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智能装配平台的瓷柱送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5709发布日期:2018-09-14 22:09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自动送料系统,特别涉及用于智能装配平台的瓷柱送料设备。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陶瓷传感器是指采用陶瓷材料的用于感受测量信号用于转换输出的传感装置,陶瓷是一种公认的高弹性、抗腐蚀、抗磨损、抗冲击和振动的材料,并具有绝佳的热稳定性,而高性能、低价格的陶瓷传感器将是压力传感器的发展方向。在欧美国家陶瓷传感器有全面替代其它类型传感器的趋势,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替代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总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应用的日益广泛,汽车传感器市场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高稳定性、高精度、长寿命、无线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的传感器将逐步取代传统的传感器,成为车用传感器的主流。

陶瓷传感器中陶瓷作为必不可少的材料,而根据不同传感器的结构要求,陶瓷可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瓷柱是其中一种柱体状的结构表现,而在陶瓷传感器的装配过程中,瓷柱的安装尤其重要,因此,现有的传感器均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以提高整体装配精度及装配效率。

现有的传感器是通过智能装配平台进行自动装配的,在自动装配设备中,瓷柱的装配工序较为简单,先通过自动送料设备将瓷柱传送至对应的工位,然后直接通过机械手进行取料后,再传送至对应的工位进行装配即可,现有的用于传送瓷柱的自动送料设备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不同参数的传感器要求采用不同规格的瓷柱,而同一套自动送料设备只能够单独传送一种规格的瓷柱,传送不同规格的瓷柱时需要更换对应不同的治具,整体适应性差,需要多采购几组不同规格的送料设备,增加投入成本;2)由于瓷柱体积较小,在传送过程中经常会同时传送多粒瓷柱,不能够精确传送每粒瓷柱,影响后继瓷柱的装配工序;3)采用传动的方式进行送料,传送精度低,送料效率低,故障率高,且供料不稳定,影响瓷柱的装配效率;4)传动送料的结构较为复杂,占用地方较大,瓷柱传送过程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用于智能装配平台的瓷柱送料设备,其不仅可实现自动传送瓷柱,而且可同时传送多组不同规格的瓷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用于智能装配平台的瓷柱送料设备,包括供料机构、接料机构和送料机构,所述供料机构位于接料机构的上方,送料机构位于接料机构的后方,供料机构用于储存及供应瓷柱,接料机构用于承接由供料机构供应的瓷柱,并精确传送至送料机构,送料机构用于将瓷柱传送至自动装配工序上,所述供料机构包括料仓组件、用于带动料仓组件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气缸和料仓护板,升降气缸与料仓组件组合形成一组自动供料组件,料仓护板围绕形成用于容纳自动供料组件的方形腔室,所述方形腔室内共设置有四组以上结构相同的自动供料组件,所述方形腔室的底部设有上传感器支架和钢管夹板,上传感器支架设置于钢管夹板的底部,上传感器支架上设有与自动供料组件的数量及位置配对的上传感器及上管孔,钢管夹板上设有与自动供料组件的数量及位置配对的钢管夹孔,钢管夹孔与上管孔的位置配对,所述方形腔室的下方设有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顶面设有下传感器支架,下传感器支架上设有与上传感器的数量及位置配对的下传感器及下管孔,上管孔与下管孔之间通连用于传送瓷柱的供料管进行连接;所述料仓组件包括中空管、料仓盖和出料漏斗,中空管的内部用于储存瓷柱,料仓盖可拆卸地安装在中空管的顶部,出料漏斗安装在中空管的底部,中空管的外围设有用于固定中空管的夹持套管,夹持套管的一侧面设有用于与升降气缸进行固定连接的定位部,当升降气缸动作时,从而带动料仓组件进行同步升降,出料漏斗的内部与中空管的内部导通,出料漏斗的底部为漏斗孔,并设有用于配对穿入漏斗孔的出料钢管,所述漏斗孔的底部还设有配对塞入漏斗孔内的接头,接头的中心设有用于配对穿入出料钢管的中心透孔,出料钢管可沿中心透孔进行伸缩活动,接头的顶部外围设有向下倾斜的下斜面,接头的顶部中心设有内凹槽,出料钢管的底部配对插入且固定在钢管夹孔上,出料钢管的底部与供料管进行导通连接,出料钢管的顶部为用于送入瓷柱的入料端,出料钢管的底部为用于送出瓷柱的出料端,出料钢管的入料端向上延伸至中空管的内部底端,当料仓组件进行升降运动时,使接头的中心透孔沿出料钢管的表面进行上下活动,接头的中心透孔向下活动至下限位时,出料钢管的入料端进行相对向上活动,从而带动中空管内的瓷柱沿出料钢管的入料端进入,并从出料钢管的出料端送出至供料管,以完成向