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控开关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8766发布日期:2019-07-24 08:5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门控开关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组装设备领域,尤其是门控开关组装机。



背景技术:

门控开关的组装,需要将底座、外壳、推杆和弹簧进行整合安装。但是现有的门控开关设备安装效率低,且安装成品良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控开关组装机,通过机构自动上料,通过弹簧组装机构将弹簧安装到底座上,通过推杆触片组装机构将推杆与触片进行组装后,安装到底座上,通过外壳组装机构将外壳与产品组装成为成品。通过产品检测机构来拣出不合格产品,并通过激光打标机为合格品打标,提高了安装效率与良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门控开关组装机,包括机台、输送机、载具、底座上料机构、底座注油机构、弹簧组装机构、推杆触片组装机构、外壳组装机构、产品检测机构、激光打标机和产品分流机构,所述机台上安装有输送机,输送机的传动带上连接有载具,机台上依次安装有用于将底座装上载具的底座上料机构、为底座注油的底座注油机构、为底座安装弹簧的弹簧组装机构、将推杆触片组件安装到底座上的组装机构、将外壳安装到组件上的外壳组装机构、测试产品的产品检测机构、激光打标机、将合格与不合格产品分流的产品分流机构。

具体地,所述底座上料机构由底座振动盘、错料气缸一、旋转气缸一、夹爪直线驱动气缸一和夹爪一组成,错料气缸一的活塞杆端固定有L形推板,错料气缸一的缸体上固定有滑槽,推板滑配连接在滑槽内,振动盘的流道出口贴合在滑槽侧端开口处,旋转气缸一的旋转轴端连接板与夹爪直线驱动气缸一固定连接,夹爪直线驱动气缸一的活塞杆端固定有夹爪一,振动盘、旋转气缸一的缸体、错料气缸一的缸体均固定在机台上。

具体地,所述底座注油机构由油阀和油阀直线驱动气缸组成,油阀与油泵通过管道连接,油阀直线驱动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台上,油阀直线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油阀。

具体地,所述弹簧组装机构由弹簧振动盘和落料筒体组成,弹簧振动盘和落料筒体均位于输送机上方,弹簧振动盘的出料口通过软管与落料筒体上方入口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推杆触片组装机构由二轴机械手一、错料气缸二、夹爪二、触片振动盘、旋转气缸二、错料气缸三、夹爪三、推杆振动盘、二轴机械手二、夹爪四和分度盘组成,二轴机械手一、旋转气缸二、二轴机械手二分布在分度盘周围,二轴机械手一和二轴机械手二的X轴缸体均固定在机台上,二轴机械手一的Y轴移动端上固定有夹爪二,二轴机械手二的Y轴移动端上固定有夹爪四,错料气缸二与错料气缸三的活塞杆均端固定有L形推板,错料气缸二与错料气缸三的缸体上均固定有滑槽,推板滑配连接在滑槽内,错料气缸二的滑槽侧端开口与触片振动盘的流道出口相贴合,错料气缸三的滑槽侧端开口与推杆振动盘的流道出口相贴合,旋转气缸二的旋转轴端固定有垂直驱动气缸,垂直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固定有夹爪三。

具体地,所述外壳组装机构由二轴机械手三、真空吸嘴、压紧气缸和外壳振动盘组成,压紧气缸位于输送机上方,二轴机械手三的X轴缸体固定在机台上,二轴机械手三的Y轴活塞杆端固定有真空吸嘴,外壳振动盘的流道位于二轴机械手三的下方。

具体地,所述产品检测机构由力传感器、传感器直线驱动气缸、定位压紧气缸、通电接插件和接插件直线驱动气缸组成,传感器直线驱动气缸的缸体、定位压紧气缸的缸体、接插件直线驱动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台上,传感器直线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力传感器,定位压紧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带定位孔的定位块,接插件直线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通电接插件。

