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轴联轴器同轴度调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0095发布日期:2018-11-17 01:52阅读:18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轴联轴器同轴度调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长轴联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轴联轴器同轴度调校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中,尤其是涉及大型转动机械设备的安装,对电机及减速机传动轴的同轴度要求非常严格。按照国标规范《gb50231-2009》的一般要求,两轴心径向位移安装精度须控制在0.05mm以内,两轴线倾斜控制在0.05/1000以内。而且从理论上讲,联轴器的同轴度调整精度越高,设备转动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越低,进而可有效延长轴承、轴瓦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运转时的安全性。

一般而言,通常因减速机体积大、重量重,联轴器安装调整时的常规做法为以减速机的输入轴为基准,在电机侧架设百分表(精度0.01mm),通过百分表的读数来确定调整方向,从而来调整电机位置,最终达到调整联轴器同轴度的目的。但是,以上调整方法只适用于两侧半联轴器直接相连的情况,有时在冶金系统转动机械设备安装时会有两侧半联轴器并非直接相连,在其之间通常会有一段连接轴,通常该配套连接轴采用万向轴,但是万向联轴器因其本身缺陷,不适合传递高转数、高转矩,而且传递的转矩会大大减小,所以在经过生产实践后有部分生产企业选择了将万向轴改为刚性直轴。刚性直轴的选用大大的提高了联轴器同轴度的要求,使用前先将两半联轴器分别与电机输出轴和减速机输入轴连接,然后校正两侧半联轴器之间的同轴度,但是采用常规方法,首先因两侧半联轴器间距较大,无法直接利用百分表测量调整,其次如果将中间连接轴预先安装在电机输出轴半联轴器上,再架设百分表测量调整,会因中间连接轴自重较大,电机侧盘车困难,不便于调整电机位置,且因其自重下垂的原因,难以架设百分表,最终导致调整效果大打折扣。对于这种情况,通常应采用激光对中仪来调整联轴器同轴度,激光对中仪因其调整精度高、适用范围广而被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青睐,但因其价格昂贵,操作过程复杂、繁琐而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长轴联轴器同轴度调校方法,简单,方便,快捷的调节长轴联轴器的同轴度,就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得到一种长轴联轴器同轴度调校方法,可简单,方便,快捷的调节长轴联轴器的同轴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长轴联轴器同轴度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半联轴器之间安装连接轴之前,在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之间设置调校装置,调校装置与第一半联轴器连接,并在朝向第二联轴器的一端形成一替代平面,替代平面与第一半联轴器朝向第二半联轴器的测量基准端面平行,以替代平面为基准设置有百分表,转动第一半联轴器,第一联轴器转动带动替代平面同轴转动,将百分表垂直第二半联轴上的待检测端面且触头与待检测端面抵接测量,测量第一半联轴器与第二半联轴器对应端面间的轴向偏差,将百分表沿与第二半联轴上的待检测端面连接的环形外周面的径向设置且触头与该环形外周面抵接测量,测量第一半联轴器与第二半联轴器的径向偏差;通过轴向偏差和径向偏差判断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的同轴度是否达标,若否,沿轴向或径向调整第一半联轴器和/或第二半连轴器的位置,然后重复测量调校直至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同轴度达标。

这样,通过替代平面设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两半联轴器间隔太远,无法直接通过百分表测量的问题。替代平面直接靠近第二半联轴器设置,取代第一半联轴器作为测量基准,在第一半联轴器上设置百分表,转动第一板半联轴器带动百分表转动,可方便快捷的测量出两半联轴器之间的同轴度,根据测量结果移动第一半联轴器或第二半联轴器,直至两半联轴器的同轴度达标。该方法方便,快捷,高效测量两半联轴器之间的同轴度,为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作为优选,包括顺序的执行的以下步骤:

s1获取调校装置,调校装置包括:底座,正对底座间隔设置的顶座,底座1和顶座2均为圆盘,底座和顶座的中心线共线,且以该中心线为轴线分别在底座和顶座上开设有安装螺纹孔,底座上还设有沿该中心线方向延伸的用于与待连接的第一半联轴器的端面连接的安装通孔;还包括长度组合杆件,长度组合杆件设置在底座与顶座之间,其轴线与所述中心线重合,长度组合杆件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并通过该外螺纹连接到底座和顶座的安装螺纹孔上;还包括丝杠,丝杠轴线与所述中心线平行,底座上设置有与丝杠配合的调节螺纹孔,顶座上设置供丝杠穿过的通孔,丝杠穿过通孔的外端上连接有丝杠螺母;丝杠至少设置有一组,一组丝杠包括两个轴线与所述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且各自轴线位于所述中心线两侧的两丝杠;还包括百分表支架,百分表支架设置在顶座远离底座的一侧面上,顶座远离底座的一侧面构成所述替代平面,百分表支架上安装有第一百分表与第二百分表,百分表支架上具有调节结构,该调节结构能够使得第一百分表垂直与第一半联轴器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半联轴的待检测端面且第一百分表的触头与待检测的端面接触测量,第二百分表沿与待检测端面连接的环形外周面的径向设置且第二百分表的触头与该环形外周面接触测量;

s2调整调校装置上的丝杠螺母,测量顶座远离底座的一侧面和底座远离顶座一侧面对应点间间距,确保调校装置的两外端面平行;

s3螺栓穿过安装通孔将底座与第一半联轴器同轴连接,底座远离顶座的一侧面与第一半联轴器上的测量基准面平行,并使得第一百分表垂直第二半联轴的待检测端面且第一百分表的触头与待检测的端面接触测量,第二百分表沿与待检测端面连接的环形外周面径向设置且第二百分表的触头与该环形外周面接触测量;

s4转动第一半联轴器,带动整个调校装置转动,读取第一百分表读数,获取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之间的轴向偏差,读取第二百分表读数,获取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之间的径向偏差,通过轴向偏差和径向偏差判断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的同轴度是否达标;

s5若否,调整第一半联轴器和/或第二半联轴器位置,转动第一半联轴器,重复测量,直至第一半联轴器与第二半联轴器同轴度达标为止。

这样,顶座远离底座的一侧面构成所述替代平面,上述方案提供了调校结构的具体结构,即调校方法步骤。该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根据长轴联轴器长度更换不同的长度组合杆件与之匹配,丝杠设置可以方便确保替代平面与第一半联轴器上的基准测量面平行。基于该结构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两半联轴器之间同轴度的调校。

作为优选,还包括锁紧螺母,锁紧螺母一侧面与丝杠螺母远离顶座的一侧面贴合限位。

这样,锁紧螺母的设置确保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底座和顶座不会松动,电机转动使得该装置振动,影响测量结果。

作为优选,顶座为铁质材料制成,百分表支架由万向磁力表座得到。

这样,铁质材料由一定的强度,且便宜,容易加工。万向磁性顶座为常用产品便于获取,便于与顶座拆装和固定调节百分表。

作为优选,长度组合杆件至少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和第二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杆与第二杆通过双内丝接头连接,第一杆的长度大于第二杆的长度。

这样,实际中针对每一长度长轴联轴器设置对应长度的连接杆,并不现实和经济。故采用组合式连接杆的设计方式,其中长度组合杆件至少包括两个不同长度杆件,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的数量,组合出不同的长度,适用不同长度的长轴联轴器的调校。实际中考虑到长度组合杆件的直线度问题,通常选用组合的杆件的数量不超过三个。