下供料;所述接料机构包括接料支架及设置于接料支架上的接料板,接料板的后端为用于定位安装的安装部,所述接料支架与接料板之间设有平面移动平台,平面移动平台由X轴移动组件和Y轴移动组件构成,X轴移动组件固定安装在接料支架的顶面,Y轴移动组件设置于X轴移动组件的上方,由X轴移动组件带动进行X轴方向移动,接料板的安装部设置于Y轴移动组件上,由Y轴移动组件带动进行Y轴方向移动,接料板的前端为平行于水平面的接料平板,接料平板的中部设有用于穿入瓷柱的接料透孔,接料透孔位于供料管的下方,并通过平面移动平台将接料透孔移动至对应需要供料的供料管下方,使瓷柱可从供料管送入至接料透孔内;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支架及设置于送料支架上的旋转送料组件,旋转送料组件包括旋转气缸和送料圆盘,旋转气缸横向安装送料支架上,旋转气缸的顶面为旋转轴,送料圆盘横向固定安装在旋转轴上,送料圆盘的前端及后端均设有结构相同的送料透孔,送料透孔用于穿入瓷柱,送料圆盘前端的送料透孔位于接料透孔的正下方,且与接料透孔相对应,使瓷柱可直接从接料透孔向下进入送料透孔内,当旋转气缸动作时,旋转轴转动180度,从而带动送料圆盘转动180度进行送料。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中空管的内部底端设有分流器,分流器的上方为用于储存瓷柱的储料仓,分流器的下方为用于送入瓷柱的入料仓,分流器的外围设有三条以上的分流槽,分流槽分别与储料仓及入料仓导通,分流槽用于分流储料仓的瓷柱,出料钢管的入料端向上延伸至入料仓。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分流器的顶部连接有便于辅助取出分流器的把手,把手的底部与分流器的顶部进行螺接,把手的顶部垂直向上延伸至中空管的上端。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升降气缸包括一块升降板和两块安装板,两块安装板分别位于升降板的上方及下方,两块安装板用于固定安装升降气缸,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方形腔室的内侧面,升降板与安装板之间通过导柱进行连接,升降气缸动作时,使升降板沿导柱进行升降活动,夹持套管的定位部与升降板进行固定连接。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料仓护板包括前护板、后护板和侧护板,后护板的底部向下延伸,下支撑板安装在后护板的底部。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出料钢管的入料端开设有三条以上的分隔槽,三条以上的分隔槽将入料端分隔成三根以上的辅助入料边,将辅助入料边向外折弯形成弹性折弯边,相邻两条弹性折弯边之间形成用于辅助送入瓷柱的弹性入料口,当出料钢管相对向上活动至上限位时,弹性折弯边处于自然折弯状态,弹性入料口起抓取瓷柱的作用,瓷柱沿弹性入料口进入,当出料钢管向下活动至下限位时,弹性折弯边受接头的中心透孔的挤压而收拢,从而辅助带动瓷柱顺利送入出料钢管内。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方形腔室内共设置有十组结构相同的自动供料组件,十组自动供料组件分两排进行整齐排列。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送料支架与旋转送料组件之间设有平面微调平台,平面微调平台由X轴微调组件和Y轴微调组件构成,X轴微调组件包括X轴滑轨、X轴滑块和X轴微调部件,X轴滑轨固定安装在送料支架的顶面,X轴滑块设置于X轴滑轨的顶部,且可沿X轴滑轨进行X轴方向移动,X轴微调部件安装在X轴滑轨的一末端,且与X轴滑块进行连接,当调整X轴微调部件伸缩时,从而带动X轴滑块进行X轴方向移动;Y轴微调组件包括Y轴滑轨、Y轴滑块和Y轴微调部件,Y轴滑轨固定安装在X轴滑块的顶面,Y轴滑块设置于Y轴滑轨的顶部,且可沿Y轴滑轨进行Y轴方向移动,Y轴微调部件安装在Y轴滑轨的一末端,且与Y轴滑块进行连接,当调整Y轴微调部件伸缩时,从而带动Y轴滑块进行Y轴方向移动。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送料支架包括横向支撑板和纵向支撑板,横向支撑板与纵向支撑板组合形成L形结构,横向支撑板与纵向支撑板的中部设有加强筋。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纵向支撑板的外侧面设有Z轴微调组件,Z轴微调组件包括Z轴滑轨、Z轴滑块和Z轴微调部件,Z轴滑轨设置于纵向支撑板的外侧面,Z轴滑块卡在Z轴滑轨上,且可沿Z轴滑轨进行Z轴方向移动,Z轴微调部件安装在Z轴滑轨的底端,且与Z轴滑块进行连接,当调整Z轴微调部件伸缩时,从而带动Z轴滑块进行Z轴方向移动。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送料透孔的底部设有来料检测装置,该来料检测装置包括与送料透孔进行密封连接的气压管和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来检测气压管内的压力,从而可判断出是否来料。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瓷柱送料设备用于传送瓷柱,包括供料机构、接料机构和送料机构,供料机构用于储存及供应瓷柱,接料机构用于承接由供料机构供应的瓷柱,并精确传送至送料机构,送料机构用于将瓷柱传送至自动装配工序上,各机构相互对应且整体相联,以完成精准送料;

