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高压输电线工程压接管校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2761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高压输电线工程压接管校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特高压输电线工程中使用的压接管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输送容量也越来越大,导线截面及压接管直径也随之增大,而压接管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或由于导线在放线滑车上的包络角过小,造成导线压接管升空后有弯曲、变形现象,长时间运行后会发生裂纹,如果不进行校直而成为永久缺陷,在输电线路中导线易诱发管口部位导线断股等安全隐患。

传统压接管校直方法是把导线落地、采用木板或手锤工校正的方式及液压千斤顶校直,校直过程中受弯曲位置的限制和环境的限制,一般情况只能校小直径为Φ20-Φ45mm压接管且只能在地面才能操作,校直精度不高,高空操作受限,易导致压接管表面损伤,难以满足施工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要求。所以直径较大的压接管采用传统的液压方式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特高压输电线工程中使用的压接管校直装置,该校直装置能够对大直径、大截面的压接管进行校直,而且使用方便、简单易学,并且能全方位360°校直,在高空和底面均能够有效校直,不受场地限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特高压输电线工程压接管校直器,包括左支撑架、右支撑架、上横梁以及千斤顶;所述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底部均设有C形开口,所述C形开口用于承托待校直的压接管;所述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上部通过所述上横梁连接;所述上横梁的中部朝下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千斤顶的活塞伸出头的套筒;所述千斤顶的活塞伸出头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左支撑架的C形开口与所述右支撑架的C形开口的开口朝向一致且开口截面平行。

在应用中,压接管应放置在左支撑架的C形开口与右支撑架的C形开口内,并由C形开口承托,千斤顶的活塞伸出头与套筒固定连接,固定的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插销插接等;千斤顶的底座的底面为平面与待校直的压接管的凸弯部接触连接,当需要校直时候,只需要多次下压千斤顶的操作手柄,直到压接管被校直为止,并保持一段时间即可。

上述的特高压输电线工程压接管校直器,还包括下横梁,所述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下部通过至少两根所述下横梁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下横梁的数量是三根,等间距地分布在所述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下部相对内侧面之间。

下横梁的设置保证了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减少变形的发生概率;更为重要的是避免了在校直过程中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之间侧向移位。

上述的特高压输电线工程压接管校直器,所述左支撑架的C形开口与所述右支撑架的C形开口均包括相互平行的上臂和下臂,以及连接上臂和下臂的侧壁;其中下臂的长度大于下臂的长度。

由于在使用中,C形开口是用于承托压接管的,而下臂主要受力,故下臂的长度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压接管滑离千斤顶或者连接过程中滑动而从C形开口掉出去,提高了安全性。

上述的特高压输电线工程压接管校直器,还包括稳定块,所述稳定块的数量是两块,且呈三角形;一块连接在所述上横梁与所述左支撑架的内部夹角处,另一块连接在所述上横梁与所述右支撑架的内部夹角处。

稳定块的设置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防止了左支撑架与右支撑架之间变形。

上述的特高压输电线工程压接管校直器,所述千斤顶的侧面上设置有把手。

千斤顶的侧面把手设置,方便了在高空作业时,进行拴系和提拉等操作。同时为了防止左支撑架、右支撑架、上横梁构成的支架结构掉落,在施工时,可以在左支撑架、右支撑架、上横梁上有选择地设置用于系绳子的钩、环等。

进一步地,所述上臂和下臂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0mm,且所述上臂的下端面至所述套筒内部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80mm。

尺寸的限定进一步保证了待校直的压接管能够放到C形开口内,也保证了千斤顶能够放到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构成的框架内,适应性更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千斤顶与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和上横梁构成的支撑结构的连接是通过活塞伸出杆连接的,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千斤顶底座的方式,这样就可以使用千斤顶的底座来对待校直的压接管进行校直操作,接触面更大,便于操作,而且不需要改造现有的千斤顶结构,适应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作支撑臂或右支撑臂的侧视图;

图3是图1去除千斤顶后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左支撑架;2、右支撑架;3、上横梁;4、千斤顶;5、C形开口;6、压接管;7、套筒;8、下横梁;9、上臂;10、下臂;11、侧壁;12、稳定块;13、把手;14、操作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特高压输电线工程压接管6校直器,包括左支撑架1、右支撑架2、上横梁3以及千斤顶4;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的底部均设有C形开口5,C形开口5用于承托待校直的压接管6;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的上部通过上横梁3连接;上横梁3的中部朝下设有用于连接千斤顶4的活塞伸出头的套筒7;千斤顶4的活塞伸出头与套筒7连接;左支撑架1的C形开口5与右支撑架2的C形开口5的开口朝向一致且开口截面平行。

在应用中,压接管6应放置在左支撑架1的C形开口5与右支撑架2的C形开口5内,并由C形开口5承托,千斤顶4的活塞伸出杆的顶端(即活塞伸出头)与套筒7固定连接,固定的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插销插接等;千斤顶4的底座的底面为平面与待校直的压接管6的凸弯部接触连接,当需要校直时候,只需要多次下压千斤顶4的操作手柄14,直到压接管6被校直为止,并保持一段时间即可。

上述的特高压输电线工程压接管6校直器,还包括下横梁8,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的下部通过至少两根下横梁8连接。进一步地,上述下横梁8的数量是三根,等间距地分布在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的下部相对内侧面之间。下横梁8的设置保证了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减少变形的发生概率;更为重要的是避免了在校直过程中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之间侧向移位。

上述的特高压输电线工程压接管6校直器,左支撑架1的C形开口5与右支撑架2的C形开口5均包括相互平行的上臂9和下臂10,以及连接上臂9和下臂10的侧壁11;其中下臂10的长度大于下臂10的长度。由于在使用中,C形开口5是用于承托压接管6的,而下臂10主要受力,故下臂10的长度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压接管6在滑离千斤顶4或者连接过程中滑动而从C形开口5掉出去,提高了安全性。

上述的特高压输电线工程压接管6校直器,还包括稳定块12,稳定块12的数量是两块,且呈三角形;一块连接在上横梁3与左支撑架1的内部夹角处,另一块连接在上横梁3与右支撑架2的内部夹角处。

稳定块12的设置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防止了左支撑架1与右支撑架2之间变形。进一步地,上臂9和下臂10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0mm,且上臂9的下端面至套筒7内部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80mm。尺寸的限定进一步保证了待校直的压接管6能够放到C形开口5内,也保证了千斤顶4能够放到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构成的框架内,适应性更广。

使用时,首先将待校直的压接管6放置在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的C形开口5处,并做好用绳索绑扎,防止有部件坠落,绑扎工作可以在底面上进行初步绑扎;然后将千斤顶4的活塞伸出杆与套筒7固定连接,将千斤顶4的底座底端平面与待校直的压接管6弯曲部接触,并反复多次按压千斤顶4的操作手柄14进行打压,直到压接管6被校直为止,并保持一段时间。

本实用新型中千斤顶4与左支撑架1、右支撑架2和上横梁3构成的支撑结构的连接是通过活塞伸出杆连接的,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千斤顶4底座的方式,这样就可以使用千斤顶4的底座来对待校直的压接管6进行校直操作,接触面更大,便于操作,而且不需要改造现有的千斤顶4结构,适应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