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机构及对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3007发布日期:2019-05-31 23:04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对管机构及对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管机构及对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发电厂锅炉内使用的炉管长时间运行之后,极易因为长期高温运行出现冷热膨胀而发生变形损坏,此时就需要对发生变形的炉管管段进行更换,而采用新的炉管与原有剩余炉管进行焊接以便能够继续工作。当对新炉管和旧炉管进行焊接时,需要保证较高的管口对齐性,此时就需要借助对管器来进行辅助操作。然而,现有的对管器为类似夹子的结构,即需要操作人员握持两个夹臂对新、旧两个炉管进行手动夹持固定,之后再进行焊接作业,如此不仅会耗费操作人员过多的体力劳动,并且手动夹持管口,对齐度不易保证,导致焊接质量较差,同时两个夹臂所能夹固的不同管径的炉管范围极为有限,因而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对管机构,能够保证炉管管口焊接时的对齐度,确保焊接质量,同时避免耗费过多的体力劳动,且能够适应不同管径的炉管固定要求,具有更高的通用性;该对管装置通过使用对管机构,使得不同炉管的对齐焊接作业更加便捷、高效,且易于保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并且适用性好。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对管机构,包括:

夹座,所述夹座用于承托固定待焊接的新炉管和旧炉管;

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夹座上的第一安装座、及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的端部设置有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夹座、并用于夹固所述新炉管的第一夹块;及

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夹座上的第二安装座、及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的端部设置有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夹座、并用于夹固所述旧炉管的第二夹块。

上述对管机构将传统的借助人力夹持炉管转变为通过机械力夹持炉管。具体地,通过在夹座上固定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结构,使得装设在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驱动轴可通过简便操作而上下移动,使得固定于第一驱动轴端部的第一夹块能够相对夹座靠近或远离;同理,装设在第二安装座上的第二驱动轴可通过简便操作而上下移动,使得固定于第二驱动轴端部的第二夹块也能够相对夹座靠近或远离。如此,当对原有损坏的炉管进行更换后,需要对新炉管和剩余的旧炉管进行焊接固定时,此时就可以将新炉管装设到夹座上、并调整第一夹块移动而夹固该新炉管,紧接着再将旧炉管也装设到夹座与新炉管相对的一端、并调整第二夹块移动而夹固该旧炉管,此时,新炉管与旧炉管的管口处于高度对齐状态,即可进行焊接作业。如此,不仅能够保证炉管管口焊接时的对齐度,确保焊接质量,同时可避免人力直接按压固定而耗费过多的体力损耗,并且,通过调整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与夹座至不同的间距,还能够适应不同管径的炉管固定要求,因而具有更高的通用性。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座设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块设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块设有第三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第三夹持部配合形成夹持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为第一V型槽,所述第二夹持部为第二V型槽,所述第三夹持部为第三V型槽;所述第一驱动轴的轴线、所述第一V型槽的顶点及所述第二V型槽的顶点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驱动轴的轴线、所述第一V型槽的顶点及所述第三V型槽的顶点处于同一直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夹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驱动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夹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驱动轴可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一手轮,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支撑杆及第一导套,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夹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套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可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套内,使得所述第一夹块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夹座,所述第一手轮与所述第一驱动轴远离所述第一夹块的一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手轮,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二支撑杆及第二导套,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夹座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套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可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套内,使得所述第二夹块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夹座,所述第二手轮与所述第二驱动轴远离所述第二夹块的一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轴的外壁上均设有第一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导套和所述第二导套的内壁上设有第二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适配旋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轴的外壁上均设有沿轴向间隔排布的至少两个卡凸,所述第一导套和所述第二导套的内壁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凸卡扣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轮和所述第二手轮的外周壁设有防滑结构。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对管装置,其包括新炉管、旧炉管和如上所述的对管机构,所述新炉管和所述旧炉管均夹固于所述对管机构上,且所述新炉管的其中一个管口与所述旧炉管的其中一个管口对接平齐。该对管装置通过使用对管机构,使得不同炉管的对齐焊接作业更加便捷、高效,且易于保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并且适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对管机构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对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对管机构,20、对管装置,100、夹座,110、第一夹持部,200、第一夹持机构,210、第一安装座,211、第一支撑杆,212、第一导套,213、第一手轮,220、第一驱动轴,230、第一夹块,231、第二夹持部,300、第二夹持机构,310、第二安装座,311、第二支撑杆,312、第二导套,313、第二手轮,320、第二驱动轴,330、第二夹块,331、第三夹持部,400、新炉管,500、旧炉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申请展示的一实施例的对管机构10,包括:夹座100,所述夹座100用于承托固定待焊接的新炉管400和旧炉管500;第一夹持机构200,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夹座100上的第一安装座210、及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210上的第一驱动轴220,所述第一驱动轴220的端部设置有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夹座100、并用于夹固所述新炉管400的第一夹块230;及第二夹持机构300,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00包括设置于所述夹座100上的第二安装座310、及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310上的第二驱动轴320,所述第二驱动轴320的端部设置有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夹座100、并用于夹固所述旧炉管500的第二夹块330。

