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钉机钢丝差速校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8661发布日期:2019-11-29 18:0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钉机钢丝差速校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钉加工领域内一种制钉机钢丝差速校直机构。



背景技术:

制钉机主要是用于机械零件的制造,实现低碳钢丝到木工钉的转化;对于它的精度要求肯定比较高,而且在生产上又有着它的速率要求,一般是360枚/min;此外,由于这个制钉机需要应用在各种场合,需要符合一定范围内的钉子需要;所以我们需要在机器设计与制造的时候,考虑到柔性问题;这样的话,我们必须在各个机构设计上面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机构紧凑,传动性能好,最终符合实际生产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制钉之前的校直在前期也是比较重要的程序,一旦钢丝不能直接校直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制钉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钉机钢丝差速校直机构,该实用新型通过分别设置在前面的主驱动装置和设置在后面的副驱动装置形成差速配合来对钢丝进行校直,充分的保证了钢丝校正的准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钉机钢丝差速校直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驱动装置和副驱动装置,所述主驱动装置包括主进口和主出口,所述副驱动装置包括副进口和副出口;所述主出口对应副进口设置;所述主驱动装置和副驱动装置分别包括滚筒组件、用于传动滚筒组件的传动组件、用于驱动传动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主驱动装置的滚筒组件和副驱动装置的滚筒组件设置有若干组且均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钢丝通过送丝机构朝前进行送丝工作,依次从主驱动装置的主进口进入、从主出口出来,然后进入副驱动装置的副进口进入再从副出口出来;出来时即被压直;工作的时候,设置在主驱动装置和副驱动装置上的滚筒组件依次通过驱动组件的驱动带动传动组件工作,最后驱动滚筒组件对钢丝进行校直工作;且主驱动装置上的驱动组件和副驱动装置上的驱动组件传动速度不一致;这样在工作时候的一快一慢,形成速度差,实现钢丝的校直,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通过分别设置在前面的主驱动装置和设置在后面的副驱动装置形成差速配合来对钢丝进行校直,充分的保证了钢丝校正的准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滚筒组件具有较好工作效率;所述滚筒组件包括主滚筒组件和副滚筒组件,所述主滚筒组件和副滚筒组件分别包括上滚筒和下滚筒,所述上滚筒包括主上滚筒和副上滚筒;主上滚筒和副上滚筒上分别设置有钢丝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钢丝被有效的校直,提高校直效率;所述钢丝槽并排设置有若干组,主上滚筒和副上滚筒上的钢丝槽前后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钢丝槽也和主上滚筒及其副上滚筒形状一致;所述主上滚筒和副上滚筒呈多边形设置;设置在主上滚筒和副上滚筒上的钢丝槽也呈多边形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该装置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用于连接上滚筒的上驱动轮、连接下滚筒的下驱动轮、配合下驱动轮的总蜗轮及其用于驱动总驱动轮的蜗杆;所述下驱动轮设置在上驱动轮下面,总蜗轮设置在下驱动轮下面,蜗杆设置在总蜗轮下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该机构形成差速,提高校直效率;所述总蜗轮包括主蜗轮和副蜗轮,所述蜗杆包括主蜗杆和副蜗杆;所述主蜗杆的螺距小于副蜗杆的螺距;所述主蜗轮配合主蜗杆设置,所述副蜗轮配合副蜗杆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其中,1钢丝、2副驱动装置、3副上滚筒、4主驱动装置、5上驱动轮、6下驱动轮、7主蜗轮、8主蜗杆、9副蜗杆、10副蜗轮、11钢丝槽、12主上滚筒、13、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钉机钢丝差速校直机构,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驱动装置4和副驱动装置2,所述主驱动装置4包括主进口和主出口,所述副驱动装置2包括副进口和副出口;所述主出口对应副进口设置;所述主驱动装置4和副驱动装置2分别包括滚筒组件、用于传动滚筒组件的传动组件、用于驱动传动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主驱动装置4的滚筒组件和副驱动装置2的滚筒组件设置有若干组且均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所述滚筒组件包括主滚筒组件和副滚筒组件,所述主滚筒组件和副滚筒组件分别包括上滚筒和下滚筒,所述上滚筒包括主上滚筒12和副上滚筒3;主上滚筒12和副上滚筒3上分别设置有钢丝槽11;所述钢丝槽11并排设置有若干组,主上滚筒12和副上滚筒3上的钢丝槽11前后对应设置;所述主上滚筒12和副上滚筒3呈多边形设置;设置在主上滚筒12和副上滚筒3上的钢丝槽11也呈多边形设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用于连接上滚筒的上驱动轮5、连接下滚筒的下驱动轮6、配合下驱动轮6的总蜗轮及其用于驱动总驱动轮的蜗杆;所述下驱动轮6设置在上驱动轮5下面,总蜗轮设置在下驱动轮6下面,蜗杆设置在总蜗轮下面;所述总蜗轮包括主蜗轮7和副蜗轮10,所述蜗杆包括主蜗杆8和副蜗杆9;所述主蜗杆8的螺距小于副蜗杆9的螺距;所述主蜗轮7配合主蜗杆8设置,所述副蜗轮10配合副蜗杆9设置。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钢丝1通过送丝机构朝前进行送丝工作,依次从主驱动装置4的主进口进入、并被主上滚筒12和下滚筒压直,并从主出口出来,然后进入副驱动装置2的副进口,并被副上滚筒3和下滚筒压直,再从副出口出来;出来时即被压直;工作的时候,设置在主驱动装置4和副驱动装置2上的滚筒组件依次通过驱动组件的驱动带动传动组件工作,最后驱动滚筒组件对钢丝1进行校直工作;且主驱动装置4上的驱动组件和副驱动装置2上的驱动组件传动速度不一致;这样在工作时候的一快一慢,形成速度差,而且依次在钢丝槽11内进行移动,实现钢丝1的校直,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