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车架用钢管压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3433发布日期:2018-08-24 18:27阅读:13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用钢管压铸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作为一种常用的管材,广泛地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等行业中。其中,摩托车的车架由钢管组成,通常钢管在使用前都需要进行加工,改变钢管上某一部分的形状以便于组装。传统的钢管加工方式通常是人工手持工具进行捶打、切削,已得到目标形状的钢管,但此方式效率低下,均匀度不一,导致合格率差,而且人工手动加工时容易伤到手,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钢管压铸机,包括上模和下模,使用时,将待加工的钢管放在下模上,驱动上模,对下模中的钢管进行冲压成型,从而得到加工后的产品;通过自动化驱动,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上述钢管压铸机虽提高了加工的效率,但该装置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1、缺少固定机构对待加工的钢管进行固定,加工过程中钢管由于受到上模的作用力,容易出现位置偏移,导致加工不合格;2、上模对钢管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加工处发热严重,对上模和钢管本身存在一定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车架用钢管压铸装置,能够对钢管进行固定,同时在加工时能够对钢管加工处进行降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摩托车车架用钢管压铸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下模,下模上方的机架上滑动连接有上模,机架上固定有用于驱动上模的驱动机构;下模上开有下模腔,下模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关于下模腔对称的第一齿轮,每个第一齿轮上均啮合有第二齿轮,每个第二齿轮上均同轴固定有用于与钢管相抵的摆杆,上模上固定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齿条;下模上开有与下模腔连通的风腔,风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与风腔之间连接有弹簧,活塞上固定有楔杆,齿条的端部为能与楔杆相抵的楔形。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将待加工的钢管置于下模腔内,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将推动上模向下移动,过程中齿条将随上模向下移动,齿条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将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将带动摆杆转动,下模腔两侧的摆杆将在上模下移的过程中向钢管靠近;上模继续下移,将对钢管进行加工,过程中两个摆杆将与钢管相抵,对钢管进行限位,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钢管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而影响加工的效果;同时齿条移动的过程中将与楔杆相抵,并推动楔杆移动,楔杆将推动活塞移动,弹簧发生形变,此时风腔内的压强增大,由于风腔与下模腔连通,风腔内的风将进入下模腔内对钢管加工处进行冷却,起到降温的作用,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对钢管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摆杆对钢管进行限位,避免钢管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从而提高加工的精确度;通过设置风腔,并将风腔与下模腔连通,利用风腔内的风对钢管加工处进行冷却,达到降温的效果,保证加工后钢管的质量。

进一步,所述摆杆呈圆弧形。由于钢管为圆柱形,圆弧形的摆杆能够更好地与钢管配合相抵,达到更好的限位效果。

进一步,所述摆杆上包覆有橡胶层。设置橡胶层,能够避免摆杆与钢管相抵时对钢管表面造成的磨损。

进一步,所述风腔内设有冷凝剂。设置冷凝剂,对风腔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加工时从风腔内排出的空气能够对钢管加工处起到更好的降温作用。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便于驱动上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车架用钢管压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下模2、上模3、气缸4、下模腔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摆杆8、齿条9、风腔10、风口11、活塞12、弹簧13、楔杆1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摩托车车架用钢管压铸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下模2,下模2上方的机架1上滑动连接有上模3,机架1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气缸4,上模3焊接在气缸4伸缩杆的自由端上;下模2上开有下模腔5,下模2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关于下模腔5对称的第一齿轮6,每个第一齿轮6上均啮合有第二齿轮7,每个第二齿轮7上均同轴固定有用于与钢管相抵的圆弧形的摆杆8,摆杆8上包覆有橡胶层,上模3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与第一齿轮6啮合的齿条9;下模2上开有倒T形的风腔10,风腔10内壁上粘接有冷凝剂,风腔10上开有与外界连通的风口11,风口11位于下模腔5处,风腔10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2,活塞12与风腔10之间焊接有弹簧13,活塞12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楔杆14,齿条9的端部为能与楔杆14相抵的楔形。

将待加工的钢管置于下模腔5内,启动气缸4,气缸4将推动上模3向下移动,过程中齿条9将随上模3向下移动,齿条9将带动第一齿轮6转动,第一齿轮6将带动第二齿轮7转动,第二齿轮7将带动摆杆8转动,下模腔5两侧的摆杆8将在上模3下移的过程中向钢管靠近;上模3继续下移,将对钢管进行加工,过程中两个摆杆8将与钢管相抵,对钢管进行限位,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钢管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而影响加工的效果;同时齿条9下移的过程中将与楔杆14相抵,并推动楔杆14移动,楔杆14将推动活塞12移动,弹簧13被拉伸,此时风腔10内的压强增大,风腔10内经冷凝剂冷却后的气体将从风口11内排出,由于风口11位于下模腔5内,排出的风刚好能够对加工处进行冷却,起到降温的作用,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对钢管的质量造成影响。

加工完成后,气缸4将带动上模3向上移动,齿条9将随上模3向上移动,齿条9将与楔杆14分离,此时弹簧13将拉动楔杆14复位,风腔10内压强减少,外界空气将进入风腔10内,使风腔10恢复常压,以备下次使用;同时齿条9上移的过程中,第一齿轮6将反向转动,并带动第二齿轮7反向转动复位,从而使摆杆8远离钢管,最后从下模腔5上取出钢管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