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单面点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4321发布日期:2018-08-24 18:40阅读:7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焊加工设备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自动单面点焊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半自动化单面点焊机包括机架1、机座2和点焊机构3。机架1设置在机座2上,点焊机构3设置在机架1正面。

机械加工中,点焊时焊接过程中,短时间内焊接处的界面迅速熔化,金属热量瞬间增大,熔化的液体来不及冷却,在压力的作用下液体从熔核中喷射出来,产生了飞溅。飞溅物飞溅到点焊机构3,会对点焊机构3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自动单面点焊机。其优点是在使用这种点焊机时,点焊作业产生的飞溅物不容易损坏点焊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半自动单面点焊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侧方的点焊机构,点焊机构包括自动点焊枪以及自动点焊枪下方的点焊下焊架,机架上固接有驱动自动点焊枪上下往复运动的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的一端连接至驱动气缸的顶部,另一端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带动带动自动点焊枪山下运动,进行点焊作业;点焊时当有火星产生时,通过防护罩,将驱动气缸分隔开来,从而对驱动气缸进行保护。

较佳的,防护罩的顶端和底端均向驱动气缸一侧弯折且分别遮挡驱动气缸的顶部和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驱动气缸保护更加的充分,点焊作业产生的飞溅物不容易损坏点焊机构。

较佳的,点焊下焊架包括第三固定臂和点焊托柱,点焊托柱设置在自动点焊枪的正下方,点焊托柱固接在第三固定臂远离机架的一端,第三固定臂的另一端固接在机架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点焊托柱在点焊时支撑工件,使得点焊时工件较为的稳定。

较佳的,点焊下焊架还包括位于第三固定臂下方对第三固定臂支撑进行支撑的第四固定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四固定臂使得点焊下焊架更为的稳定。

较佳的,驱动气缸顶部固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至少两个固定螺母,相邻两固定螺母之间夹持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一端穿过防护罩对防护罩进行支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螺母在螺纹杆上位置的上下调节,方便调整防护罩的松紧程度,在第二固定臂上下运动时防护罩有一定的余量。

较佳的,第一固定杆与第一固定板固定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向上弯折形成弯折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折部对防护罩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防止防护罩滑落。

较佳的,第一固定杆靠近固定板一端形成有滑槽,第一固定杆通过滑槽与固定板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杆可以沿着防护罩的宽度方向调整,在通孔开设位置有所偏差的情况下,可以方便调整第一固定杆的位置。

较佳的,机架侧方设置有吸尘机构,吸尘机构包括风机和万向竹节管,万向竹节管一端与风机连接,另一端朝向点焊下焊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尘机构4将点焊作业产生的烟尘吸走,防止了烟尘对工作人员的危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这种点焊机时,点焊作业产生的飞溅物不容易损坏点焊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用于体现驱动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用于体现防护罩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防护罩侧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一用于体现防护罩为壳体形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机座;3、点焊机构;31、驱动气缸;311、防护罩;312、第一固定杆;3121、弯折部;313、第一固定板;314、第二固定杆;315、气缸筒;316、活塞杆;317、圆弧段;318、开口; 32、第一固定臂;33、自动点焊枪;34、第二固定臂;35、点焊下焊架;351、点焊托柱;352、第三固定臂;353、第四固定臂;354、第二固定板;36、螺纹杆;361、固定螺母;362、滑槽;4、吸尘机构;41、风机;42、万向竹节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半自动化单面点焊机包括机架1、机座2、驱动气缸31、点焊机构3和防护罩311。机架1固接在机座2上,驱动气缸31设置在机架1的一侧,第一固定臂32设置在驱动气缸31和机架1侧壁之间,可以是机架1侧壁的顶部。驱动气缸31由气缸筒315和活塞杆316组成,活塞杆316的一端连接在气缸筒315的内部,气缸筒315固接在第一固定臂32远离机架1一端上表面,活塞杆316垂直贯穿第一固定臂32,在驱动气缸31设置有防护罩311,点焊机构固接在驱动气缸31的活塞杆316底部。

点焊机构3包括自动点焊枪33和点焊下焊架35。第二固定臂34固接在活塞杆316的底部,第二固定臂34远离机架1的一侧固接自动点焊枪33,自动点焊枪33垂直地面设置。点焊下焊架35包括第三固定臂352、第四固定臂353和点焊托柱351。点焊托柱351设置在自动点焊枪33的正下方,点焊托柱351固接在第三固定臂352远离机架1的一端,点焊托柱351垂直底面设置,第三固定臂352的另一端固接在机架1的侧壁上。在第三固定臂352的正下方设置第四固定臂353,第四固定臂353靠近第三固定臂352一端上表面设置圆弧状第二固定板354,第二固定板354贴合在第三固定臂352的下表面,第四固定臂353的另一端固接在机架1侧壁。第四固定臂353能够提高第三固定臂352的稳定性。

结合4所示,为了防止飞溅物飞溅到驱动气缸31表面,在驱动气缸31外设置防护罩311,防护罩311可以为PC膜、纤维布或铁皮等,防护罩311的底部和顶部均向机架1方向弯折,对驱动气缸31进行一定的遮挡,更好的对飞溅物进行阻隔。在气缸筒315顶部固接第一固定板313,第一固定板313位于气缸筒315顶部边缘。第一固定板313上固接两根第一固定杆312,防护罩311上开设有通孔,第一固定杆312端部穿过通孔,通过第一固定杆312对防护罩311支撑。第一固定杆312远离第一固定板313一端向上弯折形成弯折部3121,弯折部3121能够限位作用,防止防护罩311滑落。

如图5所示,第二固定臂34上设置第二固定杆314,第二固定杆314靠近机架1一端向上弯折与第一固定臂32底面固接,第二固定杆 34另一端设置为圆弧段317,圆弧段317的顶部外表面与防护罩311的底部抵接,相对于单点的支撑,圆弧段317支撑面积较大,可以对防护罩311进行较为充分的支撑,不容易对防护罩311造成损伤;同时在第二固定臂34上下运动时,圆弧段317较为滑顺,不容易对防护罩311造成损伤。

如图6所示,为了进一步的保护驱动气缸31,也可以将防护罩311设置呈朝向机架1一侧有开口的壳体。

工作人员进行点焊作业时,启动设备,将待焊工件安装在点焊托柱351上,驱动气缸31带动第二固定臂34运动,从而带动自动点焊枪33运动,进行点焊作业;点焊时当有火星产生时,通过防护罩311,将驱动气缸31分隔开来,从而对驱动气缸31进行保护。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在驱动气缸31的顶端固接螺纹杆36,每根螺纹杆36上螺纹连接有至少两个固定螺母361,第一固定板313夹持在两固定螺母361之间。通过固定螺母361在螺纹杆36上位置的上下调节,方便调整防护罩311的松紧程度,在第二固定臂34上下运动时防护罩311有一定的余量。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固定杆312滑移连接在第一固定板312上,在第一固定杆312形成弯折部3121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形成有滑槽362,通过滑槽362和第一固定板312的配合使得第一固定杆312沿着第一固定板312滑动,第一固定杆312可以沿着防护罩311的宽度方向调整,在通孔开设位置有所偏差的情况下,可以方便调整第一固定杆312的位置。

实施例四:

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是此点焊机设置吸尘机构4。吸尘机构4包括风机41和万向竹节管42。万向竹节管42的弯折角度可以调节并固定,万向竹节管42的一端与风机41连接,另一端延伸到点焊托柱35侧面。吸尘机构4将点焊作业产生的烟尘吸走,防止了烟尘对工作人员的危害。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