上述对管机构10将传统的借助人力夹持炉管转变为通过机械力夹持炉管。具体地,通过在夹座100上固定第一夹持机构200和第二夹持机构,使得装设在第一安装座210上的第一驱动轴220可通过简便操作而上下移动,使得固定于第一驱动轴220端部的第一夹块230能够相对夹座100靠近或远离;同理,装设在第二安装座310上的第二驱动轴320可通过简便操作而上下移动,使得固定于第二驱动轴320端部的第二夹块330也能够相对夹座100靠近或远离。如此,当对原有损坏的炉管进行更换后,需要对新炉管400和旧炉管500进行焊接固定时,此时就可以将新炉管400装设到夹座100上、并调整第一夹块230移动而夹固该新炉管400,紧接着再将旧炉管500也装设到夹座100与新炉管400相对的一端、并调整第二夹块330移动而夹固该旧炉管500,此时,新炉管400与旧炉管500的管口处于高度对齐状态,即可进行焊接作业。如此,不仅能够保证炉管管口焊接时的对齐度,确保焊接质量,同时可避免人力直接按压固定而耗费过多的体力损耗,并且,通过调整第一夹块230和第二夹块330与夹座100至不同的间距,还能够适应不同管径的炉管固定要求,因而具有更高的通用性。

其中,夹座100与第一安装座210和第二安装座310的装配关系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的,或者是可拆卸装配连接的。而在本技术方案中,考虑到对炉管所需的加持力比较大,对装置本身各部件的连接强度要求相应增加,因而优选夹座100与第一安装座210和第二安装座310为焊接的固定连接方式。

安装时,首先通过人力或借助机械设备对新炉管400和旧炉管500的对齐度进行粗调节,使得两个管口基本保持对齐;之后可借助第一夹块230和第二夹块330的夹持力,使得两个管口通过微形变、约束力等的综合作用而实现最终的高度对齐,之后对拼接管缝进行周向焊接即可。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夹座100设有第一夹持部110,所述第一夹块230设有第二夹持部231,所述第二夹块330设有第三夹持部331,所述第一夹持部110、所述第二夹持部231和所述第三夹持部331配合形成夹持结构。如此,能够很好的限制新炉管400和旧炉管500的移动和转动自由度,确保可靠夹持固定,避免焊接时管口出现错位移动而影响焊接质量。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110为第一V型槽,所述第二夹持部231为第二V型槽,所述第三夹持部331为第三V型槽;所述第一驱动轴220的轴线、所述第一V型槽的顶点及所述第二V型槽的顶点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驱动轴320的轴线、所述第一V型槽的顶点及所述第三V型槽的顶点处于同一直线上。由于常规的炉管为圆形构造,因而采用V型槽的结构,能够确保与圆形的外管壁夹持更加稳固,能更好的限制炉管各个方向的自由度;此外,由于轴线以及对应V型导槽的顶点处于同一直线上,保证新炉管400与旧炉管500夹固之后不会相对错位,能够进一步保证管口对齐的同轴度。

