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双层承重的环保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5694发布日期:2018-07-20 19:0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处理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带有双层承重的环保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者生产中都会产生非常多的固体垃圾;这些固体垃圾在经过处理的时候,为了减少这些固体垃圾的占用空间或者便于处理,通常需要挤压装置对垃圾进行挤压处理,现有的垃圾处理挤压设备中结构多比较简单,而且挤压后多不能直接将挤压成块的废弃物放入到填埋坑中进行填埋,导致使用的时候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双层承重的环保处理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双层承重的环保处理装置,包括一固定放置的挤压筒体;所述的挤压筒体的上方设置有一配合使用的挤压装置,该挤压装置的挤压杆上安装有挤压板,该挤压板与挤压筒体的挤压口相对应;所述的挤压筒体的下端筒口为开口设计,且下端筒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由外至内向下倾斜设置的斜坡,两侧斜坡组合后使挤压筒体的下端筒口构成一V形底部;所述的挤压筒体筒底两侧还各安装有一推拉气缸,且两个推拉气缸的推拉杆上还各安装有一块配合使用的封堵耐压板,而两个封堵耐压板相对应的内侧端还则设置有与V形底部相适配的V形槽,当两侧的封堵耐压板往中间移动对接时,V形槽与挤压筒体的V形底部相适配将挤压筒体的底部完全封堵住;且挤压筒体的下端外部还设置有一横向伸出的承重套杆;而封堵耐压板的尾端上部则安装有一与承重套杆配合使用的承重套筒,所述的承重套杆安装在承重套筒内;且两块封堵耐压板的下方还设置有固废填埋坑,且所述的固废填埋坑的坑口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固定安装的轨道板;而所述的轨道板上还安装有滚轮,而两侧的封堵耐压板则分别放置在轨道板的滚轮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封堵耐压板的中间内侧端还设置有相应的L形的拼接槽;且当封堵耐压板完全将挤压筒体的底部封堵住后,两拼接槽左右侧留有空隙,上下侧则完全封堵。

作为优选,所述的轨道板从外向内延伸安装,轨道板延伸至挤压筒体的外侧壁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的承重套杆的端部还安装有限位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挤压板的下端面还设置有挤压锯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的设备在使用的时候,先通过推拉气缸控制封堵耐压板向内侧对接安装,封堵耐压板配合封堵住挤压挤压筒体的下端筒口,挤压筒体内上料后,通过挤压装置进行挤压后将筒体内部的固废进行挤压成块,推拉气缸再从两侧将封堵耐压板拉回,挤压筒体内部的固废体就直接落入到固废填埋坑中;本装置在固废体挤压处理后可直接卸料至固废填埋坑中,整体结构清楚合理,使用非常的方便;

(2)本装置重要的是将挤压筒体的底部设置成V形底部和在封堵耐压板上设置配合使用的V形槽;这样设计主要有三个优点,一是封堵耐压板左右移动方便,通过V形槽和V形底部直接推压式封堵,不与挤压筒体的底部产生摩擦,二是由于V形底部的设计,三角块封堵后,不会产生额外的空隙,固废物不会从V形底部泄露;三是由于斜坡外高内低的设计,当封堵耐压板回拉的时候更加的方便,不会因为固废物的影响造成回拉卡滞,回拉时摩擦力大的问题;并且本装置中为了方便两个封堵耐压板更好的定位,更好的封堵住挤压筒体的V形底部,在两个封堵耐压板的中间位置设置L形的拼接槽,这样设置当两个封堵耐压板向内侧对压的时候,中间的拼接槽留有部分的空隙,两侧的V形槽则会紧紧的挤压斜坡上,使V形槽能够更好的封堵住V形底部;

