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耳机构用压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2474发布日期:2018-08-28 23:4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PIN针料带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导耳机构用压持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尤其是各种电子连接器,通常是通过将绝缘基座和多个金属PIN针组装来实现成型。PIN针与绝缘基座的组装方式一般为插装或注塑成型。所述插装,是指将PIN针插入到绝缘基座的预设孔中;所述注塑成型,是指将PIN针放入模具中直接注塑成型出与PIN针无缝固接的绝缘基座。

为了增加PIN针与绝缘基座之间的保持力,以保证PIN针插入绝缘基座不容易被拔出,会对现有的PIN针在进行导耳(如图4所示,导耳是将PIN针上压出两个PIN针耳朵131),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用于加工PIN针导耳的装置,导致在加工PIN针导耳的完全依托人工完成,工作量大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用于加工PIN针导耳的装置,为了更方便快捷的加工PIN针的导耳,提供一种导耳机构用压持装置,当压持第三压耳部运动时,首先通过第四压缩弹簧压持第二压耳部将PIN针料带固定,然后继续压紧第四压缩弹簧使第四压耳部运动,最后通过压持部对PIN针料带进行压耳,实现了PIN针料带的固定和导耳的加工的一体化,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耳机构用压持装置,包括第一压耳部、第二压耳部、第三压耳部、第四压耳部和至少两个第四压缩弹簧,

所述第一压耳部设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沿PIN针料带搬送方向设置,所述第四通孔沿与第三通孔垂直的方向设置并延伸至第三通孔使得第四通孔与第三通孔连通;

所述第二压耳部内设有第五通孔;

所述第四压耳部包括压持部和限位突出部;

所述第二压耳部滑动连接在第四通孔内使得第五通孔垂直于第三通孔并与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第四压耳部滑动连接在第五通孔内并通过压持部对PIN针料带进行压耳;

所述第三压耳部通过至少一个第四压缩弹簧与第二压耳部连接,所述第三压耳部通过至少一个第四压缩弹簧与第四压耳部连接。

为了保证能够平稳的对第二压耳部和第四压耳部进行压持,所述第三压耳部包括用于固定与第二压耳部连接的第四压缩弹簧的横向部和用于固定与第四压耳部连接的第四压缩弹簧的竖向部,所述横向部与竖向部连接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结构。

为了保证压持的稳定性,所述横向部通过两个第四压缩弹簧与第二压耳部连接,所述竖向部通过两个第四压缩弹簧与第四压耳部连接。

为了增加稳定性,所述第三压耳部包括横向部和竖向部,所述横向部与竖向部连接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结构,所述横向部上设有两个用于固定与第二压耳部连接的第四压缩弹簧的第一固定弹簧部和一个用于固定与第四压耳部连接的第四压缩弹簧的第二固定弹簧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弹簧部对称设置在第二固定弹簧部的两侧,所述竖向部上设有一个用于固定与第四压耳部连接的第四压缩弹簧的第二固定弹簧部,所述横向部上的第二固定弹簧部设置在竖向部的延长线上。

为了限制第四压耳部的位移,所述第五通孔内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突出部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

为了方便对PIN针料带进行导耳,所述压持部的端部沿PIN针料带运动方向设有一个压耳槽。

具体地,所述压持部上沿PIN针料带运动方向设有一个防堵孔,所述压耳槽与防堵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压持第三压耳部运动时,首先通过第四压缩弹簧压持第二压耳部将PIN针料带固定,然后继续压紧第四压缩弹簧使第四压耳部运动,最后通过压持部对PIN针料带进行压耳,实现了PIN针料带的固定和导耳的加工的一体化,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当压耳槽内遗留下PIN针料带上的废屑,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压耳槽内的机构发生变化,从而无法压出标准的耳朵,所以设置防堵孔,当槽内有废屑时,在压耳时,PIN针料带能够将废屑推入防堵孔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压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G-G截面图;

图3是第三压耳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压耳后的PIN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53、第一压耳部;54、第二压耳部;55、第三压耳部;56、第四压耳部;57、第四压缩弹簧; 60、第三通孔;61、第四通孔;62、第五通孔;63、压持部;64、限位突出部; 66、横向部;67、竖向部;68、第一固定弹簧部;69、第二固定弹簧部;70、限位槽;71、压耳槽;72、防堵孔; 131、PIN针耳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耳机构用压持装置,包括第一压耳部53、第二压耳部54、第三压耳部55、第四压耳部56和至少两个第四压缩弹簧57,第一压耳部53设有第三通孔60和第四通孔61,第三通孔60沿PIN针料带搬送方向设置,第四通孔61沿与第三通孔60垂直的方向设置并延伸至第三通孔60使得第四通孔61与第三通孔60连通;第二压耳部54内设有第五通孔62; 第四压耳部56包括压持部63和限位突出部64;第二压耳部54滑动连接在第四通孔61内使得第五通孔62垂直于第三通孔60并与第三通孔60连通,第四压耳部56滑动连接在第五通孔62内并通过压持部63对PIN针料带进行压耳;第三压耳部55通过至少一个第四压缩弹簧57与第二压耳部54连接,第三压耳部55通过至少一个第四压缩弹簧57与第四压耳部56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三压耳部55包括用于固定与第二压耳部54连接的第四压缩弹簧57的横向部66和用于固定与第四压耳部56连接的第四压缩弹簧57的竖向部67,横向部66与竖向部67连接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结构。

作为优选,横向部66通过两个第四压缩弹簧57与第二压耳部54连接,竖向部67通过两个第四压缩弹簧57与第四压耳部56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三压耳部55包括横向部66和竖向部67,横向部66与竖向部67连接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结构,横向部66上设有两个用于固定与第二压耳部54连接的第四压缩弹簧57的第一固定弹簧部68和一个用于固定与第四压耳部56连接的第四压缩弹簧57的第二固定弹簧部69,两个第一固定弹簧部68对称设置在第二固定弹簧部69的两侧,竖向部67上设有一个用于固定与第四压耳部56连接的第四压缩弹簧57的第二固定弹簧部69,横向部66上的第二固定弹簧部69设置在竖向部67的延长线上。

作为优选,第五通孔62内设有限位槽70,限位突出部64滑动连接在限位槽70内。

其中压持部63的端部沿PIN针料带运动方向设有一个压耳槽71。

当压耳槽71内遗留下PIN针料带上的废屑,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压耳槽71内的机构发生变化,从而无法压出标准的耳朵,所以在压持部63上沿PIN针料带运动方向设有一个防堵孔72,当槽内有废屑时,在压耳时,PIN针料带能够将废屑推入防堵孔72内

工作时,当压持第三压耳部55运动时,首先通过第四压缩弹簧57压持第二压耳部54将PIN针料带固定,继续压紧第四压缩弹簧57使第四压耳部56运动,并通过压持部63的压耳槽71将PIN针料带上压出耳朵。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