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夹紧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7259发布日期:2018-10-23 16:2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夹紧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电能具有经济、实用、清洁且容易控制和转换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种领域,而电芯作为储存电能的基本组成部件,其品质和性能直接影响到电能的使用效果,因此需要提高电芯生产的质量。电芯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转盘机构,为了将电芯压紧在转盘上且实现精准定位,现在基本都是在转盘内设置压紧机构,在转盘外增加一个二次定位机构,利用压紧机构和二次定位机构将电芯压紧在转盘上的预定位置;但是这种外设的二次定位机构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调试比较麻烦,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定位可靠且调试方便的自动夹紧定位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夹紧定位机构,包括顶面固定有一个以上治具的转盘,转盘上设有第一通槽,治具上设有对应第一通槽的第二通槽,第一通槽与对应的第二通槽相连通,第二通槽至少有两个且相邻的两个第二通槽在治具上呈互相垂直设置,第二通槽上设有夹紧定位装置,夹紧定位装置包括活动挡边、活动支架、移动组件、固定座以及驱动机构,活动挡边位于治具顶面上且与活动支架顶部固定连接,活动支架置于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内且与移动组件固定连接,固定座固定于转盘底部,移动组件与固定座活动连接,驱动机构驱动移动组件在固定座上移动,进而带动活动支架顶部的活动挡边移动。

进一步地,移动组件包括活动块、导柱、弹性件以及顶杆;活动块与活动支架固定连接,固定座上设有阶梯孔,导柱一端穿过阶梯孔与活动块固定连接,弹性件一端与阶梯孔的台阶接触,另一端与导柱的另一端连接,顶杆与固定座转动连接且端部与活动块接触,顶杆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绕固定座转动,进而推动活动块移动。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推杆,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连接板,推杆固接于连接板上,推杆置于顶杆正下方。

进一步地,推杆顶部设有转轮,转轮通过螺栓与推杆转动连接,转轮位于顶杆正下方。

进一步地,活动支架呈倒L型,活动支架顶部设有两个以上固定孔,活动挡边固定在其中一个固定孔上。

进一步地,转盘上还设有通孔,通孔上设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包括压紧臂、连接轴、导向筒、复位件以及顶起机构,压紧臂位于治具上方且与连接轴一端固定连接,导向筒固定在通孔上,连接轴插入导向筒中且伸出于转盘底部,连接轴另一端设有法兰,复位件设于法兰与导向筒之间,顶起机构置于连接轴下方。

进一步地,压紧臂包括压板和连杆,压板固定于连杆一端且贴紧在治具顶面,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连杆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固定位,压板固定在其中一个固定位上。

进一步地,导向筒为中空的圆柱凸轮,连接轴上设有与圆柱凸轮相配合的凸起。

进一步地,顶起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顶部设有垫板,垫板的形状与法兰的形状相同,垫板位于连接轴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夹紧定位机构,将活动挡边置于治具顶面,由驱动机构驱动移动组件运动,带动活动支架上的活动挡边在治具顶面上移动;当需要加工电芯时,驱动机构驱动移动组件运动,进而使活动挡边向治具边缘移动,然后将电芯胚料放到治具上,驱动机构驱动移动组件复位,带动活动挡边向治具中部移动,将电芯胚料夹紧在治具上,同时配合治具上已有的定位机构,将电芯胚料精准定位,定位操作方便可靠,而且可根据实际加工需要调整活动挡边的初始位置,调试非常方便,整个自动夹紧定位机构结构也非常简单,提高了电芯加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夹紧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夹紧定位机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紧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盘;11、第一通槽;12、通孔;2、治具;21、第二通槽;3、夹紧定位装置;31、活动挡边;32、活动支架;321、固定孔;33、移动组件;331、活动块;332、导柱;333、弹性件;334、顶杆;34、固定座;35、驱动机构;351、第一气缸;352、推杆;353、连接板;354、转轮;4、压紧装置;41、压紧臂;411、压板;412、连杆;4121、固定位;42、连接轴;421、法兰;422、凸起;43、导向筒;44、复位件;45、顶起机构;451、第二气缸;452、垫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夹紧定位机构,包括顶面固定有一个以上治具2的转盘1,转盘上设有第一通槽,治具2上设有对应第一通槽11的第二通槽21,第一通槽11与对应的第二通槽21相连通,第二通槽21至少有两个且相邻的两个第二通槽21在治具2上呈互相垂直设置,第二通槽21上设有夹紧定位装置3,夹紧定位装置3包括活动挡边31、活动支架32、移动组件33、固定座34以及驱动机构35,活动挡边31位于治具2顶面上且与活动支架32顶部固定连接,活动支架32置于第一通槽11和第二通槽21内且与移动组件33固定连接,固定座34固定于转盘1底部,移动组件33与固定座34活动连接,驱动机构35驱动移动组件33在固定座34上移动,进而带动活动支架32顶部的活动挡边31移动。

