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机及其发光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3147发布日期:2018-09-07 23:08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压及其发光组件。



背景技术:

冲压机是一种通过电动机驱动飞轮,并通过离合器,传动齿轮带动曲柄连杆机构使滑块上下运动,带动模具对待加工材料进行冲压加工的机器。

由于电动机及飞轮的体积较大,故安装在机架上时,会遮挡住光线使得工作台处的视野较暗,导致影响操作人员操作,故一般会在机架上安装有发光元件,但一般的发光元件灯罩为固定设置,使得发光强度只有一种,当加工反光能力较强的待加工件时,因为待加工件的反光作用,仍然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观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机中的发光组件,具有发光强度有多种,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待加工件的反光强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冲压机中的发光组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发光件;套设在所述发光件外部、用于将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线朝工作台一侧聚拢的聚光件,所述聚光件朝向工作台一侧设置有开口;活动式覆设在所述聚光件的开口处的、设置有若干透光段的透光件,所述若干透光段的透光程度不同;以及,与所述透光件相装配的、用于驱动所述透光件的不同透光段在所述聚光件的开口处切换的驱动组件。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聚光件将发光件发出的光线进行聚集,聚光件近工作台一侧设置有开口,使得发光件发出的光线只能从开口一侧透出,通过在开口侧设置透光件,且在透光件上设置透光程度不同的若干透光段,使得当不同透光段覆设在开口处时,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强弱不同,而不同透光段在开口处的切换则由驱动组件实现,从而使得发光组件的发光强度有多种,使得发光组件可以适应不同反光强度的待加工件进行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件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主动轮及若干从动轮,所述透光件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及从动轮上;以及,与所述主动轮相装配的、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的第一动力源。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透光件为柔性材料制成,且透光件套设在主动轮以及从动轮上,当第一动力源驱动主动轮转动时,从动轮随主动轮一起转动,从而带动透光件绕主动轮及从动轮转动,从而使得透光件上的不同透光段可以在聚光件的开口处实现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源为电机或旋转气缸。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动力源设置有多种实现方式,使得发光组件更具有多样性。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组件由纳米聚氯乙烯材料制成,不同透光段的粗糙程度不同。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透光件整体由纳米聚氯乙烯材料制成,仅通过改变不同透光段的粗糙程度从而改变透光段的透光效果,结构简单,方便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件为刚性材料制成的长条形透光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二动力源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安装在所述透光件上的、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以及,一端与所述透光件相装配,另一端与机架滑动式装配的导杆。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导杆的设置使得透光件实现与机架的滑动式装配,通过第二动力源驱动齿轮转动,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发生移动,从而带动透光件在机架上滑动,从而实现透光件的不同透光段在聚光件开口处的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件为刚性材料制成的长条形透光件,所述驱动组件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行程气缸。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透光件设置为长条形,驱动组件设置为行程气缸,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透光件在聚光件开口侧滑动从而实现透光件的不同透光段的切换,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机,具有发光强度有多种,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待加工件的反光强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冲压机,包括如上述所有方案中任一种方案所述的发光组件。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发光组件应用到冲压机中,使得冲压机可以适应不同反光强度的待加工件的操作需求,更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冲压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距离传感器;以及,与所述距离传感器以及所述发光件电连接的、用于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的信号控制所述发光件启闭的控制器。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机架上设置距离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控制器与距离传感器及发光件均为电连接,当距离传感器检测的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信号处理的结果可以控制发光件的启闭,从而实现当长时间没有工作人员进行冲压操作时,控制器可以关闭发光件,从而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发光件上罩设聚光件,并在聚光件的近工作台一侧设置开口,将透光件设置在开口一侧,且透光件上设置有若干透光程度不同的透光段,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不同的透光段在开口处切换即可使得发光组件发出光线的强弱不同,从而使得发光组件的发光强度有多种,使得发光组件可以适应不同反光强度的待加工件进行加工;

