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胶带输送机支腿的机器人智能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3298发布日期:2020-04-24 21:10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胶带输送机支腿的机器人智能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胶带输送机支腿的机器人智能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胶带输送机支腿规格种类较多,传统焊接方式为,由人工在组对工装上拼焊,然后人工焊接。会带来如下几个问题:1、工件型号多,需看图施工,对工人要求高2、人工组对,返工率较高,不能满足现代生产高效的要求;3、自动化水平低,大大提高了生产的资本投入,不利于企业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胶带输送机支腿的机器人智能焊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胶带输送机支腿的机器人智能焊接装置,包括主回转变位机,所述主回转变位机的一侧固有一焊接机器人,所述主回转变位机上设有两根主转轴,所述两根主转轴上分别固定有次回转变位机,所述次回转变位机包括两根次转轴,所述两根次转轴上固定有焊接用的工装;

所述工装包括中间梁支撑机构、上下调整机构和前后调整机构,所述中间梁支撑机构通过所述上下调整机构与所述前后调整机构连接,所述工装还包括头部支撑和尾部支撑,所述两个中间梁支撑机构位于头部支撑和尾部支撑之间;

所述上下调整机构包括一纵向移动杆,所述中间梁支撑机构与所述纵向移动杆滑动连接,所述前后调整机构包括一横向移动杆,所述上下调整机构与所述横向移动杆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首先人工根据工件尺寸需要,手动调整工装上各支撑机构的位置,并录入工件信息至机器人系统内,满足工件需求后,人工放置工件零部件至工装上,放置完成后主回转变位机旋转180°,使工件转至焊接机器人一侧,焊接机器人通过预先编辑的焊接程序自动点焊及焊接工件,工人在外侧继续放置工件零部件至工装上。本套系统对操作工人焊接技能要求大大降低,能够节约焊接技术工人1-2名,组对工人1名,提高了工件的自动化生产,满足现代生产高效的要求,大大降低了生产的资本投入。

作为一种方案,所述工装包括两个中间梁支撑机构、两个上下调整机构和两个前后调整机构,所述两个上下调整机构包括两根纵向移动杆,所述中间梁支撑机构分别与纵向移动杆连接,所述两个前后调整机构包括两根横向移动杆,所述上下调整机构分别与所述横向移动杆滑动连接,所述两个中间梁支撑机构位于同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中间梁支撑机构能够对工件更好地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纵向移动杆和所述横向移动杆分别驱动连接有一手轮。

通过手轮对位置进行调节。

所述横向移动杆和所述纵向移动杆上均涂覆有石墨纤维制成的保护层。

能够减少滑动时产生的阻力并且防止移动杆表面磨损。

所述尾部支撑与所述次转轴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尾部支撑包括上层板状体和下层板状体,所述上层板状体与所述下层板状体通过支架连接,所述上层板状体上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检测方向朝向所述中间梁支撑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尾部支撑上增加位移传感器从而能够更加精确中间梁支撑机构的位置。

所述下层板状体上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前端位于所述下层板状体的前方,所述缓冲块是缓冲橡胶。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缓冲块能够对工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撞击。

所述缓冲块内还埋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与所述缓冲块的前端齐平,且所述缓冲弹簧的安装方向朝向所述中间梁支撑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缓冲块内增加缓冲弹簧从而能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

所述头部支撑与所述次转轴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头部支撑包括上层板状体和下层板状体,所述上层板状体上设有至少四个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前端朝向所述中间梁支撑机构,所述缓冲垫是由橡胶或者海绵制成的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头部支撑上增加缓冲垫从而能够对工装起到缓冲作用。

所述焊接机器人包括一机械手和一底座,所述机械手通过一升降机构与所述底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从而对机械手的高度进行调整。

所述升降机构呈c型,所述底座上设有锯齿状的导轨,所述升降机构上设有与所述导轨相匹配的滑动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锯齿状的导轨能够使机械手移动时更加稳定不易松动。

