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型焊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9672发布日期:2019-11-29 18:12阅读:1534来源:国知局
X型焊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阻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x型焊枪。



背景技术:

电阻焊是将工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方法。随着航空航天、电子、汽车、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发展,电阻焊越加受到广泛的重视,同时对电阻焊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焊接机器人凭借其稳定高效的焊接质量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自动化,其中,焊枪在焊接过程中执行焊接操作的部分,它使用灵活,方便快捷,工艺简单。

本公司之前公开了cn205520056u实用新型专利和cn205520055u实用新型专利,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器人电阻焊枪的驱动部件体积大、重量重以及互换性差的技术问题,但依旧存在焊枪整体长度过长、容易出现卡顿的问题,从而影响了焊枪整体的强度以及出力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x型焊枪,改变焊枪的结构,从而缩短了焊枪的整体长度,解决了卡顿的问题,可让焊枪强度更高,出力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x型焊枪,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安装板组件,驱动组件,变压器导体组件,动侧焊接臂和静侧焊接臂,所述动侧焊接臂连接有动侧电极臂,所述静侧焊接臂连接有静侧电极臂,所述动侧电极臂与所述静侧电极臂端部均连接有电极帽,两个所述电极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安装板组件包括两个驱动侧板和两个挂抢板,所述两个驱动侧板和两个挂抢板均对称安装,所述挂抢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侧板底部外侧,所述挂抢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法兰盘,用于与机器人连接。所述两个驱动侧板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变压器导体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从而可以缩短焊枪的整体长度,减少焊枪整体的占用空间。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缸和伸缩杆,所述电缸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用于提供动力,使伸缩杆伸缩。所述电缸通过支轴与所述两个驱动侧板连接并可绕所述支轴转动,为了使焊枪整体更加稳固,所述支轴上还设置有止转结构三,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所述电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侧焊接臂通过支轴连接使得所述动侧焊接臂可绕所述支轴转动,为了使焊枪整体更加稳固,所述支轴上还设置有止转结构二。

所述静侧焊接臂与所述驱动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处还固定有两个对称的夹板,所述两个对称的夹板之间连接有主轴,所述动侧焊接臂一端连接在所述主轴上并可绕所述主轴转动,为了使焊枪整体更加稳固,所述主轴上还设置有止转结构一。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驱动侧板之间还连接有拉板,用于固定所述两个驱动侧板,所述拉板通过螺丝与所述两个驱动侧板固定连接。

由于所述驱动侧板与所述变压器导体组件之间存在较大空隙,所以所述驱动侧板与所述变压器导体组件之间还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与所述驱动侧板之间设置有绝缘板,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紧固所述变压器导体组件,使其不松动,更加稳固,另一方面加了绝缘板使得焊枪的使用更安全。

所述驱动组件外侧连有壳体,所述电缸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定位销孔,从而可以调整壳体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动侧焊接臂连接的两个止转结构都包括止转板和若干螺丝,所述止转板上的平直面都靠紧所述螺丝,可以保证支轴和主轴固定不动。此外,连接驱动组件的支轴上的止转结构三为圆形板,所述圆形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驱动侧板上,同样用于固定支轴不转动。

所述变压器导体组件通过螺丝与所述驱动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挂抢板通过螺丝与所述驱动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夹板通过螺丝与所述驱动侧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x型焊枪的有益效果是:将变压器导体组件安装在两个驱动侧板形成的空腔内,缩短了焊枪的整体长度;增加了止转结构、改进了动侧焊接臂以及驱动组件的结构,解决了卡顿的技术问题,从而让焊枪整体强度更高,出力也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x型焊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x型焊枪止转结构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x型焊枪整体结构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x型焊枪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侧板,2、电缸,3、挂抢板,4、变压器导体组件,5、动侧焊接臂,6、动侧电极臂,7、静侧焊接臂,8、静侧电极臂,9、电极帽,10、夹板,11、止转结构三,12、止转结构一,121、止转板,122、螺丝,123、平直面,13、伸缩杆,14、止转结构二,15、壳体,16、定位销孔,17、拉板,18、法兰盘,19、绝缘板,20、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x型焊枪,包括安装板组件,驱动组件,变压器导体组件4,动侧焊接臂5和静侧焊接臂7,动侧焊接臂5连接有动侧电极臂6,静侧焊接臂7连接有静侧电极臂8,动侧电极臂6与静侧电极臂8端部均连接有电极帽9,安装板组件包括两个驱动侧板1和两个挂抢板3,两个驱动侧板1和两个挂抢板3均对称安装,挂抢板3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侧板1底部外侧,两个驱动侧板1之间形成安装腔,变压器导体组件4安装在安装腔内,充分利用了两个驱动侧板1之间较大的空隙,减少了焊枪整体的体积,从而缩短了焊枪整体的长度。

