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压式平板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7905发布日期:2018-07-31 23:02阅读:8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辊压式平板压机。



背景技术:

橡塑材料是橡胶和塑料的统称,它们都是石油的附属产品。在工业生产中,对橡塑材料进行应用时,一般通过压机将其压制成片状的基材加以利用,如传送带、地板等。但是,现有的压机主要有平板式压机和滚筒式压机,都各有其缺点。平板式压机通过将物料放入两层压板间进行压合,一次产出的片材数量有限,同时对生产出的成品基材的尺寸有限制,导致生产效率偏低;而滚筒式压机,其通过压辊对物料进行压合,存在压合的紧密度不高,生产出的成品基材容易开裂,同时其压辊表面存在线状纹路,导致基材表面不平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辊压式平板压机,该压机生产出的成品基材表面平整、压合紧密,结构简单且生产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辊压式平板压机,用于对橡塑材料进行压合,包括机架,所述压机还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于所述机架上的两压合单元,两所述压合单元之间设有用于供所述橡塑材料通过的送料通道,所述压合单元包括沿所述机架的一端向着另一端的方向设于所述机架上的传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用于压合所述传送机构输送的所述橡塑材料的压合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分别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设于所述机架两端的两传动轮、与两所述传动轮传动连接的传送带,所述传动轮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垂直于送料方向。

优选地,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多个沿着送料方向分布且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压辊,所述压辊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垂直于送料方向。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压辊沿送料方向间隔均匀的设于所述传送带内,且其辊面抵触于所述传送带靠近所述橡塑材料一侧的内表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压辊为空心设置,其内部形成封闭的第一腔体。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压辊上设有用于向所述第一腔体内通入通出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旋转接头。

优选地,所述压机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于所述机架两端的两导向杆、沿所述导向杆的长度延伸方向升降的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压合件,所述压合件设于所述传送带内,且所述压合件的一侧面能够贴合或远离所述传送带靠近所述橡塑材料一侧的内表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压合件为空心设置,其内部形成封闭的第二腔体,所述压合件上开设有用于向所述第二腔体内通入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进液口、用于向所述第二腔体内通出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出液口。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压合件有多个,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多个沿着送料方向分布且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压辊,每两个所述压辊之间均设有所述压合件。

优选地,所述压机还包括设于所述送料通道两侧的两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当所述传送带在送料过程中发生偏移时抵住所述传送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为链轮,所述链轮能够与所述传送机构同步运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一种辊压式平板压机,通过在橡塑材料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传送带,同时在传送带内设置多个压辊和压合件,压辊和压合件以传送带作为中间层,增加压辊以及压合件与橡塑材料的接触面积,使得生产出的成品基材表面平整,厚度一致,贴合效果好,紧密度高;多个压辊的设置使得生产时可以连续滚压,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的压机,通过压辊、压合件和传送带的组合,形成了一个上下同步的平板式的输送与压合一体的设备,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其中:1、机架;2、送料通道;3、传动轮;4、传送带;5、压辊;6、旋转接头;7、导向杆;8、压合件;9、进液口;10、出液口;11、限位组件;12、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2所示,一种辊压式平板压机,用于对橡塑材料进行压合,包括机架1,该压机还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于机架1上的两压合单元,两压合单元之间设有用于供橡塑材料通过的送料通道2,压合单元包括沿机架1的一端向着另一端的方向设于机架1上的传送机构、设于机架1上的用于压合传送机构输送的橡塑材料的压合机构,传送机构包括分别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设于机架1两端的两传动轮3、与两传动轮3传动连接的传送带4,传动轮3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垂直于送料方向。压合机构包括多个沿着送料方向分布且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设于机架1上的压辊5,压辊5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垂直于送料方向。压辊5沿送料方向间隔均匀的设于传送带4内,且其辊面抵触于传送带4靠近橡塑材料一侧的内表面。在这里,两压合单元中的两传送机构同步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的橡塑材料包括橡塑粉末、橡塑颗粒或橡塑平板基材。通过在橡塑材料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传送带4,同时在传送带4内设置多个压辊5,压辊5以传送带4作为中间层,增加压辊5与橡塑材料的接触面积,使得生产出的成品基材表面平整光滑;多个压辊5的设置使得生产时可以连续滚压,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这里,传动轮3和压辊5的转动均通过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其中,一个传动轮3为主动轮,另一个传动轮3为从动轮,并带动传送带4运动。