2.通过在机架上设置距离传感器,并设置与距离传感器及发光件均电连接的控制器,使得当机架处长时间内没有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控制器可以控制发光件关闭,从而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冲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机架以及发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机架以及发光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机架以及发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机架以及发光组件的爆炸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2、工作台;3、发光组件;31、发光件;32、聚光件;33、透光件;34、驱动组件;341、主动轮;342、从动轮;343、第一动力源;344、第二动力源;345、齿轮;346、齿条;347、导杆;4、冲压组件;5、距离传感器;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冲压机,包括机架1、工作台2、冲压组件4以及发光组件3,其中工作台2以及冲压组件4均安装在机架1上、且机架1、工作台2以及冲压组件4均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发光组件3安装在机架1上,且发光组件3位于工作台2与冲压组件4之间,发光组件3用于增大工作台2处的视野亮度。

结合图2与图3,发光组件3包括:发光件31、聚光件32、透光件33以及驱动组件34。发光件31安装在机架1上,发光件31可以是白炽灯或节能灯,聚光件32安装在机架1上,且聚光件32套设在发光件31外部,且聚光件32朝向工作台2(见图1)一侧开设有开口,聚光件32用于将发光件31发出的光线朝工作台2一侧进行聚拢,透光件33覆设在聚光件32的开口处,透光件33用于将聚光件32的开口进行活动式遮蔽且能使光线透过,透光件33分为若干透光段,每段透光段的透光程度均不相同,本实施例中,透光段的透光程度由透光件33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减弱,驱动组件34与透光件33相装配,驱动组件34通过驱动透光件33的不同透光段在聚光件32的开口处进行切换,从而实现使得发光组件3具有不同的发光强度。

本实施例中,透光件33为由纳米聚氯乙烯支撑的柔性透光件33,且不同透光段的粗糙程度不同从而实现透光程度不同,驱动组件34包括:主动轮341、若干从动轮342以及第一动力源343;主动轮341及从动轮342均安装在机架1上,且主动轮341与从动轮342的轴线方向朝向工作台2一侧,透光件33套设在主动轮341及从动轮342上,第一动力源343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动力源343与主动轮341相装配,第一动力源343通过驱动主动轮341转动驱动透光件33及从动轮342转动,从而实现透光件33的不同透光段在聚光件32的开口处的切换,本实施例中,从动轮342设置有两个,且与主动轮341的连线形成三角形,其中两从动轮342之间的连线与聚光件32的开口处贴合,主动轮341位于聚光件32的远离工作台2的一侧,从而使得驱动组件34不会影响到经透光件33透出的光线发散至工作台2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源343为电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源343也可以是旋转气缸。

如图1所示,为防止工作人员工作结束后忘记关闭发光件31(见图3)而导致能源浪费的情况发生,在机架1上还设置有距离传感器5以及控制器6,其中距离传感器5用于感应工作人员与机架1之间的距离,控制器6与距离传感器5电连接,同时控制器6也与发光件31电连接,控制器6用于处理距离传感器5传输的信号并控制发光件31的启闭,当距离传感器5在一定时间内检测到的信号均为工作人员与机架1相隔较远,则控制器6相应的控制发光件31关闭,从而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大致如下述:

通过设置聚光件32将发光件31发出的光线进行聚集,聚光件32近工作台2一侧设置有开口,使得发光件31发出的光线只能从开口一侧透出,通过在开口侧设置透光件33,且在透光件33上设置透光程度不同的若干透光段,使得当不同透光段覆设在开口处时,发光组件3发出的光线强弱不同,而不同透光段在开口处的切换则由驱动组件34实现,从而使得发光组件3的发光强度有多种,使得发光组件3可以适应不同反光强度的待加工件进行加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区别主要在于:结合图4与图5,本实施例中,透光件33为刚性材料制成的长条形透光件33,驱动组件34包括:第二动力源344、齿轮345以及齿条346,第二动力源344安装在机架1上,齿轮345安装在第二动力源344的输出端,齿条346安装在透光件33上,透光件33还通过一导杆347与机架1滑动式装配,齿条346与齿轮345啮合,第二动力源344通过驱动齿轮345转动带动齿条346移动,从而带动透光件33在聚光件32的开口处滑动,从而实现透光件33的不同透光段在聚光件32的开口处进行切换,第二动力源344为电机。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透光件为刚性材料制成的长条形透光件,驱动组件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行程气缸。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