(3)本装置中的封堵耐压板由于处于挤压筒体和固废填埋坑之间,因此需要悬空设置,为了减少封堵耐压板的承重压力,本装置设置有双层的承重结构来减少封堵耐压板的压力;一是在挤压筒体下端外侧设置承重套杆,在封堵耐压板的尾端设置承重套筒,能够从上方很好的拉住封堵耐压板;另外一种结构就是在在固废填埋坑中设置带有滚轮的轨道板,将封堵耐压板放置在滚轮上,通过滚轮和轨道板的设计可承受封堵耐压板上方的挤压装置对其挤压时的压力;这两种结构形式均不会影响封堵耐压板的左右移动,并且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封堵耐压板所承受的压力,减少对封堵耐压板的产生的磨损和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双层承重的环保处理装置,包括一固定放置的挤压筒体1;所述的挤压筒体1的上方设置有一配合使用的挤压装置2,该挤压装置2的挤压杆上安装有挤压板3,该挤压板3与挤压筒体1的挤压口相对应;所述的挤压筒体1的下端筒口为开口设计,且下端筒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由外至内向下倾斜设置的斜坡4,两侧斜坡4组合后使挤压筒体1的下端筒口构成一V形底部;所述的挤压筒体1筒底两侧还各安装有一推拉气缸5,且两个推拉气缸5的推拉杆上还各安装有一块配合使用的封堵耐压板6,而两个封堵耐压板6相对应的内侧端还则设置有与V形底部相适配的V形槽7,当两侧的封堵耐压板6往中间移动对接时,V形槽7与挤压筒体1的V形底部相适配将挤压筒体1的底部完全封堵住;且挤压筒体1的下端外部还设置有一横向伸出的承重套杆8;而封堵耐压板6的尾端上部则安装有一与承重套杆8配合使用的承重套筒9,所述的承重套杆8安装在承重套筒9内;且两块封堵耐压板6的下方还设置有固废填埋坑10,且所述的固废填埋坑10的坑口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固定安装的轨道板11;而所述的轨道板11上还安装有滚轮12,而两侧的封堵耐压板6则分别放置在轨道板11的滚轮12上。

所述的封堵耐压板6的中间内侧端还设置有相应的L形的拼接槽13;且当封堵耐压板6完全将挤压筒体1的底部封堵住后,两拼接槽13左右侧留有空隙,上下侧则完全封堵;所述的轨道板11从外向内延伸安装,轨道板11延伸至挤压筒体1的外侧壁下方;所述的承重套杆8的端部还安装有限位块14;所述的挤压板3的下端面还设置有挤压锯齿15。

本装置的设备在使用的时候,先通过推拉气缸控制封堵耐压板向内侧对接安装,封堵耐压板配合封堵住挤压挤压筒体的下端筒口,挤压筒体内上料后,通过挤压装置进行挤压后将筒体内部的固废进行挤压成块,推拉气缸再从两侧将封堵耐压板拉回,挤压筒体内部的固废体就直接落入到固废填埋坑中;本装置在固废体挤压处理后可直接卸料至固废填埋坑中,整体结构清楚合理,使用非常的方便。

本装置重要的是将挤压筒体的底部设置成V形底部和在封堵耐压板上设置配合使用的V形槽;这样设计主要有三个优点,一是封堵耐压板左右移动方便,通过V形槽和V形底部直接推压式封堵,不与挤压筒体的底部产生摩擦,二是由于V形底部的设计,三角块封堵后,不会产生额外的空隙,固废物不会从V形底部泄露;三是由于斜坡外高内低的设计,当封堵耐压板回拉的时候更加的方便,不会因为固废物的影响造成回拉卡滞,回拉时摩擦力大的问题;并且本装置中为了方便两个封堵耐压板更好的定位,更好的封堵住挤压筒体的V形底部,在两个封堵耐压板的中间位置设置L形的拼接槽,这样设置当两个封堵耐压板向内侧对压的时候,中间的拼接槽留有部分的空隙,两侧的V形槽则会紧紧的挤压斜坡上,使V形槽能够更好的封堵住V形底部。

本装置中的封堵耐压板由于处于挤压筒体和固废填埋坑之间,因此需要悬空设置,为了减少封堵耐压板的承重压力,本装置设置有双层的承重结构来减少封堵耐压板的压力;一是在挤压筒体下端外侧设置承重套杆,在封堵耐压板的尾端设置承重套筒,能够从上方很好的拉住封堵耐压板;另外一种结构就是在在固废填埋坑中设置带有滚轮的轨道板,将封堵耐压板放置在滚轮上,通过滚轮和轨道板的设计可承受封堵耐压板上方的挤压装置对其挤压时的压力;这两种结构形式均不会影响封堵耐压板的左右移动,并且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封堵耐压板所承受的压力,减少对封堵耐压板的产生的磨损和伤害。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要求范围的,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