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钢穿水高效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62894发布日期:2019-12-31 16:18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钢穿水高效喷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嘴,特别是涉及一种轧钢穿水高效喷嘴。



背景技术:

轧钢,在旋转的轧辊间改变钢锭,钢坯形状的压力加工过程叫轧钢。轧钢的目的与其他压力加工一样,一方面是为了得到需要的形状,例如:钢板,带钢,线材以及各种型钢等;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善钢的内部质量,我们常见的汽车板、桥梁钢、锅炉钢、管线钢、螺纹钢、钢筋、电工硅钢、镀锌板、镀锡板,包括火车轮都是通过轧钢工艺加工出来的。在轧钢工艺中,需要对轧材进水水冷,目前水冷时都是通过喷头喷淋对轧材进行水冷,其不仅效率低,耗水量大,且容易水花飞溅,导致水回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轧钢穿水高效喷嘴,其可在水冷管内形成圆形水幕,对轧材快速水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轧钢穿水高效喷嘴,包括水冷管,所述水冷管的一侧设置有轧材引入口,所述水冷管的外圈套装有一圈喷嘴母材形成密闭的喷腔,所述喷腔的底部设置有冷水进水口,所述水冷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一圈a列射水喷嘴和一圈b列射水喷嘴,所述a列射水喷嘴和b列射水喷嘴连通喷腔和水冷管的内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轧材由轧钢辊道从所述轧材引入口输送进入水冷管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a列射水喷嘴和b列射水喷嘴由若干均匀分布的倾斜喷嘴组成,且所述a列射水喷嘴和b列射水喷嘴的倾斜角度与轧材运行角度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水进水口外接冷水供水管道,且所述冷水进水口与冷水供水管道的连接处安装有增压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腔内安装有水压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轧材引入口为口径逐渐增大的圆锥形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冷管一端轧材引入口和另一端轧材出口的下端均设置有集水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水冷管的外圈设置有喷腔,且喷腔和水冷管的内腔通过a列射水喷嘴和b列射水喷嘴连通,a列射水喷嘴和b列射水喷嘴向水冷管内喷水形成两圈密闭的水幕,且喷嘴出水方向360度无死角,从而对进入水冷管内的轧材进行全面喷淋,快速水冷;水冷管内空间狭小,可防止水花飞溅,且有利于水回收;喷嘴沿轧材运行方向倾斜分布,可减少水流与轧材碰撞力,便于水流于轧材上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水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冷管;2、a列射水喷嘴;3、b列射水喷嘴;4、喷腔;5、冷水进水口;6、轧材引入口;7、轧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轧钢穿水高效喷嘴,包括水冷管1,水冷管1的一侧设置有轧材引入口6,水冷管1的外圈套装有一圈喷嘴母材形成密闭的喷腔4,喷腔4的底部设置有冷水进水口5,水冷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一圈a列射水喷嘴2和一圈b列射水喷嘴3,a列射水喷嘴2和b列射水喷嘴3连通喷腔4和水冷管1的内腔。

轧材7由轧钢辊道从轧材引入口6输送进入水冷管1内。a列射水喷嘴2和b列射水喷嘴3由若干均匀分布的倾斜喷嘴组成,且a列射水喷嘴2和b列射水喷嘴3的倾斜角度与轧材7运行角度一致。冷水进水口5外接冷水供水管道,且冷水进水口5与冷水供水管道的连接处安装有增压水泵,便于向盆腔内提供高压冷水。喷腔4内安装有水压传感器,便于检测喷腔内的水压。轧材引入口6为口径逐渐增大的圆锥形开口,便于轧材通过轧材引入口进入水冷管。水冷管1一端轧材引入口6和另一端轧材出口的下端均设置有集水槽,便于回收利用水冷用水。

具体的,轧钢工艺时,轧材7由轧钢辊道从轧材引入口6输送进入水冷管1内,并逐渐向水冷管的另一端移动,此时喷腔4内的高压冷水由a列射水喷嘴2和b列射水喷嘴3喷入水冷管1的内部,a列射水喷嘴2和b列射水喷嘴3由若干均匀分布的倾斜喷嘴组成,且a列射水喷嘴2和b列射水喷嘴3的倾斜角度与轧材7运行角度一致,从而使喷嘴内喷出的水流形成360度无死角的倾斜水幕,对移动中的轧材7进行全面快速水冷。

本实用新型在水冷管的外圈设置有喷腔,且喷腔和水冷管的内腔通过a列射水喷嘴和b列射水喷嘴连通,a列射水喷嘴和b列射水喷嘴向水冷管内喷水形成两圈密闭的水幕,且喷嘴出水方向360度无死角,从而对进入水冷管内的轧材进行全面喷淋,快速水冷;水冷管内空间狭小,可防止水花飞溅,且有利于水回收;喷嘴沿轧材运行方向倾斜分布,可减少水流与轧材碰撞力,便于水流于轧材上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水冷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内容,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以上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