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NC车铣综合加工中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9058发布日期:2019-01-04 23:1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CNC车铣综合加工中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NC车铣综合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CNC加工设备也称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就具有广泛的加工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目前的数控机床大多都是只能单一地进行切削或铣削或钻孔,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CNC车铣综合加工中心,其结构简单,集成有多种加工功能。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CNC车铣综合加工中心,包括机床底座、横梁、导杆、刀具组件、夹具组件,机床底座上侧面固定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立柱,两第一立柱对向的侧面开设有竖向的凹槽状的第一导轨,横梁的两端均位于第一导轨内,两第一立柱对向的侧面还设有竖向的第一丝杆组件,第一丝杆组件包括有第一丝杆、两个第一电机,第一丝杆贯穿横梁的端部,第一丝杆与横梁螺纹连接,两第一电机位于横梁的上下两侧、且固定于第一立柱上,第一电机的转轴与第一丝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刀具组件包括有第一基座,第一基座固定于横梁上,第一基座的下侧面设有第一刀具套件、第二刀具套件;夹具组件包括有第二基座、夹具电机、爪盘、夹具丝杆、丝杆电机,第二基座上侧面设有两个第二立柱,两第二立柱对向的侧面开设有竖向的凹槽状的夹具导轨,夹具电机的固定端的两侧开设有竖向的凸条,夹具电机固定端通过凸条与夹具导轨配合的方式实现滑动连接;夹具丝杆竖向贯穿第二基座、与第二基座螺纹连接,夹具丝杆的上端与夹具电机固定端底面转动连接,丝杆电机固定于第二基座上,丝杆电机与夹具丝杆传动连接;夹具电机的转动端朝上,爪盘的底端面与夹具电机的转动端固定连接;导杆与横梁平行,且位于横梁下方,导杆贯穿第二基座、与第二基座滑动连接;导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一立柱固定连接;第一立柱上还设有第二丝杆组件,第二丝杆组件包括第二丝杆、两个第二电机,第二丝杆与导杆平行、位于导杆下方;第二丝杆横向贯穿第二基座、与第二基座螺纹连接,两第二电机分别位于两第一立柱上,第二丝杆的端部与第二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一立柱上还设有控制机床工作的PLC控制单元。

进一步地,第一刀具套件包括有第一刀座、钻孔刀具、用于驱动钻孔刀具转动的驱动电机、第三丝杆、两个第三电机,第一基座的下表面内陷形成条形状的第一刀具导轨,第一刀具导轨垂直横梁,第一刀具导轨的截面呈“T”形,第一刀座的上端两侧具有外凸的凸缘,第一刀座的上端挂持于第一刀具导轨内,第三丝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刀具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三丝杆贯穿第一刀座、与第一刀座螺纹连接,两第三电机均固定于第一基座上、分别位于第一刀具导轨的两端,第三电机的转动端与第三丝杆的端部固定连接,钻孔刀具朝下设置,钻孔刀具的上端与第一刀座转动连接,驱动电机固定于第一刀座上,驱动电机的转动端与钻孔刀具的上端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二刀具套件包括第二刀座、切削刀具、第四丝杆、两个第四电机;第一基座的下表面内陷形成条形状的第二刀具导轨,第二刀具导轨垂直横梁,第二刀具导轨的形状结构与第一刀具导轨的结构形状相同,第二刀座上端的结构形状与第一刀座上端的结构形状一致,第二刀座挂持于第二刀具导轨内;两第四电机均固定设于第一基座上、分别位于第二刀具导轨的两端,第四丝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刀具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第四丝杆贯穿第二刀座、与第二刀座螺纹连接;第四丝杆的端部与第四电机的转动端固定连接;切削刀具竖向设置,切削刀具的上端固定于第二刀座上。

