可通过该杠杆气缸3上端压板3-1将转向节N上的多处外壁支耳N-6分别压紧,因此实现了对该转向节N的自动定位及自动夹紧,在整个装夹过程,工人操作少,装夹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该转向节N定位效果好,且夹紧约束后不会松动。因此,本夹具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加工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等均具有明显优势。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