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蒙皮牵引器和车辆蒙皮的配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14404发布日期:2018-12-08 08:10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蒙皮牵引器和车辆蒙皮的配置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蒙皮的安装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蒙皮牵引器和车辆蒙皮的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一般包含车身和配置于车身上的蒙皮,蒙皮配合车身形成相应的舱室。蒙皮在配置于车身前,需要进行预张拉。现有的蒙皮预张拉存在两种方案,一种千斤顶配合简易张拉架张拉,其存在费时、费力、张拉力不足、张拉效果完全凭操作者经验、张拉效果较不可控的问题。另一种为大型蒙皮预张拉机,通过该设备先张紧蒙皮,然后再往车身上贴焊,完成配置蒙皮的作业,大型蒙皮预张拉机存在成本高,且占用空间较大。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蒙皮牵引器以解决现有的蒙皮预张方案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蒙皮牵引器,用以在蒙皮的固定端固定于车身的第一蒙皮配置部时牵拉蒙皮的张拉端,以使蒙皮伸展而能够适配车身的第二蒙皮配置部的尺寸;所述车辆蒙皮牵引器包含:夹持机构,具有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具有第一夹持面,第二夹持件具有第二夹持面,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相对设置且其间可夹入所述张拉端;夹持驱动机构,连接于第二夹持件,夹持驱动机构用以驱动第二夹持件相对第一夹持件活动以使第二夹持面靠近和远离第一夹持面,以便对应夹紧和释放所述张拉端;牵拉驱动机构,配置于夹持机构上,且具有可伸缩活动的第一驱动端;顶压部,配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端上且可随之伸缩活动,所述顶压部用以顶压第二蒙皮配置部;控制机构,与所述夹持驱动机构和所述牵拉驱动机构分别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夹持面具有凹陷部分,所述第二夹持面具有凸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和所述凸起部分的轮郭相适配。

较佳地,所述第一夹持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展的限位槽,所述第二夹持件配置于所述限位槽,且第二夹持件能够在与夹持驱动机构分离后沿第一方向脱离所述限位槽;所述夹持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上,且具有延伸至限位槽内并连接于第二夹持件的第二驱动端;所述第二驱动端能够伸缩活动,以对应带动第二夹持面靠近和远离第一夹持面;所述张拉端通过沿第三方向相对所述夹持机构活动以夹入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之间;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较佳地,所述夹持驱动机构和牵拉驱动机构为油缸或气缸,所述控制机构对应包含:连接所述夹持驱动机构的油泵或气泵、连接所述牵拉驱动机构的油泵或气泵、以及控制油泵或气泵工作状态的控制单元。

较佳地,所述夹持驱动机构为三个,沿第一方向间隔配置;所述牵拉驱动机构为两个,沿第一方向间隔配置;所述顶压部对应为两个,分别与一牵拉驱动机构连接。

较佳地,所述牵拉驱动机构配置有检测并显示第一驱动端伸缩量的数显测距仪。

较佳地,所述牵拉驱动机构上连接有花篮螺丝,用以将车辆蒙皮牵引器连接于车身上。

本申请另提供一种车辆蒙皮的配置方法,采用前述任一所述的车辆蒙皮牵引器进行,包含以下步骤:s1:将蒙皮的固定端焊接固定于车身的第一蒙皮配置部,同时悬挂所述车辆蒙皮牵引器,并使所述顶压部支撑于车身的第二蒙皮配置部;s2:将蒙皮的张拉端配置至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之间,然后使夹持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夹持件相对第一夹持件活动使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相靠近,以夹紧所述张拉端;s3:使牵拉驱动机构的第一驱动端逐渐伸长,以使所述张拉端逐渐被拉动延展;s4:使牵拉驱动机构的第一驱动端停止活动,并使夹持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夹持件相对第一夹持件活动使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相远离;s5:自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之间取出所述张拉端;s6:将所述蒙皮焊接于所述第二蒙皮配置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本申请的车辆蒙皮牵引器的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分别绘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车辆蒙皮牵引器的示意图和分解图;图3和图4分别绘示了不同视角下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车辆蒙皮牵引器牵引蒙皮的示意图;

图5绘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车辆蒙皮牵引器将蒙皮安装于客车车身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车辆蒙皮牵引器包含夹持机构3、夹持驱动机构4、顶压部5、安装座7和牵拉驱动机构8。图示中未绘示出连接夹持驱动机构4和牵拉驱动机构8的控制机构,其与两驱动机构的配合关系后文将进一步详述。