具体地,所述产品分流机构由二轴机械手四、夹爪、打标夹紧气缸和出料流道组成,二轴机械手四的x轴缸体固定在机台上,二轴机械手四的y轴移动端固定有夹爪,出料流道的入口固定在输送机侧端,出料流道的入口处固定有打标夹紧气缸,打标夹紧气缸与激光打标机位于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控开关组装机,通过机构自动上料,通过弹簧组装机构将弹簧安装到底座上,通过推杆触片组装机构将推杆与触片进行组装后,安装到底座上,通过外壳组装机构将外壳与产品组装成为成品。通过产品检测机构来拣出不合格产品,并通过激光打标机为合格品打标,提高了安装效率与良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注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推杆触片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分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台,2.输送机,3.载具,4.底座上料机构,5.底座注油机构, 6.弹簧组装机构,7.推杆触片组装机构,8.外壳组装机构,9.产品检测机构,10.激光打标机,11.产品分流机构,41.底座振动盘,42.错料气缸一, 43.旋转气缸一,44.夹爪直线驱动气缸一,45.夹爪一,51.油阀,52.油阀直线驱动气缸,61.弹簧振动盘,62.落料筒体,70.夹爪四,71.二轴机械手一,72.错料气缸二,73.夹爪二,74.触片振动盘,75.旋转气缸二,76. 错料气缸三,77.夹爪三,78.推杆振动盘,79.二轴机械手二,701.分度盘, 81.二轴机械手三,82.真空吸嘴,83.压紧气缸,91.力传感器,92.传感器直线驱动气缸,93.定位压紧气缸,94.通电接插件,95.接插件直线驱动气缸,101.二轴机械手四,102.夹爪,103.打标夹紧气缸,104.出料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注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推杆触片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分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门控开关组装机,包括机台1、输送机2、载具3、底座上料机构4、底座注油机构5、弹簧组装机构6、推杆触片组装机构7、外壳组装机构8、产品检测机构9、激光打标机10和产品分流机构11,所述机台1上安装有输送机 2,输送机2的传动带上连接有载具3,机台1上依次安装有用于将底座装上载具3的底座上料机构4、为底座注油的底座注油机构5、为底座安装弹簧的弹簧组装机构6、将推杆触片组件安装到底座上的组装机构7、将外壳安装到组件上的外壳组装机构8、测试产品的产品检测机构9、激光打标机10、将合格与不合格产品分流的产品分流机构11。所述底座上料机构4由底座振动盘41、错料气缸一42、旋转气缸一43、夹爪直线驱动气缸一44和夹爪一45组成,错料气缸一42的活塞杆端固定有L形推板,错料气缸一42的缸体上固定有滑槽,推板滑配连接在滑槽内,振动盘41的流道出口贴合在滑槽侧端开口处,旋转气缸一 43的旋转轴端连接板与夹爪直线驱动气缸一44固定连接,夹爪直线驱动气缸一 44的活塞杆端固定有夹爪一45,振动盘、旋转气缸一43的缸体、错料气缸一 42的缸体均固定在机台1上。所述底座注油机构5由油阀51和油阀直线驱动气缸52组成,油阀51与油泵通过管道连接,油阀直线驱动气缸52的缸体固定在机台1上,油阀直线驱动气缸52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油阀51。所述弹簧组装机构 6由弹簧振动盘61和落料筒体62组成,弹簧振动盘61和落料筒体62均位于输送机2上方,弹簧振动盘61的出料口通过软管与落料筒体62上方入口相连通。所述推杆触片组装机构7由二轴机械手一71、错料气缸二72、夹爪二73、触片振动盘74、旋转气缸二75、错料气缸三76、夹爪三77、推杆振动盘78、二轴机械手二79、夹爪四70和分度盘701组成,二轴机械手一71、旋转气缸二75、二轴机械手二79分布在分度盘701周围,二轴机械手一71和二轴机械手二79 的X轴缸体均固定在机台上,二轴机械手一71的Y轴移动端上固定有夹爪二73,二轴机械手二79的Y轴移动端上固定有夹爪四70,错料气缸二72与错料气缸三76的活塞杆均端固定有L形推板,错料气缸二72与错料气缸三76的缸体上均固定有滑槽,推板滑配连接在滑槽内,错料气缸二72的滑槽侧端开口与触片振动盘74的流道出口相贴合,错料气缸三76的滑槽侧端开口与推杆振动盘78 的流道出口相贴合,旋转气缸二75的旋转轴端固定有垂直驱动气缸,垂直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固定有夹爪三77。所述外壳组装机构8由二轴机械手三81、真空吸嘴82、压紧气缸83和外壳振动盘组成,压紧气缸83位于输送机2上方,二轴机械手三81的X轴缸体固定在机台1上,二轴机械手三81的Y轴活塞杆端固定有真空吸嘴82,外壳振动盘84的流道位于二轴机械手三81的下方。所述产品检测机构9由力传感器91、传感器直线驱动气缸92、定位压紧气缸93、通电接插件94和接插件直线驱动气缸95组成,传感器直线驱动气缸92的缸体、定位压紧气缸93的缸体、接插件直线驱动气缸95的缸体固定在机台1上,传感器直线驱动气缸92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力传感器91,定位压紧气缸93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带定位孔的定位块,接插件直线驱动气缸95的活塞杆上固定有通电接插件94。所述产品分流机构11由二轴机械手四101、夹爪102、打标夹紧气缸103和出料流道104组成,二轴机械手四101的x轴缸体固定在机台1上,二轴机械手四101的y轴移动端固定有夹爪102,出料流道104的入口固定在输送机2侧端,出料流道104的入口处固定有打标夹紧气缸103,打标夹紧气缸 103与激光打标机10位于同一侧。

