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刷器折边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5310发布日期:2018-12-07 23:2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雨刷器折边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刷器折边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雨刷器是安装在风窗上的重要配件。它在行车过程中用来刮除附着于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雨点及灰尘,以改善驾驶员的能见度,增加行车安全。根据法律规定,几乎所有汽车都带有雨刷器,并且除了汽车之外,其他运输工具也设置了雨刷器,比如火车、电车等,因此雨刷器在生活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在雨刷器的工业化生产中,需要将其侧边弯折成一定角度,由于折边角度过大,容易在弯折时产生毛刺,甚至发生变形,因此导致生产出的雨刷片尺寸不稳定、精度低、质量差,降低了成品率,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用于精确加工雨刷器的折边成形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刷器折边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与其位置相对应、结构相适配的下模,上模和下模分别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还设有至少两组折边成形机构,折边成形机构包括设于上模座上的成形上凹模以及设于下模座上的成形下凸模,成形上凹模与成形下凸模的结构相适配,并且沿送料方向折边成形机构对雨刷器进行折边成形的角度逐渐变大。

进一步地,成形上凹模内部设有用于折边成形的凹槽,并且沿送料方向凹槽的折边角度逐渐变大,成形下凸模的顶部设有与凹槽位置相对应,结构相适配的冲头,冲头用于套装产品,当成形上凹模与成形下凸模对合后,冲头带动产品嵌入凹槽中,用以对产品进行折边成形。

进一步地,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沿送料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折边成形机构与第二折边成形机构,并且第一折边成形机构与第二折边成形机构对雨刷器进行折边成形的角度依次为45度与90度。

进一步地,至少一组凹槽底部设有脱料板,并且脱料板底部设有气缸。

进一步地,凹槽表面和/或冲头表面涂覆有类金刚石薄膜。

进一步地,折边成形机构中还设有定位结构。

进一步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销以及与定位销对应设置的定位孔,定位销设置在成形上凹模上,定位孔设置在成形下凸模上。

进一步地,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还设有导向结构。

进一步地,导向结构包括导柱以及与导柱上下滑配的导套,导柱设置在上模座上,导套设置在下模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设置在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的至少两组的折边成形机构对雨刷器进行分步折边加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刷器折边成形时折弯处容易产生毛刺,甚至发生形变的问题,增加了雨刷器的加工精度与产品质量,提高了成品率,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雨刷器折边成形模具中的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雨刷器折边成形模具中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边成形机构中的成形上凹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折边成形机构中的成形下凸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折边成形机构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照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雨刷器折边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与其位置相对应、结构相适配的下模,上模和下模分别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模座1和下模座2之间还设有至少两组折边成形机构,折边成形机构包括设于上模座上的成形上凹模以及设于下模座上的成形下凸模,成形上凹模与成形下凸模的结构相适配,并且沿送料方向折边成形机构对雨刷器进行折边成形的角度逐渐变大。

请参阅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中,上模座1与下模座2之间沿送料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折边成形机构3与第二折边成形机构4,并且第一折边成形机构3与第二折边成形机构4对雨刷器进行折边成形的角度依次为45度与 90度。第一折边成形机构3包括位于上模座1上的第一成形上凹模31以及位于下模座2上的第一成形下凸模32,第一成形上凹模31内部设有用于折边成形的第一凹槽311,第一成形下凸模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凹槽位置相对应的、结构相适配的第一冲头321。第二折边成形机构4包括位于上模座1上的第二成形上凹模 41以及位于下模座2上的第二成形下凸模42,第二成形上凹模41内部设有用于折边成形的第二凹槽411,第二成形下凸模42的顶部设有与第二凹槽411位置相对应的、结构相适配的第一冲头421。如图5所示,沿送料方向第一凹槽 311的折边角度为45度,第二凹槽411的折边角度为90度。第一冲头321与第二冲头421用于套装雨刷器产品,当折边成形机构对合后(即成形上凹模与成形下凸模对合后),第一冲头321与第二冲头421分别带动产品嵌入第一凹槽311 与第二凹槽411中,用以对雨刷器进行折边成形。其中,至少一组凹槽底部设有脱料板,脱料板底部设有气缸;并且凹槽表面和/或冲头表面涂覆有类金刚石薄膜。

请参阅图5,第二凹槽411底部设有脱料板412,并且脱料板底412部设有气缸,该气缸可为弹簧气缸。当上模座1与下模座2对合后,脱料板412被压缩至死点(即折边成形结束时,脱料板上移至的预设位置),套装在第二冲头421上的雨刷器产品在第二凹槽411中完成折边成形,当上模座1与下模座2分离时,脱料板412底部的弹簧气缸受弹力作用回复原位,带动脱料板412向下运动,将产品快速脱出,防止产品与第二上凹模41黏连,提高了加工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折边成形机构3与第二折边成形机构4中还设有定位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销33、与第一定位销33对应设置的第一定位孔34、第二定位销43、与第二定位销43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孔44;第一定位销33设置在第一成形上凹模31上,第一定位孔34设置在第一成形下凸模上32,第二定位销43设置在第二成形上凹模41上,第二定位孔44设置在第二成形下凸模42上。第一定位销33与第二定位销43的实际长度相等,以使其能同时接触产品,在成形过程中保持模具的平衡。其中,第一定位销直接固定于第一凹槽311中,而第二定位销43表面套设有脱料板412,当上模座与下模座对合后,第二冲头421带动产品压迫脱料板412上移,露出整个第二定位销43,插入第二定位孔44中,以固定产品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11、第一冲头321、第二凹槽411、第二冲头421表面涂覆有类金刚石薄膜,以有效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模座1与下模座2之间还设有导向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导向结构包括导柱5以及与导柱5上下滑配的导套6,导柱5设置在上模座1上,导套6设置在下模座2上。当上模座1与下模座2对合后,导柱5插入导套6中,上模座1与下模座2沿着导向结构相对运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置在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的至少两组的折边成形机构对雨刷器进行分步折边加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刷器折边成形时容易在折弯处产生毛刺,甚至发生形变的问题,增加了雨刷器的加工精度与产品质量,提高了成品率,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