作为优选,第一杆与双内丝接头的连接处设置有生胶带,第二杆与双内丝接头的连接处设置有生胶带。

这样,因为第一杆与第二杆之间使用内丝接头连接,直接连接紧固性较差。使用时先在

第一杆的端部缠绕生胶带,然后在与双内丝接头连接固定,提高连接稳定性。同时需保证第一杆和第二杆位于在同一条直线上,避免因支撑杆不直造成误差。

作为优选,安装通孔为条形孔。

这样,条形孔的设置扩大了底座的使用范围,通过螺钉可以与不同端面尺寸的半联轴器上开设的螺纹孔连接。

作为优选,安装通孔的数量为四,四个安装通孔沿底座外轮廓的圆心间隔均匀分布,任一条形孔的轴线的垂直底座的轴线。

这样,四个安装通孔能更好固定底座,避免的底座晃动。

作为优选,丝杠设置有两组,四个丝杠的轴线均匀间隔分布在以所述中心线为轴线的一个圆柱的圆柱面上且四个丝杠均分该圆柱面。

这样,可以通过过个丝杠的设置更好的调节顶座与底座之间的平行度。并且,连接后通过测量各丝杠与长度组合杆件的间的间距可以检测长度组合杆件是否偏心。避免引起测量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长轴联轴器同轴度调校方法中涉及到的调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底座、101为安装通孔、2为顶座、3为丝杠、4为丝杠螺母、5为第一杆、6为第二杆、7为双内丝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长轴联轴器同轴度调校方法,在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半联轴器之间安装连接轴之前,在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之间设置调校装置,调校装置与第一半联轴器连接,并在朝向第二联轴器的一端形成一替代平面,替代平面与第一半联轴器朝向第二半联轴器的测量基准端面平行,以替代平面为基准设置有百分表,转动第一半联轴器,第一联轴器转动带动替代平面同轴转动,将百分表垂直第二半联轴上的待检测端面且触头与待检测端面抵接测量,测量第一半联轴器与第二半联轴器对应端面间的轴向偏差,将百分表沿与第二半联轴上的待检测端面连接的环形外周面的径向设置且触头与该环形外周面抵接测量,测量第一半联轴器与第二半联轴器的径向偏差;通过轴向偏差和径向偏差判断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的同轴度是否达标,若否,沿轴向或径向调整第一半联轴器和/或第二半连轴器的位置,然后重复测量调校直至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同轴度达标。

这样,通过替代平面设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两半联轴器间隔太远,无法直接通过百分表测量的问题。替代平面直接靠近第二半联轴器设置,取代第一半联轴器作为测量基准,在第一半联轴器上设置百分表,转动第一板半联轴器带动百分表转动,可方便快捷的测量出两半联轴器之间的同轴度,根据测量结果移动第一半联轴器或第二半联轴器,直至两半联轴器的同轴度达标。该方法方便,快捷,高效测量两半联轴器之间的同轴度,为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顺序的执行的以下步骤:

s1获取调校装置,调校装置包括:底座1,正对底座1间隔设置的顶座2,底座1和顶座2均为圆盘,底座1和顶座2的中心线共线,且以该中心线为轴线分别在底座1和顶座2上开设有安装螺纹孔,底座上还设有沿该中心线方向延伸的用于与待连接的第一半联轴器的端面连接的安装通孔101;还包括长度组合杆件,长度组合杆件设置在底座1与顶座2之间,其轴线与所述中心线重合,长度组合杆件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并通过该外螺纹连接到底座1和顶座2的安装螺纹孔上;还包括丝杠3,丝杠3轴线与所述中心线平行,底座1上设置有与丝杠3配合的调节螺纹孔,顶座2上设置供丝杠3穿过的通孔,丝杠穿过通孔的外端上连接有丝杠螺母4;丝杠3至少设置有一组,一组丝杠包括两个轴线与所述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且各自轴线位于所述中心线两侧的两丝杠;还包括百分表支架,百分表支架设置在顶座远离底座的一侧面上,顶座远离底座的一侧面构成所述替代平面,百分表支架上安装有第一百分表与第二百分表,百分表支架上具有调节结构,该调节结构能够使得第一百分表垂直与第一半联轴器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半联轴的待检测端面且第一百分表的触头与待检测的端面接触测量,第二百分表沿与待检测端面连接的环形外周面径向设置且第二百分表的触头与该环形外周面接触测量;

s2调整调校装置上的丝杠螺母4,测量顶座远离底座的一侧面和底座远离顶座一侧面对应点间间距,确保调校装置的两外端面平行;

s3螺栓穿过安装通孔将底座与第一半联轴器同轴连接,底座远离顶座的一侧面与第一半联轴器上的测量基准面平行,并使得第一百分表垂直第二半联轴的待检测端面且第一百分表的触头与待检测的端面接触测量,第二百分表沿与待检测端面连接的环形外周面径向设置且第二百分表的触头与该环形外周面接触测量;

s4转动第一半联轴器,带动整个调校装置转动,读取第一百分表读数,获取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之间的轴向偏差,读取第二百分表读数,获取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之间的径向偏差,通过轴向偏差和径向偏差判断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的同轴度是否达标;

