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的钻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6430发布日期:2018-12-05 20:2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机床的钻攻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的钻攻结构。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但是目前的刀具更换过程繁琐,并且需要装载刀具与卸载刀具分别需要一套数控程序来控制,整体操作的复杂程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的钻攻结构,该数控机床的钻攻结构能够自行装载刀具,也能够自行卸载刀具,整体结构紧凑,自动化能力极强,失误率低,生产链的效率得到提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的钻攻结构,包括立柱、机头、刀盘架、松刀座、松刀臂、松刀块和主轴,所述机头与所述立柱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松刀座固定在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松刀块固定在所述松刀座靠近所述刀盘架的一侧上,所述松刀块的上端为直四棱柱,所述松刀块的下端为三棱柱,所述刀盘架的顶部与所述立柱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主轴位于所述机头上,所述机头的中部设置有松刀轴,所述松刀轴的两端均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松刀轴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机头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松刀轴贯穿所述松刀臂的中部并与所述松刀臂键连接,所述松刀臂的一端压持在所述主轴的上端,所述松刀臂的另外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外侧壁与所述松刀块滚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顶座、沉头胶垫和内六角螺钉,所述顶座固定在所述机头上,所述内六角螺钉贯穿所述沉头胶垫后与所述顶座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松刀块上设置有导向槽和锁定螺钉,所述松刀座上设置有锁定孔,所述导向槽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锁定螺钉贯穿所述导向槽后与所述锁定孔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立柱靠近所述刀盘架的一侧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导轨,所述机头远离所述刀盘架的一侧设置有导套,所述导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第一电机、丝杆、连接螺盖和套环,所述第一电机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的活动端向下延伸,所述第一电机的活动端与所述丝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螺盖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套环的内侧与所述连接螺盖固定连接,所述套环的外侧与所述机头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机头上,所述第二电机的活动端与所述主轴的上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的钻攻结构,该数控机床的钻攻结构能够自行装载刀具,也能够自行卸载刀具,整体结构紧凑,自动化能力极强,失误率低,生产链的效率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钻攻结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钻攻结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钻攻结构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

1、立柱;2、机头;3、刀盘架;4、松刀座;5、松刀臂;6、松刀块;7、主轴;8、松刀轴;9、轴承;10、顶座;11、沉头胶垫;12、导向槽;13、导轨;14、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数控机床的钻攻结构,包括立柱1、机头2、刀盘架3、松刀座4、松刀臂5、松刀块6和主轴7,所述机头2与所述立柱1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松刀座4固定在所述立柱1的顶部,所述松刀块6固定在所述松刀座4靠近所述刀盘架3的一侧上,所述松刀块6的上端为直四棱柱,所述松刀块6的下端为三棱柱,所述刀盘架3的顶部与所述立柱1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主轴7位于所述机头2上,所述机头2的中部设置有松刀轴8,所述松刀轴8的两端均连接有轴承9,所述轴承9的内圈与所述松刀轴8固定连接,所述轴承9的外圈与所述机头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松刀轴8贯穿所述松刀臂5的中部并与所述松刀臂5键连接,所述松刀臂5的一端压持在所述主轴7的上端,所述松刀臂5的另外一端设置有滚轮14,所述滚轮14的外侧壁与所述松刀块6滚动连接。

所述机头2在最顶端时,所述松刀臂5与所述松刀块6的上端连接,由于所述松刀臂5的中部连接的所述松刀轴8的存在关系,所述松刀臂5的另外一端就会翘起,所述松刀臂5与所述主轴7不接触,所述主轴7的下端将处于松动状态;而所述机头2在沿着所述立柱1向下移动的时候,所述松刀臂5与所述松刀块6的连接慢慢转变到所述松刀块6的下端,由于三棱柱的关系,所述松刀臂5的另外一端接触到所述主轴7,并驱使所述主轴7的下端碰触到所述刀盘架3上的刀具,并在夹持刀具后继续向下移动,对下方的物料进行钻攻作业;作业完毕,所述机头2向上移动,所述松刀臂5再次接触所述松刀块6的上端,所述主轴7与所述松刀臂5分离,所述主轴7下端松开刀具,刀具回到所述刀盘架3上。

于本实施例中,包括顶座10、沉头胶垫11和内六角螺钉,所述顶座10固定在所述机头2上,所述内六角螺钉贯穿所述沉头胶垫11后与所述顶座10螺纹连接。

在所述机头2向下移动后,所述松刀臂5脱离所述松刀块6时,由所述沉头胶垫11进行支撑,不会导致所述松刀臂5的另外一端翘起过度,影响整体部件的正常工作。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松刀块6上设置有导向槽12和锁定螺钉,所述松刀座4上设置有锁定孔,所述导向槽12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锁定螺钉贯穿所述导向槽12后与所述锁定孔螺纹连接。

由于所述主轴7需要连接不同尺寸大小的刀具,将所述松刀块6设置为在竖直方向上可调节,增加整体结构与刀具的契合度。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1靠近所述刀盘架3的一侧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导轨13,所述机头2远离所述刀盘架3的一侧设置有导套,所述导套与所述导轨13滑动连接。

采用所述导轨13与所述导套的配合,使得所述机头2与所述立柱1之间在相对移动时减少摩擦力,同时运动的稳定性更强。

于本实施例中,包括第一电机、丝杆、连接螺盖和套环,所述第一电机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立柱1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的活动端向下延伸,所述第一电机的活动端与所述丝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螺盖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套环的内侧与所述连接螺盖固定连接,所述套环的外侧与所述机头2固定连接。

在所述第一电机的带动下,所述丝杆转动起来,所述连接螺盖连接的所述机头2能够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

于本实施例中,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机头2上,所述第二电机的活动端与所述主轴7的上端固定连接。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