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件直角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5687发布日期:2018-09-01 03:52阅读:35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特别是一种钣金件直角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在轻工业领域中,很多零部件需要使用折弯的钣金件,例如冰箱外壳、洗衣机外壳内筒、空调外壳、油烟机外壳等的,而钣金件的折弯多是通过折弯模具实现的,但是使用冲压模对钣金件进行折弯加工时,折弯后的折边通常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折弯回弹,导致折弯角度不合适。在钣金件的折弯加工中,直角折弯(90度角)是最为常见的加工角度,而在折直角弯时,由于存在上述的折弯回弹的问题,往往导致折弯角度不到位、不标准的问题,影响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通过角度补偿的方式,准确的将钣金件弯折成直角弯的折弯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钣金件直角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架1,在下模架1的上方设置有折弯下模2,折弯下模2的侧面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有下模倾斜块3,下模倾斜块3上设置有倾斜面4,在下模架1上设置有滑道5,滑道5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撑块6,滑动支撑块6上设置有水平分布的调整缸7,调整缸7工作轴的端部转动支撑有压辊8,在滑动支撑块6上还设置有锁紧机构,

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架9,上模架9的底端面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导向柱10,两个导向柱10的底端共同与压紧上模11滑动连接,并且在导向柱10外还设置有弹簧12,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上模架9和压紧上模11接触,在压紧上模11的顶端面上还设置有限位块13,所述的压紧上模11与折弯下模2位置相对应,在上模架9上还设置有竖直折弯上模14。

所述的倾斜面4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为2-5°。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钣金件直角折弯模具,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钣金件在折弯后存在折弯回弹这一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结构的模具,它能够在需要弯折直角弯时,让钣金件多转动一定的角度,用于补偿钣金件的折弯回弹,也就是说通过对钣金件的负角度折弯,来保证精确的直角折弯;它能够获得品质较高的直角折弯件,并且它的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钣金件直角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包括下模架1,在下模架1的上方设置有折弯下模2,在折弯下模2的侧面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有下模倾斜块3,下模倾斜块3上设置有倾斜面4,这个倾斜面4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范围是2-5°,在下模架1上设置有滑道5,滑道5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撑块6,滑动支撑块6上设置有水平分布的调整缸7,调整缸7工作轴的端部转动支撑有压辊8,在滑动支撑块6上还设置有锁紧机构;

上模则包括上模架9,上模架9的底端面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导向柱10,两个导向柱10的底端共同与压紧上模11滑动连接,并且在导向柱10外还设置有弹簧12,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上模架9和压紧上模11接触,在压紧上模11的顶端面上还设置有限位块13,所述的压紧上模11与折弯下模2位置相对应,在上模架9上还设置有竖直折弯上模1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钣金件直角折弯模具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根据被加工的钣金件的材质、厚度等信息,选择具有合适倾斜角度的倾斜面4的下模倾斜块3,并通过螺栓将其连接在折弯下模2的侧面,然后将钣金件放置在折弯下模2和下模倾斜块3的上方,让钣金件的一端伸出下模倾斜块3的边缘;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上模架9以及其上的所有机构一起下行,压紧上模11的下表面与钣金件接触后,会将其压紧在折弯下模2上,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压紧上模11会相对于上模架9上行,弹簧12被压缩,而限位块13的高度则决定了压紧上模11与上模架9之间的最小间距;

钣金件被压紧的同时,竖直折弯上模14与钣金件悬空的部分接触并下行,将钣金件折弯,在竖直折弯上模14和下模倾斜块3的侧边的共同作用下,钣金件折弯成直角状;

第一步折弯操作结束后,上模上行,回到初始位置(在弹簧12的作用下,压紧上模11也会相对于上模架9下行,回到初始位置);控制调整缸7工作,带动压辊8将弯折部分的钣金件压在下模倾斜块3的倾斜面4上,实现过量弯折,而过量部分的角度,即为补偿钣金件折弯回弹的补偿角度;

操作人员可根据钣金件上被弯折部分的长度来决定滑动支撑块6与折弯下模2之间的距离,让压辊8既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对钣金件施压,又不会阻碍钣金件的折弯动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