s5若否,调整第一半联轴器和/或第二半联轴器位置,转动第一半联轴器,重复测量,直至第一半联轴器与第二半联轴器同轴度达标为止。

这样,顶座远离底座的一侧面构成所述替代平面,上述方案提供了调校结构的具体结构,即调校方法步骤。该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根据长轴联轴器长度更换不同的长度组合杆件与之匹配,丝杠设置可以方便确保替代平面与第一半联轴器上的基准测量面平行。基于该结构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两半联轴器之间同轴度的调校。具体先通过长度组合杆件将底座和顶座连接在一起,其中长度组合杆件按实际使用长度选取,然后通过将丝杠连接到底座上,通过丝杠与底座的连接,使用角尺调整底座与丝杠的垂直度,丝杠穿过顶座上的通孔,并在其外端旋上丝杠螺母,该通孔的直径等于或略大于丝杠的外径,然后使用角尺测量长度组合杆件和顶座之间垂直度,其中通过旋动丝杠螺母调节。调节到位后将底座与电机输出轴上连接的第一半连接轴器的外端面贴合,螺钉穿过底座上的安装通孔,将整个装置锁紧在第一半联轴器上。第二半联轴器设置在减速器的输入轴上,手动转动电机输出轴带动顶座上设置的百分表,百分表沿所述中心线转动,测量第一和第二两半联轴器之间的同轴度。这样整个装置易拆装,可以通过不同的长度组合实用不同的长联轴器,通过丝杠的设置可以确保在拆装过程中其两圆盘之间的平行,确保该装置的调校精度和可靠性。第一半联轴器与第二半联轴器配合使用,且间隔相对设置。在调校好第一,第二半联轴器后,在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件安装连接轴实现传动。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锁紧螺母,锁紧螺母一侧面与丝杠螺母4远离顶座的一侧面贴合限位。

这样,锁紧螺母的设置确保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底座和顶座不会松动,电机转动使得该装置振动,影响测量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顶座为铁质材料制成,百分表支架由万向磁力表座得到。

这样,铁质材料由一定的强度,且便宜,容易加工。万向磁力支架为常用产品便于获取,便于与顶座拆装和固定调节百分表。

在本实施例中,长度组合杆件至少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杆5和第二杆6,第一杆5和第二杆6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杆5与第二杆6通过双内丝接头7连接,第一杆5的长度大于第二杆6的长度。

这样,实际中针对每一长度长轴联轴器设置对应长度的连接杆,并不现实和经济。故采用组合式连接杆的设计方式,其中长度组合杆件至少包括两个不同长度杆件,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的数量,组合出不同的长度,适用不同长度的长轴联轴器的调校。实际中考虑到长度组合杆件的直线度问题,通常选用组合的杆件的数量不超过三个。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杆5与双内丝接头7的连接处设置有生胶带,第二杆6与双内丝接头7的连接处设置有生胶带。

这样,因为第一杆与第二杆之间使用内丝接头连接,直接连接紧固性较差。使用时先在

第一杆的端部缠绕生胶带,然后在与双内丝接头连接固定,提高连接稳定性。同时需保证第一杆和第二杆位于在同一条直线上,避免因支撑杆不直造成误差。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和顶座2的均为圆盘。

这样,圆盘为常用结构,便于加工和获取。且圆盘的设置可以确保其在使用检测时,沿轴线均匀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通孔101为条形孔。

这样,条形孔的设置扩大了底座的使用范围,通过螺钉可以与不同端面尺寸的半联轴器上开设的螺纹孔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通孔101的数量为四,四个安装通孔101沿底座外1轮廓的圆心间隔均匀分布,任一条形孔的轴线的垂直底座1的轴线。

这样,四个安装通孔能更好固定底座,避免的底座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丝杠设置有两组,四个丝杠3的轴线均匀间隔分布在以所述中心线为轴线的一个圆柱的圆柱面上且四个丝杠均分该圆柱面。

这样,可以通过过个丝杠的设置更好的调节顶座与底座之间的平行度。并且,连接后通过测量各丝杠与长度组合杆件的间的间距可以检测长度组合杆件是否偏心。避免引起测量误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