2)供料机构的方形腔室内共设置有四组以上结构相同的自动供料组件,每组自动供料组件分别用于供应不同规格的瓷柱,不同规格的瓷柱分别通过对应的供料管进行传送,且传送效率高,传送精准,相互不受影响;

3)供料机构上设置有上传感器及下传感器,下传感器用于感应传送进入供料管底部的瓷柱,如感应不到瓷柱,则控制升降气缸动作,从而实现自动下料动作,上传感器用于感应传送进入供料管顶部的瓷柱,如感应到瓷柱,则控制升降气缸停止动作,从而自动停止下料,整体智能化程度高,且控制精准,故障率低;

4)供料机构中的出料漏斗的底部为漏斗孔,并设有用于配对穿入接头的中心透孔的出料钢管,出料钢管可沿接头的中心透孔进行伸缩活动,且出料钢管为固定结构,料仓组件由升降气缸带动进行升降活动,当升降气缸带动料仓组件进行升降活动时,使接头的中心透孔沿出料钢管的表面进行上下活动,接头的中心透孔向下活动至下限位时,出料钢管的入料端进行相对向上活动,从而带动中空管内的瓷柱沿出料钢管的入料端进入,并从出料钢管的出料端送出至供料管,以完成向下供料,升降气缸每次带动料仓组件进行一次升降动作时,出料钢管的入料端将送入一粒瓷柱,从而形成有规律的升降脉冲式送料结构,整体入料及供料稳定,且入料及供料精准,实现智能控制,以提高整体入料及供料的工作效率;