驱动组件包括电缸2和伸缩杆13,电缸2设置在安装腔内,电缸2可带动伸缩杆13伸缩,电缸2通过支轴与两个驱动侧板1连接并可绕支轴转动,支轴上设置有止转结构三11,止转结构三11为圆形板,圆形板通过螺丝固定在驱动侧板1上,从而紧固支轴不转动。伸缩杆13一端与电缸2连接,另一端与动侧焊接臂5通过支轴连接使得动侧焊接臂5可绕支轴转动,支轴上设置有止转结构二14,止转结构二14包括止转板和若干螺丝,止转板上的平直面靠紧螺丝从而固定支轴。驱动组件由原来固定不动变成可绕支轴转动,对驱动组件整体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原来卡顿的技术问题,从而使得焊枪整体的强度更高,出力更加稳定。

静侧焊接臂7与驱动侧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处还固定有两个对称的夹板10,两个对称的夹板10之间连接有主轴,动侧焊接臂5一端连接在主轴上并可绕主轴转动,主轴上还设置有止转结构一12,从而使得主轴固定不动。动侧焊接臂5有三个连接端,一个连接端接有动侧电极臂6,一个连接端通过支轴与伸缩杆13相连,还有一个连接端通过主轴与夹板10相连,因此改进后的动侧焊接臂5结构更加稳固,从而使得整体强度更高,出力也更加稳定,不再出现卡顿等情况。

变压器导体组件4通过螺丝与驱动侧板1固定连接,挂抢板3通过螺丝与驱动侧板1固定连接,夹板10通过螺丝与驱动侧板1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止转结构一12包括止转板121和若干螺丝122,止转板121上的平直面123靠紧螺丝122,可以使主轴固定不动,优选地,止转结构一12和止转结构二14可以采用同一种结构。增加的止转结构可以使焊枪整体更加稳固,从而在进行焊接的时候,焊枪整体的强度更高,出力也更加稳定。

如图3所示,更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外侧连有壳体15,壳体15上还设置有定位销孔16,定位销孔16可以有若干个。优选地,定位销孔16有4个,从而可以上下左右4个方向来调整壳体15的位置,方便驱动组件转动。

此外,两个驱动侧板1之间连接有拉板17,拉板17通过螺丝与两个驱动侧板1固定连接,从而固定两个驱动侧板1不松动。挂抢板3底部固定连接有法兰盘18,用于与机器人连接。驱动侧板1与变压器导体组件4之间设置有垫块20,垫块20与驱动侧板1之间设置有绝缘板19,既可以进一步固定变压器导体组件4与两个驱动侧板1连接,又可以提高焊枪整体的安全性。

使用状态如图4所示,进行焊接时,驱动组件绕支轴转动,止转结构三11使支轴固定不动,驱动组件带动动侧焊接臂5绕支轴转动,止转结构二14使支轴固定不动,动侧焊接臂5绕支轴转动的同时动侧焊接臂5的另一端绕主轴转动,止转结构一12使主轴固定不动,动侧焊接臂5带动动侧电极臂6转动,动侧电极臂6向静侧电极臂8靠近,工件置于动侧电极臂6与静侧电极臂8端部的两个电极帽9之间,两电极压紧焊接工件并施以电流,利用电流流经工件接触面以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效应将其加热到熔化或塑性状态,达到工件结合的目的。

焊接结束,驱动组件再带动动侧电极臂6远离静侧电极臂8,再次进行焊接时再重复上述步骤,动侧焊接臂5带动动侧电极臂6做往复运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