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锁芯自动装配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3813发布日期:2018-07-17 23:0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芯自动装配机,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锁芯自动装配机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弹子锁是一种常见的锁具,例如门锁、挂锁等都是属于弹子锁。弹子锁的原理是使用多个不同高度的圆柱形零件即弹子锁住锁芯,插入钥匙各种弹子被推至相同高度,锁芯就被松开。目前通过锁芯自动装配机将平珠、封珠、弹簧按顺序装配到锁芯中。不足之处是:平珠、封珠、弹簧的上料装置是独立的装置,成本高,不能同时在一个装置完成平珠、封珠、弹簧的上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锁芯自动装配机的上料装置。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锁芯自动装配机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两个弹子落料机构、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弹簧落料机构,所述弹子落料机构包括弹子集成块连接板、弹子入口集成块、固定连接在弹子集成块连接板的弹子集成块、固定连接在弹子集成块的第一气缸、以及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弹子推板,所述弹子集成块的顶面设有第一T型滑槽,所述弹子推板与所述第一T型滑槽构成滑动副,所述弹子入口集成块安装在所述第一T型滑槽的正上方,所述弹子入口集成块设有弹子入口通孔,所述弹子入口通孔位于所述第一T型滑槽的正上方,所述弹子推板设有弹子放置通孔,所述第一T型滑槽的槽底设有第一弹子流道通孔,所述弹子放置通孔通过所述弹子推板直线滑动与所述弹子入口通孔连通,所述弹子放置通孔通过所述弹子推板直线滑动与所述第一弹子流道通孔连通,所述弹簧落料机构包括弹簧流道集成板、插针、挡料板、第二气缸、以及第三气缸,所述弹簧流道集成板设有弹簧流道通孔,所述弹簧流道通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插针配合构成滑动副的第一通槽、以及与档料板配合构成滑动副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位于所述第一通槽的下方,所述插针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弹簧流道集成板,所述挡料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所述第三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弹簧流道集成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槽的槽口为直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流道集成板设有贯穿所述弹簧流道通孔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两个孔口均安装有传感器,所述通孔位于第二通槽的上方,所述通孔靠近所述第二通槽的槽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流道通孔的内壁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位于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之间,所述第三通槽安装有喷嘴,所述喷嘴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三通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通槽的槽口为直槽口,所述第三通槽沿弹簧流道通孔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为光纤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弹子落料机构可将平珠或封珠一颗一颗的落料,同时也通过弹簧落料机构可将弹簧一根一根落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同时对平珠、封珠、弹簧一个接一个的落料,效率高,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线的截面图;

图3为图1的B-B线的截面图;

图4为图1的C-C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X向、Y向、Z向”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4所示,其中图2为第一个弹子落料机构剖面图,图4为第二个弹子落料机构剖面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锁芯自动装配机的上料装置,包括两个弹子振动盘、弹簧振动盘、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两个弹子落料机构、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弹簧落料机构,所述弹子落料机构包括弹子集成块连接板11、弹子入口集成块12、固定连接在弹子集成块连接板的弹子集成块13、固定连接在弹子集成块的第一气缸14、以及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弹子推板15,所述弹子集成块13的顶面设有第一T型滑槽,所述弹子推板15与所述第一T型滑槽构成滑动副,所述弹子入口集成块12安装在所述第一T型滑槽的正上方,所述弹子入口集成块12设有弹子入口通孔121,所述弹子入口通孔121位于所述第一T型滑槽的正上方,所述弹子推板15设有弹子放置通孔151,所述第一T型滑槽的槽底设有第一弹子流道通孔131,所述弹子放置通孔151通过所述弹子推板15直线滑动与所述弹子入口通孔121连通,所述弹子放置通孔151通过所述弹子推板15直线滑动与所述第一弹子流道通孔131连通;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弹簧落料机构包括弹簧流道集成板21、插针22、挡料板23、第二气缸24、以及第三气缸25,所述弹簧流道集成板21设有弹簧流道通孔211,所述弹簧流道通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插针配合构成滑动副的第一通槽212、以及与档料板23配合构成滑动副的第二通槽213,所述第二通槽213位于所述第一通槽212的下方,所述插针2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24的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24固定连接在所述弹簧流道集成板21,所述挡料板2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气缸25的活塞杆,所述第三气缸25固定连接在所述弹簧流道集成板21。弹子落料机构的工作原理是:第一个弹子振动盘用于平珠上料,第二个弹子振动盘用于封珠上料,弹子振动盘通过第一导管3将平珠或封珠送入到弹子落料机构的弹子入口集成块12的弹子入口通孔121中,第一气缸14缩回以推动弹子推板15使弹子放置通孔151与弹子入口通孔121连通,从而使平珠或封珠从弹子入口通孔121进入到弹子放置通孔151中,第一气缸14伸出以推动弹子推板15使弹子放置通孔151与第一弹子流道通孔131连通,从而使平珠或封珠从弹子放置通孔151进入到第一弹子流道通孔131中,通过第一弹子流道通孔131进入到指定位置;弹簧落料机构的工作原理是:首先第三气缸25推动挡料板23将弹簧流道通孔211堵住,弹簧振动盘通过第二导管4将多个弹簧送入到弹簧流道集成板21的弹簧流道通孔211中,此时第一个弹簧位于挡料板23上,紧接着第二个弹簧位于第一个弹簧上,第二气缸24推动插针22将第二个弹簧锁住,第三气缸25复位,使弹簧流道通孔211导通,使第一个弹簧落料,通过弹簧流道通孔211进入到指定位置。

所述第一通槽212的槽口为直槽口。通过上述结构,插针的位置可以调整,使弹簧落料机构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弹簧,通用性强。

所述弹簧流道集成板21设有贯穿所述弹簧流道通孔的通孔214,所述通孔214的两个孔口均安装有传感器5,所述通孔214位于第二通槽213的上方,所述通孔214靠近所述第二通槽213的槽口处。通过上述结构,确定弹簧是否落入到挡料板上。提高稳定性。

所述弹簧流道通孔211的内壁设有第三通槽215,所述第三通槽215位于第一通槽212和第二通槽213之间,所述第三通槽215安装有喷嘴6,所述喷嘴6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三通槽上215。通过上述结构,利用喷嘴喷气,防止弹簧卡住不动。

所述第三通槽215的槽口为直槽口,所述第三通槽沿弹簧流道通孔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上述结构,喷嘴喷气到弹簧上的效果更好。

所述传感器5为光纤传感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