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4962发布日期:2018-09-18 21:0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冲床。



背景技术:

冲床是工厂机械加工生产过程当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加工设备;如图1所示的一种接头为电缆线以及石墨线缆比较常用的一种线缆接头1,线缆接头1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圆筒接头11,用于与线缆进行连接,另一部分为平板接头12,用于与其他线缆或者是电器件等进行连接,为了便于平板接头12的连接,需要在平板接头上冲两个通孔121。

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布号为CN10726390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当中公开了一种冲床,其包括机身、工作台、电控箱、操作箱,机身内设有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柄以及由内向外依次连接在曲轴上的飞轮、曲轴后座、转动连接在所述曲轴上的连杆、曲轴前座,连杆下端转动连接有中心导柱,中心导柱底部依次连接有锯牙、油缸和滑块,油缸为环形柱体,其内环设有活塞,油缸上设有与锁模泵一端相通的油管,锁模泵另一端与气泵相连,滑块一端连有中空滑管,中空滑管套设在位于机身内部的滑块导柱上,工作台位于滑块正下方机身上。

该冲床在进行线缆接头1的平板接头12处冲孔操作时,因为线缆接头1具有圆筒状部分,不方便将线缆接头1夹持在工作台上,从而导致冲孔操作繁琐不便,降低了冲孔效率。存在线缆接头冲孔操作繁琐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床,其便于对线缆接头进行夹持,使得线缆接头的冲孔操作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床,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滑块、设置在滑块下方的两个冲头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带动滑块进行运动的传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支撑座、设置在支撑座上夹持块、设置在支撑座上方两侧且穿过夹持块的定位柱以及套设在定位柱上的弹簧,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夹持块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座顶部,支撑座上开设有位于夹持块下方的呈半圆状设置的与圆筒接头相配合的卡槽,卡槽一端开设有与平板接头相配合的厚度为平板接头一半的定位槽,支撑座上开设有与平板接头冲孔位置相对应的贯穿支撑座的圆孔,工作台上也开设有与平板接头冲孔位置相对应的贯穿工作台的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夹持块顺着定位柱向上运动,将线缆接头放置在卡槽和定位槽当中,然后松开夹持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夹持块将线缆接头夹紧在支撑座上,操作冲头向下运动对线缆接头进行冲孔,冲孔的废料透过圆孔落下,便于对线缆接头进行夹持,从而便于对线缆接头进行冲孔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块靠近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半圆槽,并且半圆槽的半径与卡槽的半径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块底部设置有半圆槽能够更好的与线缆接头进行配合,从而将线缆接头更好的夹持在支撑座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能够在工作台上进行滑动,并且支撑座上设置有两个夹持块,两夹持块的对应位置都设置有卡槽、定位槽、定位柱和弹簧,工作台上设置有对支撑座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座上设置有两个夹持块能够在完成一个线缆接头冲孔的同时进行另一个线缆接头的夹持,进一步提高了冲孔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上方沿支撑座滑动方向开设有凹槽,支撑座底部设置有与凹槽相互配合的凸块,凸块能够在凹槽中进行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定位杆、固定连接在两定位杆底部的直径小于定位杆的竖杆、设置在竖杆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竖杆底部的横杆、固定连接在横杆中间位置下方的连接杆以及设置在连接杆下方的踏板,踏板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在连接杆底部,踏板靠近工作台底部的一端设置有两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支撑杆,踏板与支撑杆转动连接在一起,工作台两端设置有两没有贯穿工作台的让位孔,两定位杆位于定位孔当中并且定位杆的顶端能够伸出到工作台上方,竖杆底部穿过工作台,竖杆外套设有推动定位杆向上运动的弹力件,支撑座两侧设置有与定位杆相配合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同侧的定位柱插入到同侧的定位孔当中时能够使同侧的线缆接头处于冲孔的位置,踩踏踏板能够拉动定位柱与定位孔相互脱离,推动支撑座进行运动,将另一个夹持块夹持的线缆接头推动至冲孔的位置,便于对支撑座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力件为套设在竖杆外的弹簧,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定位杆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定位杆底部的工作台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柱顶端设置有防止夹持开从定位柱上脱落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板能够防止在拉动夹持块的时候将夹持块从定位柱上拉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下方设置有用于盛接冲孔后落下的废料的废料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废料箱便于对冲孔落下的废料进行收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座、开设在支撑座上的卡槽和限位槽、设置在卡槽上方的夹持块、设置在支撑座上方两侧贯穿夹持块的定位柱以及套设在定位柱上的弹簧,便于对线缆接头进行夹持,从而便于对线缆接头进行冲孔。

通过在定位柱上设置限位板能够防止在拉动夹持块的过程当中将夹持块从定位柱上拉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线缆接头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完整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工作台和夹持机构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图6的D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4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体现废料箱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E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线缆接头;11、圆筒接头;12、平板接头;121、通孔;2、机架;3、工作台;31、凹槽;32、让位孔;4、滑块;41、冲头;5、夹持机构;51、支撑座;511、凸块;512、圆孔;513、定位孔;514、定位槽;515、卡槽;52、夹持块;521、定位柱;5211、限位板;522、半圆槽;523、限位孔;6、定位机构;61、定位杆;611、竖杆;62、弹簧;63、横杆;64、支撑杆;65、踏板;66、连接杆;7、废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冲床,用于对线缆接头1进行冲孔,参见附图2包括机架2、在工作台3上水平设置的工作台3、设置在工作台3上方的滑块4、设置在滑块4靠近工作台3一端的冲头41以及能够在工作台3上进行滑动的夹持机构5,机架2内设置有带动滑块4进行上下运动的电机和传动机构。夹持机构5能够在工作台3上进行滑动,工作台3上设置有对夹持机构5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6;滑块4低端设置有两个冲头41,两冲头41与平板接头12上的两个通孔121的位置相对应。