进一步地,横梁的端部设有滚轮,滚轮的旋转轴线与横梁的长度方向垂直,滚轮与第一导轨的内侧壁滚动配合。

进一步地,夹具电机的下端面设有外凸的凸块,第二立柱的上端面设有槽位,凸块与槽位相适配。

进一步地,夹具丝杆与丝杆电机的转轴垂直,夹具丝杆与丝杆电机的转轴之间通过蜗轮蜗杆传动的方式实现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用于钻孔或铣削的第一刀具套件、用于切削的第二刀具套件,当进行钻孔或铣削时,夹具电机沿着夹具导轨下降,进而带动爪盘下降,使爪盘的底端面抵合在第二立柱的上表面,然后采用第一刀具套件对加工工件进行加工;当进行切削时,移动第二基座,使爪盘移动到第二刀具套件下方,然后夹具电机抬升,夹具电机驱动爪盘,然后采用第二刀具套件对工件进行加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并集成了钻孔、铣削、切削功能,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具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机床底座100,第一立柱200,PLC控制单元201,第一导轨202,横梁300,滚轮301,第一基座400,第三电机401,第一刀座403,钻孔刀具404,驱动电机405,第四电机406,第二刀座408,切削刀具409,第二基座500,第二立柱501,夹具电机502,爪盘503,丝杆电机504,夹具导轨505,夹具丝杆507,第二丝杆600,第二电机601,第一丝杆700,第一电机701,导杆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附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CNC车铣综合加工中心,包括机床底座100、横梁300、导杆800、刀具组件、夹具组件,机床底座100上侧面通过螺丝固定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立柱200,两第一立柱200对向的侧面开设有竖向的凹槽状的第一导轨202,横梁300的两端均位于第一导轨202内,两第一立柱200对向的侧面还固定设有竖向的第一丝杆700组件,第一丝杆700组件包括有第一丝杆700、两个第一电机701,第一丝杆700贯穿横梁300的端部,第一丝杆700与横梁300螺纹连接,两个第一电机701分别位于横梁300的上下两侧、且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一立柱200上,第一电机701的转轴与第一丝杆700的端部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一丝杆700的端部设有法兰座(图中未标出),第一电机701的转轴端部通过螺丝与法兰座固定连接,工作时,第一电机70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丝杆700转动,第一丝杆700带动横梁300沿着第一导轨202做上下方向的移动。刀具组件包括有第一基座400,第一基座400通过螺丝固定于横梁300上,第一基座400的下侧面设有第一刀具套件、第二刀具套件;夹具组件包括有第二基座500、夹具电机502、爪盘503、夹具丝杆507、丝杆电机504,第二基座500上侧面通过螺丝固定设有两个第二立柱501,两个第二立柱501对向的侧面开设有竖向的凹槽状的夹具导轨505,夹具电机502的固定端的两侧设有竖向的凸条,凸条与夹具电机502的固定端一体成型,夹具电机502固定端通过凸条与夹具导轨505配合的方式实现滑动连接;夹具丝杆507竖向贯穿第二基座500、与第二基座500螺纹连接,夹具丝杆507的上端与夹具电机502固定端底面转动连接,优选地,夹具丝杆507的端部与夹具电机502固定端之间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丝杆电机504的固定端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二基座500的周面侧壁,丝杆电机504与夹具丝杆507传动连接;夹具电机502的转动端朝上,爪盘503的底端面与夹具电机502的转动端固定连接,优选地,爪盘503的底端面设有法兰座,夹具电机502的转动端与法兰座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工作时,夹具电机502带动爪盘503转动,从而带动加工工件转动;导杆800与横梁300平行,且位于横梁300下方,导杆800贯穿第二基座500、与第二基座500滑动连接;导杆8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立柱200固定连接,优选地,导杆800的端部插设在第一立柱200内,并且通过螺丝限定导杆800,防止其发生转动或轴向移动;第一立柱200上还设有第二丝杆600组件,第二丝杆600组件包括第二丝杆600、两个第二电机601,第二丝杆600与导杆800平行、位于导杆800下方;第二丝杆600横向贯穿第二基座500、与第二基座500螺纹连接,两个第二电机601的固定端分别通过螺丝固定设于两个第一立柱200上,第二丝杆600的端部与第二电机601的转轴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二电机601位于第一立柱200远离导杆800的一侧,第二丝杆600的端部贯穿第一立柱200,并通过法兰座与第二电机601的转轴固定连接,工作时,第二电机601转动,带动第二丝杆600转动,进而使第二基座500沿着导杆800做横向向移动;第一立柱200上还设有控制机床工作的PLC控制单元201。