压辊5为空心设置,其内部形成封闭的第一腔体。压辊5上设有用于向第一腔体内通入通出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旋转接头6。在这里,加热介质可以为高温蒸汽或导热油,冷却介质可以为冷却水,通过向第一腔体内通入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送料通道2中的橡塑材料能够通过传送带4的带面以及压辊5的辊面与第一腔体内的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进行换热,使得橡塑材料能够更好的成型。

在这里,还可以在机架1的两端设置风机,通过风机来对送料通道2内的橡塑材料进行冷却降温。

在本实施例中,将该压机沿着送料方向分为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分别位于机架1的送料方向的两端,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分别包括若干个压辊5和压合件8,在加热单元中的压辊5和压合件8内通入通出高温蒸汽或导热油,以对橡塑材料进行加热,在冷却单元中的压辊5和压合件8内通入冷却水,以对加热过后的橡塑材料进行冷却。在这里,机架1上还设置有温度检测仪和控制组件,当温度检测仪检测到压辊5和压合件8的表面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即停止向压辊5和压合件8中通入高温蒸汽或导热油;若温度超出设定温度,则停止通入高温蒸汽或导热油的同时,向压辊5和压合件8内通入冷却水加以冷却。

该压机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于机架1两端的两导向杆7、沿导向杆7的长度延伸方向升降的设于机架1上的压合件8,压合件8设于传送带4内,且压合件8的一侧面能够贴合或远离传送带4靠近橡塑材料一侧的内表面。当需要压合时,橡塑材料上下两侧的压合件8互相靠拢,并压合在传送带4上;不需压合时,橡塑材料上下两侧的压合件8互相远离。在这里,压合件8为铁块,其横截面为梯形,该压合件8的面积较大的一面贴合于传送带4靠近橡塑材料一侧的内表面,通过压合件8在导向杆7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的升降运动,来对送料通道2内的橡塑材料进行压平。

这里,压合件8有多个,每两个压辊5之间均设有压合件8。多个压合件8均连接于一连杆12上,多个压合件8通过该连杆12完成同步升降。机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压合件8运动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该驱动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带螺纹的调节杆、开设于连杆12上的与螺杆相螺纹配合的螺纹孔,调节杆沿自身轴向穿设通过螺纹孔,通过旋转调节杆来实现连杆12的升降,进而带动多个压合件8的升降。同时,也可通过电机驱动连杆12的升降。

压合件8为空心设置,其内部形成封闭的第二腔体,压合件8上开设有用于向第二腔体内通入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进液口9、用于向第二腔体内通出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出液口10。在这里,加热介质可以为高温蒸汽或导热油,冷却介质可以为冷却水,通过向第二腔体内通入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送料通道2中的橡塑材料能够通过传送带4的带面以及压合件8的表面与第二腔体内的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进行换热,使得橡塑材料能够更好的成型,压合更为平整。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在传送带4与橡塑材料之间放置花纹板,该花纹板朝向橡塑材料的一面上刻有花纹,通过压合件8对传送带4的挤压,进而将花纹板紧紧的贴合于橡塑材料表面,使得生产出的成品基材表面花纹清晰、完整。

该压机还包括设于送料通道2两侧的两限位组件11,该限位组件11,用于当传送带4在送料过程中发生偏移时抵住传送带4。在这里,限位组件11为链轮,链轮能够与传送带同步运动。通过将限位组件11设置为与传送带4同步运动,减少了传送带4偏移时与限位组件11之间的摩擦,提高了限位组件11的寿命,节约了成本。同时限位组件11选用链轮,能够更好的控制其速度,使其能够与传送带同步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该压机还包括设于机架上的用于控制传动轮3、压辊5和限位组件11的运动速度的控制组件(图中未示出)。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