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箱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2423发布日期:2018-08-07 23:1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刀盘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凸轮箱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驱动槽驱动机构包括同轴连接的蜗轮和驱动槽,蜗轮和驱动槽传动过程中存在同心度的问题,导致刀库无法准确达到指定位置,对于分度精准的刀库位置来说,位置的偏移影响抓手取料,需要经常进行维修调试。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凸轮箱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凸轮箱驱动机构,从而实现出力轴驱动到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凸轮箱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从动装置和蜗轮组件,所述驱动装置的底部连接所述从动装置,所述从动装置包括定位框架、设于定位框架内的蜗杆,所述蜗轮组件包括蜗轮和出力轴,所述蜗杆的外侧设有与其对应匹配的蜗轮,所述蜗轮开设有内嵌的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包括以蜗轮轴心为圆心的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半径,所述驱动槽内嵌入出力轴,所述出力轴在所述驱动槽内滑动。

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

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为变极电机与减速机。

具体的,所述蜗杆的固定方式是一端与定位框架枢接的单支撑方式。

具体的,所述蜗杆的固定方式是两端与定位框架枢接的双支撑方式。

具体的,所述蜗轮的材质为合金钢。

具体的,所述合金钢为渗碳合金钢。

具体的,所述渗碳合金钢的渗碳深度为0.6-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凸轮箱驱动机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从动装置可单侧枢接或双侧枢接于定位框架,当扭力较大时可采用双侧枢接,优化连接方式,保证连接稳定性能;蜗轮内嵌入驱动槽,避免传统的使用蜗轮和驱动槽轴接确保同心度的问题,对于出力轴推出更加准确,减少调试和不必要的维护;蜗轮材质优选渗碳合金钢,避免出力轴磨损问题;整体结构更加合理,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驱动装置、2定位框架、21蜗杆、3蜗轮、4第一弧形槽、41第二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凸轮箱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1、从动装置、与从动装置连接的蜗轮组件。

驱动装置1包括高功率电机,优选为伺服电机。驱动装置1还包括低功率电机与减速机,优选为变极电机与减速机。驱动装置1的底部连接有从动装置,从动装置包括定位框架2、设于定位框架2内的蜗杆21。

蜗杆21的固定方式是其一端与定位框架2枢接的单支撑方式,也可为蜗杆21的固定方式是其两端与定位框架2枢接的双支撑方式。

蜗轮组件包括蜗轮3和出力轴。蜗杆21的外侧设有与之对应匹配的蜗轮3,蜗轮3开设有内嵌地异形的驱动槽,驱动槽包括以蜗轮3轴心为圆心的第一弧形槽4和第二弧形槽41。第一弧形槽4的半径小于第二弧形槽41。

驱动槽内嵌入有出力轴,出力轴在驱动槽内滑动,当出力轴位于第一弧形槽4的端部时,出力轴向下延伸推出至最大距离;当出力轴位于第二弧形槽41的端部时,出力轴缩回至最初位置。

蜗轮3的材质为合金钢,优选的为渗碳合金钢。渗碳深度为0.6-1mm。渗碳合金钢有效的保证了出力轴在驱动槽内滑动时避免过度的磨损,从而保证了出力轴的位移精度。

应用本实施例时,从动装置可单侧枢接或双侧枢接于定位框架2,当扭力较大时可采用双侧枢接,优化连接方式,保证连接稳定性能;蜗轮3内嵌入驱动槽,避免传统的使用蜗轮3和驱动槽轴接确保同心度的问题,对于出力轴位移更加准确,减少调试和不必要的维护;蜗轮3材质优选渗碳合金钢,避免出力轴磨损问题;整体结构更加合理,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