本实用新型具有用于钻孔或铣削的第一刀具套件、用于切削的第二刀具套件,当进行钻孔或铣削时,夹具电机502沿着夹具导轨505下降,进而带动爪盘503下降,使爪盘503的底端面抵合在第二立柱501的上表面,然后采用第一刀具套件对加工工件进行加工;当进行切削时,移动第二基座500,使爪盘503移动到第二刀具套件下方,然后夹具电机502抬升,夹具电机502驱动爪盘503,然后采用第二刀具套件对工件进行加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并集成了钻孔、铣削、切削功能,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进一步地,第一刀具套件包括有第一刀座403、钻孔刀具404、用于驱动钻孔刀具404转动的驱动电机405、第三丝杆、两个第三电机401,第一基座400的下表面内陷形成条形状的第一刀具导轨,第一刀具导轨垂直横梁300,第一刀具导轨的截面呈“T”形,第一刀座403的上端两侧具有外凸的凸缘,第一刀座403的上端挂持于第一刀具导轨内,具体地,第一刀座403上端的凸缘镶嵌进第一刀具导轨的顶侧横向往外延伸的槽位内,从而使第一刀座403挂持在第一刀具导轨上;第三丝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刀具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三丝杆贯穿第一刀座403、与第一刀座403螺纹连接,两第三电机401的固定端均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一基座400上、且分别位于第一刀具导轨的两端,第三电机401的转动端通过法兰座与第三丝杆的端部固定连接;钻孔刀具404朝下设置,具体地,钻孔刀具404可以更换成铣削刀具;钻孔刀具404的上端与第一刀座403转动连接,优选地,钻孔刀具404通过夹头(图中未标出)固定在第一刀座403上,夹头与第一刀座403之间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由于刀具与刀座之间的安装方式为相关领域内的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对其具体的结构及其连接方式做出详述;驱动电机405的固定端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一刀座403的下侧面,驱动电机405的转轴往上延伸至第一刀座403内,驱动电机405的转动端设有皮带轮,用于安装钻孔刀具404的夹头上也设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均位于第一刀座403内,驱动电机405驱动电机405的转动端的皮带轮与钻孔刀具404的上端的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二刀具套件包括第二刀座408、切削刀具409、第四丝杆、两个第四电机406;第一基座400的下表面内陷形成条形状的第二刀具导轨,第二刀具导轨垂直横梁300,第二刀具导轨的形状结构与第一刀具导轨的结构形状相同,第二刀座408上端的结构形状与第一刀座403上端的结构形状一致,第二刀座408挂持于第二刀具导轨内;两个第四电机406的固定端均通过螺丝固定设于第一基座400上、且分别位于第二刀具导轨的两端,第四丝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刀具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第四丝杆贯穿第二刀座408、与第二刀座408螺纹连接;第四丝杆的端部与第四电机406的转动端固定连接;切削刀具409竖向设置,切削刀具409的上端固定于第二刀座408上,刀具与刀座之间的固定方式为相关领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述。

进一步地,横梁300的端部设有滚轮301,滚轮301通过转轴限定在横梁300上,滚轮301的旋转轴线与横梁300的长度方向垂直,滚轮301与第一导轨202的内侧壁滚动配合,这样可以使横梁300沿着第一导轨202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提高加工精度。

进一步地,爪盘503的下端面设有外凸的凸块,凸块与爪盘503一体成型,第二立柱501的上端面设有槽位,凸块与槽位相适配,当爪盘503下移时,凸块与槽位相嵌合,使爪盘503与第二立柱501之间配合得更稳定。

进一步地,夹具丝杆507与丝杆电机504的转轴垂直,丝杆电机504的转轴延伸至第二基座500内,夹具丝杆507与丝杆电机504的转轴之间通过蜗轮蜗杆传动的方式实现传动连接,这样可以提高加工精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