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类零件中心孔修正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3299发布日期:2018-08-28 23:47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心孔修正工装,具体涉及一种轴类零件中心孔修正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轴类零件的中心孔在机加工之后都需要进行修正,已有技术中轴类零件都是在数控车床上修正中心孔,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提高了修正中心孔的工作效率的轴类零件中心孔修正工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类零件中心孔修正工装,其创新点在于:包括莫氏变径套、莫氏变径套手柄、定位滑套和锪孔钻;

所述莫氏变径套设在定位滑套的内腔中,且莫氏变径套与定位滑套滑动配合,所述莫氏变径套手柄与莫氏变径套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锪孔钻设在莫氏变径套内,且锪孔钻的钻头位于定位滑套外,锪孔钻的尾部与莫氏变径套手柄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滑套的一端设有与其互为一体的法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锪孔钻钻头的锥度为60° 。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莫氏变径套的圆锥角为6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莫氏变径套手柄具有轴向连接孔,所述锪孔钻的尾部固定在莫氏变径套手柄的轴向连接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莫氏变径套手柄具有互为一体或固定连接的连接段和手柄段,所述连接段具有轴向连接孔,且连接段通过紧固螺钉与莫氏变径套的一端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莫氏变径套手柄的长度为90mm~110mm,所述定位滑套的长度为150mm~170mm。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轴类零件中心孔修正工装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莫氏变径套、莫氏变径套手柄、定位滑套和锪孔钻;所述莫氏变径套设在定位滑套的内腔中,且莫氏变径套与定位滑套滑动配合,所述莫氏变径套手柄与莫氏变径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锪孔钻设在莫氏变径套内,且锪孔钻的钻头位于定位滑套外,锪孔钻的尾部与莫氏变径套手柄固定连接,使用时,由操作人员一手将所述定位滑套一端的端面贴合在轴类零件的端面上,另一手握住莫氏变径套手柄并进行旋转,使得锪孔钻的钻头伸入轴类零件的中心孔内对其进行修正,本实用新型取代了已有技术中需要在数控车床上修正轴类零件中心孔的技术方案,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省时,提高了修正中心孔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2、3所示,一种轴类零件中心孔修正工装,包括莫氏变径套1、莫氏变径套手柄2、定位滑套3和锪孔钻4;

所述莫氏变径套1设在定位滑套3的内腔中,且莫氏变径套1与定位滑套3滑动配合,所述莫氏变径套手柄2与莫氏变径套1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锪孔钻4设在莫氏变径套1内,且锪孔钻4的钻头位于定位滑套3外,锪孔钻4的尾部与莫氏变径套手柄2固定连接。

如图2、3所示,为了便于将定位滑套3的一端与轴类零件端面相贴合,所述定位滑套3的一端设有与其互为一体的法兰31。

为了使得结构更加合理,所述锪孔钻4钻头的锥度为60°。所述莫氏变径套1的锥度为4号莫氏,圆锥角为60°。

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紧凑,所述莫氏变径套手柄2具有轴向连接孔21,所述锪孔钻4的尾部固定在莫氏变径套手柄2的轴向连接孔21内。

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合理性,所述莫氏变径套手柄2具有互为一体或固定连接的连接段22和手柄段23,所述连接段22具有轴向连接孔21,且连接段22通过紧固螺钉与莫氏变径套1的一端固定连接。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能与不同规格的轴类零件配套使用,所述莫氏变径套手柄2的手柄段23的长度为90mm~100 mm,所述定位滑套3的长度为150mm~170 mm。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由操作人员一手将所述定位滑套3一端的法兰31贴合在轴类零件的端面上,另一手握住莫氏变径套手柄2的手柄段23并进行旋转,使得锪孔钻4的钻头伸入轴类零件的中心孔内对其进行修正,本实用新型取代了已有技术中需要在数控车床上修正轴类零件中心孔的技术方案,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省时,提高了修正中心孔的工作效率。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