当然了,采用V型槽的结构仅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0、第二夹持部231以及第三夹持部331也可以是U型槽等结构,并且三个夹持部可以是相同的结构、也可以是部分相同的或者均不相同的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夹座100、第一夹块230和第二夹块330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部件,例如角钢、槽钢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0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未示出),所述第一夹块23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驱动轴220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0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未示出),所述第二夹块330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驱动轴320可转动连接。由于第一夹块230和第二夹块330是可以绕轴线转动的,因而在夹持炉管时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确保能够紧密夹持住炉管。

具体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长型螺丝,第一夹块230与第一驱动轴220以及第二夹块330与第二驱动轴320的相应位置分别开设有螺孔,通过长型螺丝与螺孔的螺接而实现可转动的配合关系。

请继续参阅图1,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一手轮213,所述第一安装座210包括第一支撑杆211及第一导套212,所述第一支撑杆211的一端与所述夹座100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2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套212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220可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套212内,使得所述第一夹块230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夹座100,所述第一手轮213与所述第一驱动轴220远离所述第一夹块230的一端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杆211固定于夹座100与第一导套212之间,使得第一导套212相对的固定于夹座100的上面,进而可以使第一夹块230的第二夹持部231与夹座100的第一夹持部110相对布置,最终通过第一驱动轴220在第一导套212上移动而使第一夹持部110与第二夹持部231相互靠近或远离完成加固炉管的操作,结构简单、紧凑,实现炉管夹持固定的方式简单、易于实施,且夹持稳固性高。

同理,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手轮313,所述第二安装座310包括第二支撑杆311及第二导套312,所述第二支撑杆311的一端与所述夹座100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3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套312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320可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套312内,使得所述第二夹块330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夹座100,所述第二手轮313与所述第二驱动轴320远离所述第二夹块330的一端连接。其中,第二支撑杆311、第二导套312、第二驱动轴320以及第二夹块330的装配及运动关系可参照上述进行理解。

而为了实现第一夹块230与第二夹块330的纵向移动行程可调,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轴220和所述第二驱动轴320的外壁上均设有第一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导套212和所述第二导套312的内壁上设有第二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适配旋接。工作时,操作人员旋转对应的手轮,第一驱动轴220和第二驱动轴320即可通过转动转变为纵向直线升降移动,使得第一夹块230和第二夹块330的位置可调,进而适应不同直径的炉管的夹固,可调、可控性好,精度高(通过控制螺距,使得最小移动距离可以很小),且操作方便、省力。

为避免转动手轮时发生打滑,影响操作可靠性,所述第一手轮213和所述第二手轮313的外周壁设有防滑结构。因而该防滑结构能够增加与操作者手部之间的接触摩擦力,防止打滑发生。具体地,该防滑结构可以是通过滚压、化学蚀刻等工艺方法制作出的阵列凹凸纹路。或者,也可以直接在第一手轮213和第二手轮313的外周上套上防滑胶套。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代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轴220和所述第二驱动轴320的外壁上均设有沿轴向间隔排布的至少两个卡凸,所述第一导套212和所述第二导套312的内壁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凸卡扣配合。如此,通过不同的卡凸与卡槽卡接配合,使得第一驱动轴220能够止停在第一导套212内的不同高度位置、第二驱动轴320能够止停在第二导套312内的不同高度位置,同样具有很好的调节能力,通用性好。

并且可以理解的,采用上述的螺纹装配结构或卡凸、卡槽的卡扣结构,还能够有效的应对因夹持炉管所受到的反作用力,避免因出现“让位”现象而导致炉管无法夹持紧固而影响焊接质量。

如图2所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对管装置20,其包括新炉管400、旧炉管500和如上所述的对管机构10,所述新炉管400和所述旧炉管500均夹固于所述对管机构10上,且所述新炉管400的其中一个管口与所述旧炉管500的其中一个管口对接平齐。该对管装置20通过使用对管机构10,使得不同炉管的对齐焊接作业更加便捷、高效,且易于保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并且适用性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