所述底座是一中空的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一输油管路和一存储有润滑油的储油槽,所述输油管路的一端通过一泵体与所述储油槽连接,所述底座的上端部设有一输油孔,所述输油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输油孔导通,所述输油孔下方开设有导油槽,所述输油孔通过所述导油槽与导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油槽能够将储油仓内的润滑油导入到导轨上,从而增加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次回转变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主回转变位机;2、焊接机器人;3、次回转变位机;4、工装;5、中间梁支撑机构;6、上下调整机构;7、前后调整机构;8、头部支撑;9、尾部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胶带输送机支腿的机器人智能焊接装置,包括主回转变位机1,主回转变位机的一侧固有一焊接机器人2,主回转变位机上设有两根主转轴,两根主转轴上分别固定有次回转变位机3,次回转变位机包括两根次转轴,两根次转轴上固定有焊接用的工装4;工装包括中间梁支撑机构5、上下调整机构6和前后调整机构7,中间梁支撑机构通过上下调整机构与前后调整机构连接,工装还包括头部支撑8和尾部支撑9,两个中间梁支撑机构位于头部支撑和尾部支撑之间。本实用新型是首先人工根据工件尺寸需要,手动调整工装上各支撑机构的位置,并录入工件信息至机器人系统内,满足工件需求后,人工放置工件零部件至工装上,放置完成后主回转变位机旋转180°,使工件转至焊接机器人一侧,焊接机器人通过预先编辑的焊接程序自动点焊及焊接工件,工人在外侧继续放置工件零部件至工装上。本套系统对操作工人焊接技能要求大大降低,能够节约焊接技术工人1-2名,组对工人1名,提高了工件的自动化生产,满足现代生产高效的要求,大大降低了生产的资本投入。

上下调整机构包括一纵向移动杆,中间梁支撑机构与纵向移动杆滑动连接,前后调整机构包括一横向移动杆,上下调整机构与横向移动杆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移动杆上的位置调整从而实现对工装的位置调整。作为一种方案,工装包括两个中间梁支撑机构、两个上下调整机构和两个前后调整机构,两个上下调整机构包括两根纵向移动杆,中间梁支撑机构分别与纵向移动杆连接,两个前后调整机构包括两根横向移动杆,上下调整机构分别与横向移动杆滑动连接,两个中间梁支撑机构位于同侧。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中间梁支撑机构能够对工件更好地起到支撑作用。横向移动杆和纵向移动杆上均涂覆有石墨纤维制成的保护层。能够减少滑动时产生的阻力并且防止移动杆表面磨损。尾部支撑与次转轴之间滑动连接,尾部支撑包括上层板状体和下层板状体,上层板状体与下层板状体通过支架连接,上层板状体上设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的检测方向朝向中间梁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尾部支撑上增加位移传感器从而能够更加精确中间梁支撑机构的位置。

下层板状体上设有缓冲块,缓冲块的前端位于下层板状体的前方,缓冲块是缓冲橡胶或者泡沫棉。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缓冲块能够对工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撞击。头部支撑与次转轴之间滑动连接,头部支撑包括上层板状体和下层板状体,上层板状体上设有至少四个缓冲垫,缓冲垫的前端朝向中间梁支撑机构,缓冲垫是由橡胶或者海绵制成的缓冲垫。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头部支撑上增加缓冲垫从而能够对工装起到缓冲作用。焊接机器人包括一机械手和一底座,机械手通过一升降机构与底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从而对机械手的高度进行调整。升降机构呈c型,底座上设有锯齿状的导轨,升降机构上设有与导轨相匹配的滑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锯齿状的导轨能够使机械手移动时更加稳定不易松动。底座是一中空的底座,底座内设有一输油管路和一存储有润滑油的储油槽,输油管路的一端通过一泵体与储油槽连接,底座的上端部设有一输油孔,输油管路的另一端与输油孔导通,输油孔下方开设有导油槽,输油孔通过导油槽与导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油槽能够将储油仓内的润滑油导入到导轨上,从而增加润滑效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