结合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3具有第一夹持件1和第二夹持件2,第一夹持件1大致呈框形长条结构,其具有配置蒙皮b的张拉端b2的间隙s1和沿第一方向x延展的限位槽s2。第一夹持件1具有面向下方的第一夹持面1a。第二夹持件2配置于限位槽s2,且第二夹持件2能够在与夹持驱动机构4分离后沿第一方向x脱离限位槽s2。第一夹持面1a和第二夹持面2a相对设置且其间可夹入蒙皮b的张拉端b2,张拉端b2能够沿第三方向z进入所述间隙s1,以便夹持于两夹持面之间。第二夹持面2a能够沿第二方向y靠近第一夹持面1a,且能够沿与第二方向y相反的方向远离第一夹持面1a,以便对应夹紧和释放张拉端b2。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两两垂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面1a具有凹陷部分,第二夹持面2a具有凸起部分,凹陷部分和凸起部分的轮郭相适配,该种设计方式,有利于两夹持面更为紧固地夹持张拉端b2。但容易理解,两夹持面的设计方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两夹持面亦可设计为能够相对嵌合的波浪面等方案。

夹持驱动机构4安装于第一夹持件1上,本实施例的夹持驱动机构4为油缸。夹持驱动机构4为三个,沿第一方向x间隔配置。各夹持驱动机构4具有延伸至限位槽s2内并连接于第二夹持件2的第二驱动端4a,第二驱动端4a受驱动时能够沿第二方向y伸缩活动,以对应带动第二夹持面2a靠近和远离第一夹持面1a。

本实施例中,牵拉驱动机构8通过安装座7配置于夹持机构3上,且具有可伸缩活动的第一驱动端8a。本实施例的牵拉驱动机构8亦为油缸,数量亦为两个,沿第一方向x间隔配置。安装座7可通过螺丝等紧固件与夹持机构3安装在一起,牵拉驱动机构8亦可通过螺丝等紧固件与安装座7进行安装。本实施例中,安装座7上具有供悬员机构连接的过孔部7a,其作用后文将进一步说明。

顶压部5对应为两个,与两牵拉驱动机构8分别对应,各顶压部分别与一牵拉驱动机构8连接。顶压部5包含圆饼状的套接部,该套接部套接于第一驱动端8a上。顶压部5通过该套接部配置于第一驱动端8a上且可随之伸缩活动,顶压部5用以顶压第二蒙皮配置部a2,以便配合夹持机构3和夹持驱动机构4进行牵引作业。

本实施例的控制机构包含:连接夹持驱动机构4的油泵、连接牵拉驱动机构8的油泵、以及控制油泵工作状态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例如为常见的带有显示界面的plc控制单元。控制机构4的油泵通过相应管路连接至油缸。控制单元控制油泵相对油缸活动的具体原理系业界习知之技术,故不再赘述。

以上即为本申请的车辆蒙皮牵引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但容易理解,本方案可以用其它变形设计,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夹持驱动机构4和牵拉驱动机构8可为气缸,控制机构可对应包含气泵和控制气泵工作状态的控制单元。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夹持驱动机构4和牵拉驱动机构8的数量可都为一个,亦即夹持驱动机构4和牵拉驱动机构8的数量可根据车辆蒙皮牵引器所要牵引的蒙皮b的张拉端b2的尺寸进行适应性选择。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为便于更为直观地判断蒙皮b的伸展尺寸,牵拉驱动机构8还可配置有检测并显示第一驱动端8a伸缩量的数显测距仪,数显测距仪是较为常见的结构,故不再赘述。在另一实施例中,各牵拉驱动机构8上还可连接有花篮螺丝,花篮螺丝作为稳定杆件,用以在车辆蒙皮牵引器悬挂时连接于车身上,进而提高牵拉驱动机构8牵拉张拉端b2时的稳定性。花篮螺丝的长度可调,因而可较好地适应不同距离的连接要求。

结合图1至图5,本申请另提供一种车辆蒙皮的配置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将蒙皮b的固定端b1焊接固定于车身a的第一蒙皮配置部a1,同时悬挂车辆蒙皮牵引器,并使顶压部5支撑于车身a的第二蒙皮配置部a2。悬挂车辆蒙皮牵引器可借助悬吊机构进行,悬吊机构的悬吊绳可穿过过孔部7a悬挂车辆蒙皮牵引器。如图5,悬吊机构配置在行走支架上且可沿行走支架行走,本实施例为客车结构,其车身对应配置在行走支架的相应位置。本实施例的第一蒙皮配置部a1和第二蒙皮配置部a2具有预设的夹角,该夹角接近90度,但容易理解,第一蒙皮配置部a1和第二蒙皮配置部a2的具体位置关系并不限于此。

步骤s2:将蒙皮b的张拉端b2配置至第一夹持面1a和第二夹持面2a之间,然后使夹持驱动机构4驱动第二夹持件2相对第一夹持件1活动使第一夹持面1a和第二夹持面2a相靠近,以夹紧张拉端b2。

步骤s3:使牵拉驱动机构8的第一驱动端8a逐渐伸长,以使张拉端b2逐渐被拉动延展。

步骤s4:使牵拉驱动机构8的第一驱动端8a停止活动,并使夹持驱动机构4驱动第二夹持件2相对第一夹持件1活动使第一夹持面1a和第二夹持面2a相远离。

步骤s5:自第一夹持面1a和第二夹持面2a之间取出张拉端b2。可同时使牵拉驱动机构8复位至初始位置。

步骤s6:将蒙皮b焊接于第二蒙皮配置部a2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