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角度圆棒夹取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2275阅读:16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角度圆棒夹取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定角度圆棒夹取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圆棒是轴类零件的主要原料,轴类零件设计完成后在圆棒上进行多种加工,如外圆加工、铣槽、拉槽等加工,从而满足设计要求,现有圆棒拉槽时,多通过人工手动分料、送料、定位,再手动将圆棒进行调整,使得拉槽面正对刀具,手动调整角度不仅精度低,而且工作效率低下。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定角度圆棒夹取旋转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定角度圆棒夹取旋转机构,来解决手动调整圆棒角度不仅精度低而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角度圆棒夹取旋转机构,包括底板、力矩电机、第一同步轮、轴承座、导向同步轮机构、同步带、第一气缸、立板、中轴、气缸夹爪机构、工字座、阻尼机构,所述的力矩电机位于底板顶部,所述的力矩电机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同步轮位于力矩电机一侧,所述的第一同步轮与力矩电机螺纹相连,所述的轴承座位于底板顶部,所述的轴承座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导向同步轮机构贯穿轴承座,所述的导向同步轮机构与轴承座紧配相连,所述的同步带位于第一同步轮外侧且位于导向同步轮机构外侧,所述的同步带与第一同步轮啮合相连且与导向同步轮机构啮合相连,所述的第一气缸位于底板顶部,所述的第一气缸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立板位于第一气缸一侧,所述的立板与第一气缸螺纹相连,所述的中轴贯穿导向同步轮机构且位于立板一侧,所述的中轴与导向同步轮机构间隙相连且与立板转动相连,所述的气缸夹爪机构位于中轴一侧,所述的气缸夹爪机构与中轴螺纹相连,所述的工字座位于底板上端,所述的工字座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阻尼机构位于工字座上端,所述的阻尼机构与工字座螺纹相连;所述的阻尼机构还包括第二气缸、弹簧座、扭簧、防形块、封板,所述的第二气缸位于工字座上端,所述的第二气缸与工字座螺纹相连,所述的弹簧座位于第二气缸一侧,所述的弹簧座与第二气缸螺纹相连,所述的扭簧位于弹簧座内侧,所述的扭簧与弹簧座卡扣相连,所述的防形块位于扭簧一侧且位于弹簧座内侧,所述的防形块与扭簧卡扣相连且与弹簧座活动相连,所述的封板位于防形块外侧且位于弹簧座外侧,所述的封板与防形块活动相连且与弹簧座螺纹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防形块的轴线与中轴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同步轮机构还包括导向套、第二同步轮,所述的导向套贯穿轴承座且被中轴贯穿,所述的导向套与轴承座紧配相连且与中轴间隙相连,所述的第二同步轮位于导向套外侧,所述的第二同步轮与导向套紧配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套还设有导向槽,所述的导向槽位于导向套内侧,所述的导向槽不贯穿导向套。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轴还设有导向条,所述的导向条位于中轴外侧且伸入导向套内,所述的导向套与中轴一体相连且与导向套间隙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定角度圆棒夹取旋转机构,工作时,第一气缸推动中轴前移,从而带动气缸夹爪机构前移将圆棒一端夹取,随后,第二气缸推动弹簧座前移,使得圆棒另一端插入防形块内,随后,力矩电机带动第一同步轮转动,第一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带动导向同步轮机构转动,通过设置在中轴上的导向条和设置在导向套上的导向槽相互配合作用,使得中轴随导向同步轮机构转动而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圆棒转动,随着圆棒转动角度的不断加大,扭簧的变形不断加大,当扭簧产生的力矩大于力矩电机的设定力矩时,力矩电机停止转动,从而保证圆棒转动至设定角度。该装置结构简单,能自动实现圆棒的夹取和定角度旋转,不仅精度高,而且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三维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导向同步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中轴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阻尼机构爆炸图