进行工作时,将线缆接头1夹持在夹持机构5当中,然后通过定位机构6对夹持机构5进行定位,使得冲头41与线缆接头1的位置相对应,冲头41向下运动在线缆接头1的平板接头12上冲两个通孔121。

参见附图2和附图3,夹持机构5包括滑动连接在工作台3上的支撑座51以及设置在支撑座51上两个用于对线缆接头1进行夹持的夹持块52。工作台3顶部沿支撑座51滑移方向开设的凹槽31,支撑座51底部设置有与凹槽31相互配合的凸块511,凸块511能够在凹槽31当中进行滑动,从而带动支撑座51在工作台3上进行滑动。

参见附图4和附图5,支撑座51上两夹持块52夹持的线缆接头1的方向相反,夹持块52夹持住线缆接头1的时候,与平板接头12上两通孔121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两通孔121相对应的圆孔512,支撑座51靠近与两夹持块52夹持住的平板接头12对应的位置都开设有两个圆孔512,工作台3上开设有两位于冲头41下方与平板接头12上两通孔121相对应的圆孔512。支撑座51在工作台3上进行滑动的过程当中,靠近两夹持块52的圆孔512都能够与工作台3上的两个圆孔512同轴。

参见附图6和附图7,支撑座51上开设有两个定位槽514以及两个卡槽515,一个定位槽514和一个卡槽515为一组,卡槽515呈半圆状设置且与圆筒接头11的半径相等,定位槽514与平板接头12相互配合并且厚度为平板接头12厚度的一半,每一组定位槽514和卡槽515相互配合能够对线缆接头1进行限位。两组定位槽514和卡槽515中所放置的线缆接头1的方向相反。

两夹持快分别位于卡槽515的上方,并且夹持块52靠近卡槽515的一侧设置有半圆槽522,半圆槽522的半径与卡槽515的半径相等且与卡槽515同轴,卡槽515两侧设置有两固定连接在支撑座51上的定位柱521,夹持块52上开设有两贯穿夹持块52的限位孔523,限位孔523与定位柱521相互配合,夹持块52能够在定位柱521上进行上下滑动,定位柱521外套设有弹簧62,弹簧62一端与夹持块52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支撑座51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夹持块52与支撑座51相互接触时弹簧62也处于拉伸状态。定位柱521顶部穿过限位孔523并且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止夹持块52从定位柱521上脱落的限位板5211。

在进行线缆接头1夹持的时候,用手拉动夹持块52在定位柱521上向上滑动,然后将线缆接头1放置在卡槽515和定位槽514当中,松开夹持块52,在弹簧62的弹力作用下夹持块52将线缆接头1夹持在支撑座51上。

参见附图4和附图8,定位机构6包括定位杆61、竖杆611和弹簧62,工作台3两侧开设有没有贯穿工作台3的两让位孔32,定位杆61位于让位孔32中设,竖杆611固定连接在定位杆61底部且直径小于定位杆61直径的,竖杆611底部贯穿工作台3,弹簧62套设在竖杆611外,弹簧62一端固定连接在定位杆61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定位杆61底部的工作台3上,在弹簧62的弹力作用下定位杆61能够伸出工作台3。

支撑座51底部开设有两定位孔513,两定位孔513位于支撑座51滑移方向的两侧。支撑座51在工作台3上进行滑动,同侧的定位杆61插入到同侧的定位孔513中时,靠近该侧定位柱521的夹持块52所夹持住的平板接头12所要冲孔的位置与工作台3上的圆孔512相对应。

参见附图9和附图10,两竖杆611穿过工作台3的底部设置有一根横杆63,横杆63两端分别于两根竖杆61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中间位置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6,连接杆66相对于横杆63的另一端设置有踏板65,踏板65的中间位置与连接杆66转动连接在一起,踏板65靠近工作台3后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端固定连接在机架2上的支撑杆64。工作台3下方设置有用于盛放冲孔所冲下的废料的废料箱7,废料箱7位于踏板65的下方。

该冲床在进行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用手拉动夹持块52在定位柱521上向上滑动,将线缆接头1放置在卡槽515和定位槽514当中,松开夹持块52在弹簧62的作用下将线缆接头1夹持在支撑座51上,在两夹持块52下方都夹持上线缆接头1,然后推动支撑座51在工作台3上进行运动,当一侧的定位杆61插入到该侧的定位孔513当中时,操作冲头41向下运动,在靠近该侧的线缆接头1上进行冲孔,冲孔结束后踩踏踏板65使的定位杆61与定位孔513相互脱离,反向推动支撑座51在工作台3上进行滑动,使得另一侧的定位杆61插入到该侧的定位孔513当中,操作冲头41对线缆接头1进行冲孔,在此同时将拉动另一侧的夹持块52将已经冲孔结束的线缆接头1取下,放置上没有冲孔的线缆接头1,直至所有线缆接头1冲孔完毕为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