输送机2是由输送台、传动轮、电机和传动带组成。输送台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传动轮,传动轮上的轴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端,输送台两端的传动轮之间张紧有传动带。电机驱使传动轮旋转时,就可以利用摩擦,来带动传动带进行传动。而传动带与载具固定,这样当传动带移动时,载具就会跟着传动带,沿着输送台的轨道进行水平直线移动。输送台底部有数个定位气缸,定位气缸端头有定位销。当载具3移动至一个工位进行加工时,定位气缸的活塞杆就会带动定位销插入到载具3底部的销孔内,实现载具3的定位。

二轴机械手一71、二轴机械手二79、二轴机械手三81、二轴机械手四101 均为X轴直线驱动机构与Y轴直线驱动机构组成。X轴直线驱动机构的移动端固定在Y轴直线驱动机构的缸体上,Y轴直线驱动机构固定有抓取装置。因此抓取装置可以在X轴直线驱动机构与Y轴直线驱动机构的配合下进行上下左右移动。而直线驱动机构可以是直线模组或是气缸。

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首先输送机2将空的载具3移动到底座安放工位的位置并定位。然后底座振动盘41将底座通过流道传送至错料气缸一42缸体上的滑槽内,此时错料气缸一42的活塞杆推动L形的推板,将底座从滑槽的一端移动至滑槽的另一端,以方便夹爪一45夹取。当底座移动到位之后,旋转气缸一43将夹爪直线驱动气缸一44旋转至底座上方,将夹爪直线驱动气缸一 44的活塞杆伸出,从而驱使夹爪一45将底座夹取。最后移动夹爪一45,将底座放置到输送机2上的载具3内。

结合附图1和附图3所示,接着输送机2将载具3移动至注油工位并定位。油阀直线驱动气缸52的活塞杆伸出,从而将油阀51为载具3内的底座上油。

结合附图1和附图4所示,上完油之后,输送机2将载具3移动至弹簧安装工位并定位。此时载具3上的底座位于落料筒体62底部开口的正下方。此时弹簧振动盘61将弹簧振出,弹簧通过软管进入到竖直的落料筒体62内,通过重力弹簧沿着落料筒体62掉落到底座上,完成底座与弹簧的安装。

结合附图1和附图5所示,弹簧与底座安装好了之后,输送机2将载具3 传送至推杆组装工位并定位。此时触片振动盘74将触片传动至错料气缸二72 的滑槽内,错料气缸二72的活塞杆带动推板将触片推动到滑槽另一端,二轴机械手一71则带动夹爪二73将错料气缸二72内的触片抓取并放置到分度盘701 上的载具内,分度盘旋转,将载有触片的载具旋转至推杆放置工位。此时推杆振动盘78将推杆传送至错料气缸三76的滑槽内,错料气缸三76的活塞杆带动推板将推杆推动到滑槽另一端,然后旋转气缸二75带动垂直驱动气缸旋转至错料气缸三76滑槽内的推杆正上方,垂直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并带动夹爪三77 将错料气缸三76滑槽内的推杆抓取,再旋转之后将抓取的推杆放置并安装到分度盘701的载具内的触片上。最后分度盘701将安装好触片的推杆旋转至抓取工位,此时二轴机械手二79驱使夹爪四70将分度盘701内的触片推杆组件抓起,并放置安装到输送机2上的载具3内的底座上,从而安装组合成开关组件。

结合附图1和附图6所示,输送机2将装载有开关组件的载具3传送至外壳安装工位并定位。此时外壳振动盘84将外壳传动至流道尽头,然后二轴机械手三81驱使真空吸嘴82将流道尽头的外壳吸起并移动至载具3内的开关组件上方,二轴机械手三81的Y轴活塞杆往下伸出,但并未将外壳压在开关组件上,此时压紧气缸83的活塞杆伸出,并将二轴机械手三81的Y轴阀块往下顶,从而将Y轴活塞杆带动外壳压紧组装在开关组件上,这样整个开关成品就安装完成了。

结合附图1和附图7所示,输送机2将装载有开关成品的载具3传送至检测工位并定位。此时定位压紧气缸93的活塞杆伸出并带动定位板压紧在开关成品上,而开关成品的按动部则穿过定位板的开孔。此时接插件直线驱动气缸95 的活塞杆驱使通电接插件94往开关成品的方向移动,并插入到开关成品中通电。最后传感器直线驱动气缸92的活塞杆带动力传感器91按压到开关成品的按动部上,从而测试开关成品需要多大的力才能开启,从而判断开关成品是否合格,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产品分流机构。

结合附图1和附图8所示,输送机2将装载有检测过的开关成品的载具3 传送至检测工位并定位。此时二轴机械手四101根据产品检测机构9反馈来的数据,驱使夹爪102将不合格的产品夹取放置非合格产品传送机上。把合格产品夹取放置到打标夹紧气缸103处,打标夹紧气缸103的活塞杆伸出将合格产品夹紧,然后激光打标机10对准被夹紧的合格产品打标,最后打标完成的产品被放开之后,就沿着出料流道104的滑坡往下滑动至成品存储箱内。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