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薄壁圆管的弯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2439发布日期:2019-03-14 00:29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用于薄壁圆管的弯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薄壁圆管的弯管装置。



背景技术:

薄壁圆管在弯曲加工过程中,薄壁圆管的外侧会受到拉力影响,从而产生薄壁圆管外侧伸长和管壁减薄的现象,同时,薄壁圆管内侧受压,由于薄壁圆管外侧和内侧受到不同力的作用,薄壁圆管弯曲加工完成后,往往薄壁圆管的弯曲成型段的圆度会很差,也就是说薄壁圆管的弯曲成型段为扁管。为了保证薄壁圆管加工后的圆度,目前主要是在薄壁圆管的内部加芯轴,芯轴的作用是在薄壁圆管折弯时在其内壁上起到支撑作用,使弯曲加工时尽量保证弯曲段的圆度,使薄壁圆管变形区的外形流畅、美观,但目前的芯轴结构复杂,造成加工成本高;并且薄壁圆管在弯曲过程中,操作人员很难精确的控制好弯曲角度,常常造成弯曲角度过大或者过小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与使用方便、加工成本低、可准确控制薄壁圆管弯曲角度的用于薄壁圆管的弯管装置,同时可解决薄壁圆管在弯曲过程中变形区出现瘪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于薄壁圆管的弯管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操作台面上的弯管轮,所述弯管轮的上下表面分别对应转动安装有两弯管臂,两所述弯管臂之间安装有与所述弯管轮配合的弯管压轮,两所述弯管臂的端部对应连接有弯管手柄,所述弯管轮与所述弯管压轮的外周分别对应设置有用于配合压紧薄壁圆管的弧形凹槽,所述弯管轮上设置有弯管角度限位装置,所述薄壁圆管内配合安装有弯管防变形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弯管角度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弯管轮上的弧形滑道,所述弧形滑道为弧形孔,所述弧形滑道内滑动安装有角度限位螺栓,所述角度限位螺栓贯穿所述弧形滑道外连接有角度限位锁紧螺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弯管轮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滑道对应的弯管角度刻度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弯管防变形装置包括至少三个球形支撑体和球体连接绳,所述球形支撑体的中心轴上设置有一个贯穿孔,所述球体连接绳穿过所述贯穿孔将至少两个所述球形支撑体依次连接,所述球体连接绳的一端安装有固定球体挡块,所述球体连接绳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可调球体挡块,所述可调球体挡块环抱固定在所述球体连接绳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可调球体挡块包括两个用于环抱夹紧所述球体连接绳的夹持抱环,两所述夹持抱环的一端铰接连接,两所述夹持抱环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夹持锁紧螺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球形支撑体的外壁与薄壁圆管的内壁之间留有调整间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球形支撑体的外周包覆有球体减摩层。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用于薄壁圆管的弯管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操作台面上的弯管轮,所述弯管轮的上下表面分别对应转动安装有两弯管臂,两所述弯管臂之间安装有与所述弯管轮配合的弯管压轮,两所述弯管臂的端部对应连接有弯管手柄,所述弯管轮与所述弯管压轮的外周分别对应设置有用于配合压紧薄壁圆管的弧形凹槽,所述弯管轮上设置有弯管角度限位装置,所述薄壁圆管内配合安装有弯管防变形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薄壁圆管弯曲前,在所述弯管轮上找到需要的所述薄壁圆管弯曲角度,然后对应安装所述弯管角度限位装置,实施弯曲时,当所述弯管臂转动到所述弯管角度限位装置时,位置被限制将无法继续操作,此时所述薄壁圆管的弯曲角度符合操作人员预先需要的弯曲角度,所述弯管角度限位装置可准确的控制所述薄壁圆管需要的弯曲角度,不会出现弯曲角度过大或者过小现象,使得加工过程更加简单;同时由于所述弯管防变形装置在所述薄壁圆管内配合的使用,解决了薄壁圆管在弯曲过程中变形区出现瘪管问题,使弯曲加工时尽量保证弯曲段的圆度,使薄壁圆管变形区的外形流畅、美观;结构简单、安装与使用方便,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弯管防变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调球体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使用效果图(薄壁圆管弯曲后);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中:1-操作台面;2-弯管轮;3-弯管臂;4-弯管压轮;5-弯管手柄;6-薄壁圆管;7-弧形凹槽;81-弧形滑道;82-角度限位螺栓;83-角度限位锁紧螺母;84-弯管角度刻度线;91-球形支撑体;92-球体连接绳;93-固定球体挡块;94-可调球体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薄壁圆管的弯管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操作台面1上的弯管轮2,所述弯管轮2的上下表面分别对应转动安装有两弯管臂3,两所述弯管臂3之间安装有与所述弯管轮2配合的弯管压轮4,两所述弯管臂3的端部对应连接有弯管手柄5,所述弯管轮2与所述弯管压轮4的外周分别对应设置有用于配合压紧薄壁圆管6的弧形凹槽7,两所述弧形凹槽7相互配合将所述薄壁圆管6压紧,适用于所述薄壁圆管6的弯曲,所述弯管轮2上设置有弯管角度限位装置,所述薄壁圆管6内配合安装有弯管防变形装置。

