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裁与去毛刺两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5156发布日期:2019-02-19 20:08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冲裁与去毛刺两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涉及冲裁与去毛刺两用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产品技术不断进步,液晶电视、电脑及智能平板电脑等家用电器已普及到家家户户,市场竞争也愈来愈激烈。这就要求厂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发出满足客户要求的新产品。液晶电视就是在此背景下推出的新产品。对液晶显示器来说,液晶模组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此工件就是液晶模组中的一个外观零件。作为外观件,这也对模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产品表面质量,又要保证产品的型面和尺寸要求,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件产品生产成本。现有技术的模具功能单一,安装复杂,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提高产品表面质量的冲裁与去毛刺两用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托板、上模座、上夹板、上脱板和上分切冲头;

所述上模座的一侧通过若干竖向设置的上垫块与所述上托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上夹板的一侧与所述上模座的另一侧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上脱板通过若干弹簧一活动设置在所述上夹板的另一侧;

所述分切冲头活动设置在所述上脱板内;

所述分切冲头通过上模板螺丝与所述上夹板固定连接;

所述下模包括下托板、下模座、下脱料板和下分切冲头;

所述下模座的通过若干竖向设置的下垫块与所述下托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下分切冲头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模座的中部,朝向所述上模的一侧;所述下脱料板活动设置在所述下分切冲头的中部位置,与上分切冲头相适配;

所述下分切冲头与下脱料板连接的边角上,靠近上模的一侧设有凸角;

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若干导向机构;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精密滑动内导柱和导向套;所述精密滑动内导柱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模上;所述导向套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模上,与所述精密滑动内导柱相适配。

所述精密滑动内导柱的外圆面上设有若干均布排列的弧形槽。

所述弧形槽上设有若干润油孔,所述精密滑动内导柱的顶部设有与若干润油孔连通的加油孔。

所述弧形槽内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钢球,所述钢球通过容置槽内的弹簧,从容置槽的槽口处伸出。

所述下模座上设有若干均布排列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下模内限位柱和限位块;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固定套设在所述下模内限位柱的一端,所述下模内限位柱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下模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模具在自由状态下,上分切冲头设置在上脱板内;下脱料板通过弹簧二从下分切冲头上伸出,保护下分切冲头的刀口;在冲床的压力下,上模整体下移,精密滑动内导柱进入下模的导向套内,进行导向;上模继续下行,首先上脱板与下模座接触并压住工件,随着上模不断下行,上分切冲头从上脱板内脱出,对工件进行冲裁与去毛刺工作;上模下移结束,在冲床带动下开始上行,在上模弹簧一的作用下,上脱板先继续压住工件,而上夹板带动上分切冲头首先上行,下分切冲头缩进下模座内,完成从工件上的脱模工作;然后冲床滑块继续上行,回到初始自由状态;至此完成一次冲压行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提高产品表面质量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是下分切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精密滑动内导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上模, 11是上托板,12是上模座,13是上夹板,14是上脱板,15是上分切冲头,16是上垫块,2是下模,21是下托板,22是下模座,23是下脱料板,24是下分切冲头,241是凸角,25是下垫块,3是导向机构,31是精密滑动内导柱,4是限位机构,41是下模内限位柱,42是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6所示,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包括上托板11、上模座12、上夹板13、上脱板14和上分切冲头15;

所述上模座12的一侧通过若干竖向设置的上垫块16与所述上托板11可拆卸固定连接;若干竖向设置的上垫块16便于上模与裁断设备通过连接件能够快速的连接安装,提高了安装空间和安装效率;

所述上夹板13的一侧与所述上模座12的另一侧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上脱板14通过若干弹簧一活动设置在所述上夹板13的另一侧;

所述分切冲头活动设置在所述上脱板14内;

所述分切冲头通过上模板螺丝与所述上夹板13固定连接;

所述下模2包括下托板21、下模座22、下脱料板23和下分切冲头24;

所述下模座22的通过若干竖向设置的下垫块25与所述下托板21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下分切冲头24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模座22的中部,朝向所述上模的一侧;所述下脱料板23活动设置在所述下分切冲头24的中部位置,与上分切冲头15相适配;弹簧二的一端与下脱料板23连接,另一端与下模座22的内孔连接;

所述下分切冲头24与下脱料板23连接的边角上,靠近上模的一侧设有凸角241;凸角241的设置,在工件冲压过程在形成倒角,去除工件边角的毛刺,提高了加工效率;

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若干导向机构3;

所述导向机构3包括精密滑动内导柱31和导向套;所述精密滑动内导柱31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模上;所述导向套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模上,与所述精密滑动内导柱31相适配。

所述精密滑动内导柱31的外圆面上设有若干均布排列的弧形槽。

精密滑动内导柱31和导向套工作状态下,摩擦,易产生金属屑,铁屑不及时排除,造成精密滑动内导柱31的外表面和导向套内侧壁的磨损,模具冲压精度降低;弧形槽不仅可以暂存金属屑,降低磨损;而且可以降低精密滑动内导柱31和导向套之间摩擦力。

所述弧形槽上设有若干润油孔,所述精密滑动内导柱31的顶部设有与若干润油孔连通的加油孔。润油孔出油,降低精密滑动内导柱31和导向套之间的磨损,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所述弧形槽内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钢球,所述钢球通过容置槽内的弹簧,从容置槽的槽口处伸出。钢球限设在容置槽内,部分从容置槽内伸出,与导向套的内侧壁接触,降低摩擦力,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所述下模座22上设有若干均布排列的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下模内限位柱41和限位块42;所述下模座22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42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42固定套设在所述下模内限位柱41的一端,所述下模内限位柱41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下模座22连接。通过调节下模内限位柱41的高度,控制限位块42从下模座22内伸出的高度,保证合模后工件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作如下说明:模具在自由状态下,上分切冲头15设置在上脱板14内;下脱料板23通过弹簧二从下分切冲头24上伸出,保护下分切冲头24的刀口;在冲床的压力下,上模整体下移,精密滑动内导柱31进入下模的导向套内,进行导向;上模继续下行,首先上脱板14与下模座22接触并压住工件,随着上模不断下行,上分切冲头15从上脱板14内脱出,对工件进行冲裁与去毛刺工作;上模下移结束,在冲床带动下开始上行,在上模弹簧一的作用下,上脱板14先继续压住工件,而上夹板13带动上分切冲头15首先上行,下分切冲头24缩进下模座22内,完成从工件上的脱模工作;然后冲床滑块继续上行,回到初始自由状态;至此完成一次冲压行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