5)接料机构的接料支架与接料板之间设有平面移动平台,接料板的前端为平行于水平面的接料平板,接料平板的中部设有用于穿入瓷柱的接料透孔,平面移动平台动作时将带动接料平板进行平面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接料透孔移动至对应供料管的位置进行接料,将接料透孔设计为可进行平面移动的结构,使接料平板工作时可移动至不同的位置与供料管的位置相对应,以承接位于不同供料管内各种不同规格的瓷柱,而且还能够提高瓷柱的接料及传送效率,确保同一组接料机构即可承接并传送各种不同规格的瓷柱,从而可减少其它设备的投入,减少产品的制作成本;

6)送料机构的旋转气缸的顶面为旋转轴,送料圆盘横向固定安装在旋转轴上,送料圆盘的前端及后端均设有结构相同的送料透孔,送料透孔用于穿入瓷柱,送料圆盘前端的送料透孔位于接料透孔的正下方,且与接料透孔相对应,使瓷柱可直接从接料透孔向下进入送料透孔内,当旋转气缸动作时,旋转轴转动180度,从而带动送料圆盘转动180度,最后由外置的机械手将送料圆盘后端的送料透孔内的瓷柱取出至对应的装配工序,旋转送料的结构稳定,瓷柱从接料机构传送进入送料透孔内即可进行稳定的进行旋转送料,整体旋转送料过程稳定,且送料精准,送料圆盘及旋转气缸的结构小巧,占用地方极小;

7)增设有接头,且接头的顶部外围设有下斜面,下斜面可减少瓷柱对出料钢管的入料端所带来的压力,从而避免出料钢管的入料端产生变形,确保出料钢管的入料端可正常进行入料,接头为可拆卸结构,可直接拆卸接头后即可便于清理出料漏斗内的瓷柱,接头的顶部中心设有内凹槽,设置内凹槽后可排除出料漏斗内瓷柱碎料,瓷柱碎料可沿中心透孔的内壁与出料钢管之间的间隙中进行排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料机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料机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供料组件的剖面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料钢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送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料仓组件,101为中空管,102为料仓盖,103为出料漏斗,104为夹持套管,105为分流器,106为分流槽,107为把手,108为出料钢管,109为分隔槽,110为辅助入料边,111为接头,112为下斜面,2为升降气缸,201为安装板,202为升降板,3为前护板,4为后护板,5为侧护板,6为上传感器支架,7为钢管夹板,8为钢管夹孔,9为松紧槽,10为上传感器,11为上管孔,12为下传感器支架,13为下传感器,14为下管孔,15为下支撑板,16为供料管,17为接料机构,1701为接料支架,1702为接料板,1703为X轴移动组件,1704为Y轴移动组件,1705为接料透孔,18为送料机构,1801为横向支撑板,1802为纵向支撑板,1803为加强筋,1804为X轴微调组件,1805为Y轴微调组件,1806为Z轴微调组件,1807为旋转气缸,1808为送料圆盘,1809为送料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参照图1-图10,其具体实施的用于智能装配平台的瓷柱送料设备包括供料机构、接料机构17和送料机构18,如图1和图2所示,供料机构位于接料机构17的上方,送料机构18位于接料机构17的后方,供料机构用于储存及供应瓷柱,接料机构17用于承接由供料机构供应的瓷柱,并精确传送至送料机构18,送料机构18用于将瓷柱传送至自动装配工序上。

如图3-8所示,供料机构包括料仓组件1、用于带动料仓组件1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气缸2和料仓护板,升降气缸2与料仓组件1组合形成一组自动供料组件,料仓护板围绕形成用于容纳自动供料组件的方形腔室,本实施例中,方形腔室内共设置有十组结构相同的自动供料组件,十组自动供料组件分两排进行整齐排列,方形腔室的底部设有上传感器10支架6和钢管夹板7,上传感器10支架6设置于钢管夹板7的底部,上传感器10支架6上设有与自动供料组件的数量及位置配对的上传感器10及上管孔11,钢管夹板7上设有与自动供料组件的数量及位置配对的钢管夹孔8,钢管夹孔8与上管孔11的位置配对,钢管夹板7上切割有松紧槽9,使钢管夹板7的外侧形成弹性夹块,钢管夹孔位于松紧槽9上,并在弹性夹块上设有用于锁紧松紧槽9的锁紧螺丝,所述方形腔室的下方设有下支撑板15,下支撑板15的顶面设有下传感器13支架12,下传感器13支架12上设有与上传感器10的数量及位置配对的下传感器13及下管孔14,上管孔11与下管孔14之间通连用于传送瓷柱的供料管16进行连接,料仓护板包括前护板3、后护板4和侧护板5,后护板4的底部向下延伸,下支撑板15安装在后护板4的底部。