所述弯管角度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弯管轮2上的弧形滑道81,所述弧形滑道81为弧形孔,所述弧形滑道81内滑动安装有角度限位螺栓82,所述角度限位螺栓82贯穿所述弧形滑道81外连接有角度限位锁紧螺母83;所述角度限位螺栓82和所述角度限位锁紧螺母83也可以替换为具有位置可调的限位块;所述弯管轮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滑道81对应的弯管角度刻度线84,所述弯管角度刻度线84用于指示所述薄壁圆管6弯曲角度,所述薄壁圆管6弯曲前,操作人员根据使用需要预先设定所述薄壁圆管6的弯曲角度,在所述弯管角度刻度线84上找到对应的角度指示位置,然后将所述角度限位螺栓82在所述弧形滑道81内滑动,直至所述角度限位螺栓82的位置与刚刚在所述弯管角度刻度线84上找到的角度指示位置对应为止,然后安装所述角度限位锁紧螺母83使得所述角度限位螺栓82位置固定,最后实施弯曲,当所述弯管臂3转动到所述角度限位锁紧螺母83时,位置被限制将无法继续操作,此时所述薄壁圆管6的弯曲角度符合操作人员预先需要的弯曲角度,弯曲后的效果图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弯管角度限位装置可准确的控制所述薄壁圆管6需要的弯曲角度,不会出现弯曲角度过大或者过小现象,使得加工过程更加简单。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弯管防变形装置包括至少三个球形支撑体91和球体连接绳92,所述球形支撑体91的中心轴上设置有一个贯穿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球形支撑体91的具体数量根据薄壁圆管6的弯折长度确定,所述球体连接绳92为软钢丝绳或者其他具有强度的可变形绳;所述球体连接绳92穿过所述贯穿孔将至少两个所述球形支撑体91依次连接,所述球体连接绳92的一端安装有固定球体挡块93,所述球体连接绳9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可调球体挡块94,所述可调球体挡块94环抱固定在所述球体连接绳92上,所述固定球体挡块93和所述可调球体挡块94均用于防止所述球形支撑体91从所述球体连接绳92上掉落,但其中所述可调球体挡块94还具有可拆卸功能,当需要调整所述球形支撑体91之间的间隙或者需要增加或减少所述球形支撑体91时,将所述可调球体挡块94拆卸下来,此时所述球体连接绳92的一端具有一个自由端,因此可以在此端增加或减少所述球形支撑体91,或者通过调整所述可调球体挡块94的位置来调整所述球形支撑体91之间的间隙,适应于不同的薄壁圆管6弯折角度与薄壁圆管6长度。

如图4所示,所述可调球体挡块94包括两个用于环抱夹紧所述球体连接绳92的夹持抱环,两所述夹持抱环的一端铰接连接,两所述夹持抱环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夹持锁紧螺栓;所述夹持锁紧螺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且未在图中示出;所述可调球体挡块94可环抱夹紧在所述球体连接绳92上,可以有效的防止所述球形支撑体91从所述球体连接绳92上掉落,此外所述可调球体挡块94通过所述夹持锁紧螺栓固定,当需要调整所述球形支撑体91之间的间隙或者需要增加或减少所述球形支撑体91时,可以将所述夹持锁紧螺栓拆卸下,并打开两所述夹持抱环,此时所述球体连接绳92的一端具有一个自由端,因此可以在此端增加或减少所述球形支撑体91,或者通过调整所述可调球体挡块94的位置来调整所述球形支撑体91之间的间隙,适应于不同的薄壁圆管6弯折角度与薄壁圆管6长度。

所述球形支撑体91的外壁与薄壁圆管6的内壁之间留有调整间隙;防止薄壁圆管6弯折过程中,所述球形支撑体91与所述薄壁圆管6之间出现卡死现象,所述调整间隙的设置有利于所述球形支撑体91可以自由的在薄壁圆管6内活动,但是调整间隙不可以过大,否则不能起到很好的防变形效果。

所述球形支撑体91的外周包覆有球体减摩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球体减摩层为橡胶层,减少薄壁圆管6折弯时所述球形支撑体91与所述薄壁圆管6之间的挤压冲击,对所述球形支撑体91的外表面和所述薄壁圆管6的内表面进行保护,有效保护薄壁圆管6的内表面内壁不被划伤。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薄壁圆管在弯曲过程中变形区出现瘪管问题,使弯曲加工时尽量保证弯曲段的圆度,使薄壁圆管变形区的外形流畅、美观,同时可准确的控制薄壁圆管需要的弯曲角度;结构简单、安装与使用方便,加工成本低。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