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减速器轴承外圈压装以及垫片定位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3209发布日期:2019-01-13 16:0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主减速器轴承外圈压装以及垫片定位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减速器总成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主减速器轴承外圈压装以及垫片定位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主减速器在传动系统起到减速增扭的功能,总成装配过程中,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是否啮合良好,是决定车辆后桥主减速器的性能良好的关键因素。

主、被动齿轮齿间隙装配精度,是影响主减速器的装配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带调整垫片的轴承外圈压装质量直接影响到齿间隙的的装配精度。例如现有的压装工装在压装过程中,不能保证调整垫片的定位精度而发生轴承孔被压伤产生铝屑,导致轴承压不到位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压装带有调整垫片的轴承外圈至壳体轴承孔中,成为生产者所要研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主减速器轴承外圈压装以及垫片定位的辅助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减速器轴承外圈压装以及垫片定位的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杆和芯杆,所述支撑杆内沿周向开设有上方开口的盲孔,所述芯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盲孔内,且与所述支撑杆弹性连接,所述芯杆的另一端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沿轴向设有多个用于定位轴承外圈的定位装置,每个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弹性定位头,所述弹性定位头的端部伸出所述定位槽,所述支撑块上还设有限制所述弹性定位头位置的限位件。

优选地,所述盲孔内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芯杆的端部连接,所述芯杆上沿轴向设有呈长条状的固定孔,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穿过所述固定孔,且所述固定销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设有支撑销,所述支撑销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杆的直径,所述支撑销与所述支撑杆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设有三个,沿周向均布在所述支撑块上。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内设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通过连接销固定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扭转弹簧第一条边与所述定位槽的底部抵接,第二条边与所述弹性定位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芯杆与所述支撑块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主减速器轴承外圈压装以及垫片定位的辅助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通过在支撑块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用于定位轴承外圈的定位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压装过程中壳体轴承孔被压伤的问题,有效地保证轴承外圈压入深度,减少由于轴承未装配到位产生的质量问题,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支撑杆

11 盲孔

12 固定销

13 支撑销

2 芯杆

21 固定孔

3 支撑块

31 定位装置

311 定位槽

312 弹性定位头

313 限位件

314 扭转弹簧

315 定位部

4 压缩弹簧

5 轴承外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减速器轴承外圈压装以及垫片定位的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杆1和芯杆2,所述支撑杆1内沿轴向开设有上方开口的盲孔11,所述芯杆2的一端伸入所述盲孔11内,且与所述支撑杆1弹性连接,使所述芯杆2可相对于所述支撑杆1作升降运动。所述芯杆2的另一端设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用于定位轴承外圈的定位装置31,每个所述定位装置31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块3上的定位槽311,所述定位槽311内设有弹性定位头312,所述弹性定位头312的端部伸出所述定位槽311,所述支撑块3上还设有限制所述弹性定位头312位置的限位件313,所述支撑块3上还设有环形的限位部315,所述限位部315的形状与所述轴承外圈5的内壁形状相匹配,例如所述限位部315的截面呈梯形,所述轴承外圈5的内壁也应呈梯形。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轴承外圈5压装以及垫片定位时,将轴承外圈5套在所述限位部315上,此时所述弹性定位头312应顶住垫片使轴承外圈5的位置固定,然后将本实用新型放在压装工装下进行下一步工序。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盲孔11内置有压缩弹簧4,所述压缩弹簧4的一端与所述芯杆2的端部连接,通过压缩弹簧4给所述芯杆2提供弹力,所述芯杆2上沿轴向设有呈长条状的固定孔21,所述支撑杆1上设有固定销12,所述固定销12穿过所述固定孔21,且所述固定销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杆1上,通过固定销12使所述芯杆2移动时不会脱出所述盲孔11。

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支撑杆1的底端设有支撑销13,所述支撑销13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杆1的直径,所述支撑销13与所述支撑杆1螺纹连接,使用支撑销13可延长支撑杆1的长度,由于压装时与所述支撑杆1端部配合的面为圆弧面,故不适用进行压装,使用止支撑杆1时解决了该问题。

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31设有三个,沿周向均布在所述支撑块3上,从而更可靠地固定住轴承外圈。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定位槽311内设有扭转弹簧314,所述扭转弹簧314通过连接销固定在所述定位槽311内,所述扭转弹簧314第一条边与所述定位槽311的底部抵接,第二条边与所述弹性定位头312连接。图2还示出了扭转弹簧314工作过程的状态示意图,即扭转弹簧314的弹力推动所述弹性定位头312转动从而顶住垫片,达成定位效果,当轴承外圈5从所述限位部315上取出时,弹性定位头312的后部在限位件313的作用下不会脱出所述定位槽311。优选地,所述芯杆2与所述支撑块3螺纹连接,拆装更为便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