料仓组件1包括中空管101、料仓盖102和出料漏斗103,中空管101的内部用于储存瓷柱,料仓盖102可拆卸地安装在中空管101的顶部,出料漏斗103安装在中空管101的底部,中空管101的外围设有用于固定中空管101的夹持套管104,夹持套管104的一侧面设有用于与升降气缸2进行固定连接的定位部,升降气缸2包括一块升降板202和两块安装板201,两块安装板201分别位于升降板202的上方及下方,两块安装板201用于固定安装升降气缸2,安装板201固定安装在方形腔室的内侧面,升降板202与安装板201之间通过导柱进行连接,升降气缸2动作时,使升降板202沿导柱进行升降活动,夹持套管104的定位部与升降板202进行固定连接。

当升降气缸2动作时,从而带动料仓组件1进行同步升降,出料漏斗103的内部与中空管101的内部导通,出料漏斗103的底部为漏斗孔,并设有用于配对穿入漏斗孔的出料钢管108,如图6和图7所示,漏斗孔的底部还设有配对塞入漏斗孔内的接头111,接头111的中心设有用于配对穿入出料钢管108的中心透孔,出料钢管108可沿中心透孔进行伸缩活动,接头111的顶部外围设有向下倾斜的下斜面112,增设有接头111,且接头111的顶部外围设有下斜面112,下斜面112可减少瓷柱对出料钢管108的入料端所带来的压力,从而避免出料钢管108的入料端产生变形,确保出料钢管108的入料端可正常进行入料,接头111为可拆卸结构,可直接拆卸接头111后即可便于清理出料漏斗103内的瓷柱,接头111的顶部中心设有内凹槽,设置内凹槽后可排除出料漏斗103内瓷柱碎料,瓷柱碎料可沿中心透孔的内壁与出料钢管108之间的间隙中进行排除。出料钢管108的底部配对插入且固定在钢管夹孔8上,出料钢管108的底部与供料管16进行导通连接,出料钢管108的顶部为用于送入瓷柱的入料端,出料钢管108的底部为用于送出瓷柱的出料端,出料钢管108的入料端向上延伸至中空管101的内部底端,当料仓组件1进行升降运动时,使接头的中心透孔沿出料钢管108的表面进行上下活动,接头的中心透孔向下活动至下限位时,出料钢管108的入料端进行相对向上活动,从而带动中空管101内的瓷柱沿出料钢管108的入料端进入,并从出料钢管108的出料端送出至供料管16,以完成向下供料。

如图6所示,中空管101的内部底端设有分流器105,分流器105的上方为用于储存瓷柱的储料仓,分流器105的下方为用于送入瓷柱的入料仓,分流器105的外围设有三条以上的分流槽106,分流槽106分别与储料仓及入料仓导通,分流槽106用于分流储料仓的瓷柱,出料钢管108的入料端向上延伸至入料仓。分流器105的顶部连接有便于辅助取出分流器105的把手107,把手107的底部与分流器105的顶部进行螺接,把手107的顶部垂直向上延伸至中空管101的上端。