底板 1 力矩电机 2

第一同步轮 3 轴承座 4

导向同步轮机构 5 同步带 6

第一气缸 7 立板 8

中轴 9 气缸夹爪机构 10

工字座 11 阻尼机构 12

导向套 501 第二同步轮 502

导向槽 503 导向条 901

第二气缸 1201 弹簧座 1202

扭簧 1203 防形块 1204

封板 120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定角度圆棒夹取旋转机构,包括底板1、力矩电机2、第一同步轮3、轴承座4、导向同步轮机构5、同步带6、第一气缸7、立板8、中轴9、气缸夹爪机构10、工字座11、阻尼机构12,所述的力矩电机2位于底板1顶部,所述的力矩电机2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同步轮3位于力矩电机2一侧,所述的第一同步轮3与力矩电机2螺纹相连,所述的轴承座4位于底板1顶部,所述的轴承座4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导向同步轮机构5贯穿轴承座4,所述的导向同步轮机构5与轴承座4紧配相连,所述的同步带6位于第一同步轮3外侧且位于导向同步轮机构5外侧,所述的同步带6与第一同步轮3啮合相连且与导向同步轮机构5啮合相连,所述的第一气缸7位于底板1顶部,所述的第一气缸7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立板8位于第一气缸7一侧,所述的立板8与第一气缸7螺纹相连,所述的中轴9贯穿导向同步轮机构5且位于立板8一侧,所述的中轴9与导向同步轮机构5间隙相连且与立板8转动相连,所述的气缸夹爪机构10位于中轴9一侧,所述的气缸夹爪机构10与中轴9螺纹相连,所述的工字座11位于底板1上端,所述的工字座11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阻尼机构12位于工字座11上端,所述的阻尼机构12与工字座11螺纹相连,所述的阻尼机构12还包括第二气缸1201、弹簧座1202、扭簧1203、防形块1204、封板1205,所述的第二气缸1201位于工字座11上端,所述的第二气缸1201与工字座11螺纹相连,所述的弹簧座1202位于第二气缸1201一侧,所述的弹簧座1202与第二气缸1201螺纹相连,所述的扭簧1203位于弹簧座1202内侧,所述的扭簧1203与弹簧座1202卡扣相连,所述的防形块1204位于扭簧1203一侧且位于弹簧座1202内侧,所述的防形块1204与扭簧1203卡扣相连且与弹簧座1202活动相连,所述的封板1205位于防形块1204外侧且位于弹簧座1202外侧,所述的封板1205与防形块1204活动相连且与弹簧座1202螺纹相连,所述防形块1204的轴线与中轴9的轴线重合,所述的导向同步轮机构5还包括导向套501、第二同步轮502,所述的导向套501贯穿轴承座4且被中轴9贯穿,所述的导向套501与轴承座4紧配相连且与中轴9间隙相连,所述的第二同步轮502位于导向套501外侧,所述的第二同步轮502与导向套501紧配相连,所述的导向套501还设有导向槽503,所述的导向槽503位于导向套501内侧,所述的导向槽503不贯穿导向套501,所述的中轴9还设有导向条901,所述的导向条901位于中轴9外侧且伸入导向套501内,所述的导向套501与中轴9一体相连且与导向套501间隙相连,该定角度圆棒夹取旋转机构,工作时,第一气缸7推动中轴9前移,从而带动气缸夹爪机构10前移将圆棒一端夹取,随后,第二气缸1201推动弹簧座1202前移,使得圆棒另一端插入防形块1204内,随后,力矩电机带动第一同步轮3转动,第一同步轮3通过同步带6带动导向同步轮机构5转动,通过设置在中轴9上的导向条901和设置在导向套501上的导向槽503相互配合作用,使得中轴9随导向同步轮机构5转动而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圆棒转动,随着圆棒转动角度的不断加大,扭簧1203的变形不断加大,当扭簧1203产生的力矩大于力矩电机2的设定力矩时,力矩电机2停止转动,从而保证圆棒转动至设定角度。该装置结构简单,能自动实现圆棒的夹取和定角度旋转,不仅精度高,而且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