本实施例的自动夹紧定位机构,将活动挡边31置于治具2顶面,由驱动机构35驱动移动组件33运动,带动活动支架32上的活动挡边31在治具2顶面上移动;当需要加工电芯时,驱动机构35驱动移动组件33运动,进而使活动挡边31向治具2边缘移动,然后将电芯胚料放到治具2上,驱动机构35驱动移动组件33复位,带动活动挡边31向治具2中部移动,将电芯胚料夹紧在治具2上,同时配合治具2上已有的定位机构,将电芯胚料精准定位,定位操作方便可靠,而且可根据实际加工需要调整活动挡边31的初始位置,调试非常方便,整个自动夹紧定位机构结构也非常简单,提高了电芯加工的工作效率。

其中,相应地,第一通槽11也至少有两个,且分别与对应的第二通槽21连通,两个相邻的第一通槽11也互相垂直,互相垂直保证定位准确;活动挡边31也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第二通槽21上,相应地,活动支架32和移动组件33也分别有两个。

移动组件33包括活动块331、导柱332、弹性件333以及顶杆334;活动块331与活动支架32固定连接,固定座34上设有阶梯孔,导柱332一端穿过阶梯孔与活动块331固定连接,弹性件333一端与阶梯孔的台阶接触,另一端与导柱332的另一端连接,顶杆334与固定座34转动连接且端部与活动块331接触,顶杆334在驱动机构35的驱动下绕固定座34转动,进而推动活动块331移动;当驱动机构35驱动顶杆334转动时,顶杆334的端部会推动活动块331沿着导柱332轴线作水平移动而远离固定座34,固定在活动块331上的活动支架32随着活动块331作水平运动,带动活动挡边31在治具2顶面水平移动,实现对电芯胚料的夹紧定位。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333为弹簧。

顶杆334与活动块331接触的端部呈钩状;具体地,固定座34底部设有避位槽,顶杆334安装在避位槽上且可在避位槽上转动,钩状部位贴紧在活动块331外壁上,当顶杆334在驱动机构35的驱动下发生转动时,钩状部位就会推动活动块331远离固定座34,并且沿着导柱332的轴线作水平移动。

驱动机构35包括第一气缸351和推杆352,第一气缸351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连接板353,推杆352固接于连接板353上,推杆352置于顶杆334正下方;当第一气缸351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推杆352与顶杆334不接触;当第一气缸351的活塞杆伸出时,推杆352向上运动,然后与顶杆334接触,进而推动顶杆334在固定座34上转动,顶杆334就会推动活动块331远离固定座34,最后带动活动挡边31在治具2上移动。相应地,为了减少推杆352与顶杆334之间的磨损,在推杆352顶部设置了转轮354,转轮354通过螺栓与推杆352转动连接,转轮354位于顶杆334正下方。

活动支架32呈倒L型,活动支架32顶部设有两个以上固定孔321,活动挡边31固定在其中一个固定孔321上;通过设置多个固定孔321,在加工不同规格的电芯时,可根据电芯胚料的实际大小调整活动挡边31的固定位置,适用性更好。

转盘1上还设有通孔12,通孔12上设有压紧装置4,压紧装置4包括压紧臂41、连接轴42、导向筒43、复位件44以及顶起机构45,压紧臂41位于治具2上方且与连接轴42一端固定连接,导向筒43固定在通孔12上,连接轴42插入导向筒43中且伸出于转盘1底部,连接轴42另一端设有法兰421,复位件44设于法兰421与导向筒43之间,顶起机构45置于连接轴42下方。顶起机构45工作时,会推动连接轴42向上移动,压紧臂41也会随着连接轴42向上移动,这时压紧臂41会远离治具2顶面,可以将电芯胚料放到治具2上,然后顶起机构45与连接轴42分离,连接轴42就会在复位件44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带动压紧臂41移动贴紧在电芯胚料上,进一步的对电芯胚料进行紧固,防止转盘1转动时电芯胚料被甩出。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复位件44为弹簧。

压紧臂41包括压板411和连杆412,压板411固定于连杆412一端且贴紧在治具2顶面,连杆412的另一端与连接轴42固定连接;在转盘1转动时,压板411紧贴在电芯胚料表面,将电芯胚料压紧在治具2上,当需要将加工好的电芯胚料取出且放入未加工的电芯胚料时,顶起机构45推动连接轴42向上移动,连接轴42就会带动连杆412和压板411向上移动,压板411离开治具2表面,这时就可以往治具2上放入未加工的电芯胚料。

连杆412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固定位4121,压板411固定在其中一个固定位4121上;设置多个固定位4121,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压板411的位置,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电芯胚料的加工,适用性好。

导向筒43为中空的圆柱凸轮,连接轴42上设有与圆柱凸轮相配合的凸起422;使用中空的圆柱凸轮,且在连接轴42上设置与圆柱凸轮相配合的凸起422,当连接轴42在顶起机构45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时,凸起422就会沿着圆柱凸轮上设定的轨迹移动,使连接轴42转动,压紧臂41在随连接轴42运动时就会边向上移动边水平摆动,离开治具2所在区域,这样便于放入电芯胚料。

顶起机构45包括第二气缸451,第二气缸451的活塞杆顶部设有垫板452,垫板452的形状与法兰421的形状相同,垫板452位于连接轴42下方;第二气缸451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垫板452与连接轴42不接触,压紧臂41压紧在治具2上,当第二气缸451的活塞杆伸出时,垫板452向上运动推动连接轴42向上移动,使压紧臂41远离治具2顶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