如图7和图8所示,出料钢管108的入料端开设有六条分隔槽109,六条分隔槽109将入料端分隔成六根辅助入料边110,将辅助入料边110向外折弯形成弹性折弯边,相邻两条弹性折弯边之间形成用于辅助送入瓷柱的弹性入料口,当出料钢管108相对向上活动至上限位时,弹性折弯边处于自然折弯状态,弹性入料口起抓取瓷柱的作用,瓷柱沿弹性入料口进入,当出料钢管108向下活动至下限位时,弹性折弯边受接头的中心透孔的挤压而收拢,从而辅助带动瓷柱顺利送入出料钢管108内。

如图9所示,接料机构17包括接料支架1701及设置于接料支架1701上的接料板1702,接料板1702的后端为用于定位安装的安装部,接料支架1701与接料板1702之间设有平面移动平台,平面移动平台由X轴移动组件1703和Y轴移动组件1704构成,X轴移动组件1703固定安装在接料支架1701的顶面,Y轴移动组件1704设置于X轴移动组件1703的上方,由X轴移动组件1703带动进行X轴方向移动,接料板1702的安装部设置于Y轴移动组件1704上,由Y轴移动组件1704带动进行Y轴方向移动,接料板1702的前端为平行于水平面的接料平板,接料平板的中部设有用于穿入瓷柱的接料透孔1705,接料透孔1705位于供料管16的下方,并通过平面移动平台将接料透孔1705移动至对应需要供料的供料管16下方,使瓷柱可从供料管16送入至接料透孔1705内。

如图10所示,送料机构18包括送料支架及设置于送料支架上的旋转送料组件,旋转送料组件包括旋转气缸1807和送料圆盘1808,旋转气缸1807横向安装送料支架上,旋转气缸1807的顶面为旋转轴,送料圆盘1808横向固定安装在旋转轴上,送料圆盘1808的前端及后端均设有结构相同的送料透孔1809,送料透孔1809用于穿入瓷柱,送料圆盘1808前端的送料透孔1809位于接料透孔1705的正下方,且与接料透孔1705相对应,使瓷柱可直接从接料透孔1705向下进入送料透孔1809内,当旋转气缸1807动作时,旋转轴转动180度,从而带动送料圆盘1808转动180度进行送料。

送料支架与旋转送料组件之间设有平面微调平台,平面微调平台由X轴微调组件1804和Y轴微调组件1805构成,X轴微调组件1804包括X轴滑轨、X轴滑块和X轴微调部件,X轴滑轨固定安装在送料支架的顶面,X轴滑块设置于X轴滑轨的顶部,且可沿X轴滑轨进行X轴方向移动,X轴微调部件安装在X轴滑轨的一末端,且与X轴滑块进行连接,当调整X轴微调部件伸缩时,从而带动X轴滑块进行X轴方向移动;Y轴微调组件1805包括Y轴滑轨、Y轴滑块和Y轴微调部件,Y轴滑轨固定安装在X轴滑块的顶面,Y轴滑块设置于Y轴滑轨的顶部,且可沿Y轴滑轨进行Y轴方向移动,Y轴微调部件安装在Y轴滑轨的一末端,且与Y轴滑块进行连接,当调整Y轴微调部件伸缩时,从而带动Y轴滑块进行Y轴方向移动。

送料支架包括横向支撑板1801和纵向支撑板1802,横向支撑板1801与纵向支撑板1802组合形成L形结构,横向支撑板1801与纵向支撑板1802的中部设有加强筋1803,纵向支撑板1802的外侧面设有Z轴微调组件1806,Z轴微调组件1806包括Z轴滑轨、Z轴滑块和Z轴微调部件,Z轴滑轨设置于纵向支撑板1802的外侧面,Z轴滑块卡在Z轴滑轨上,且可沿Z轴滑轨进行Z轴方向移动,Z轴微调部件安装在Z轴滑轨的底端,且与Z轴滑块进行连接,当调整Z轴微调部件伸缩时,从而带动Z轴滑块进行Z轴方向移动。

送料透孔1809的底部设有来料检测装置(未图示),该来料检测装置包括与送料透孔1809进行密封连接的气压管和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来检测气压管内的压力,从而可判断出是否来料。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