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模旋切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6209发布日期:2020-02-21 20:3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模旋切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生产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模旋切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封盖切割机大多采用冲切技术切割封盖,这种方式容易使封盖边缘翘起,不仅影响美观,且翘起的边缘较为锋利,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现有一种采用旋转切割方式对片材进行切割的设备,然而这种设备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完成单一的切割动作,需要人工辅助生产,无法自动上料以及卸料,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模旋切分离装置,可实现自动上料、卸料及清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冲模旋切分离装置,主要包括机体、驱动层,所述机体四周设有升降柱与驱动层连接,所述驱动层下方设有由电机驱动的若干旋切转柱,旋切转柱下方设有与驱动层连接的装载面板,装载面板上开设有若干与旋切转柱对应的通孔,机体顶部为卸料台,卸料台上设有由第一气缸驱动的卸料框。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层下方还连接有若干弹压柱。

本实用新型的旋切转柱设有刀片。

本实用新型的弹压柱上端穿过驱动层,弹压柱与驱动层之间具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若干旋切转柱由链轮同步联动。

本实用新型的装载面板四周通过导柱连接驱动层,导柱上端穿过驱动层,且导柱上端有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层下方还设有若干由第二气缸驱动的顶料柱。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层一侧还设有清废机械臂。

本实用新型的装载面板一侧设有片材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增设片材输送带、卸料框及清废机械臂,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完成片材进料,在冲模旋切分离后,封盖通过卸料框推送完成出料,废料由顶料柱下顶后通过清废机械臂抓取比拉出,封盖与废料往相反方向输送达到有效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仰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冲模旋切分离装置,主要包括机体1、驱动层2,所述机体1四周设有升降柱12与驱动层2连接,升降柱12采用气缸或液压缸驱动,使驱动层2上下平稳升降。驱动层2下方设有由电机21驱动的若干旋切转柱3,若干旋切转柱3由链轮同步联动,旋切转柱3设有刀片31,用于切割冲模后的封盖。对应的,旋切转柱3下方设有与驱动层2连接的装载面板4,装载面板4四周通过导柱40连接驱动层2,导柱40上端穿过驱动层2,且导柱40上端有限位块,使装载面板4可以相对于驱动层2进行上下活动。装载面板4上开设有若干与旋切转柱3对应的通孔41,冲模后的片材上有与通过41对应数量及位置的封盖,装载面板4一侧设有片材输送带9,可将片材输送进入装载面板4,当然,为了使片材有效定位,装载面板4一侧可设置限位板,片材输送进入装载面板4后,由限位板与各通孔4来完成片材的定位。片材置于装载面板4上时,各封盖41对应沉放进入各通孔41中,而后驱动层2下降,装载面板4随之下降直至贴住卸料台11,而后各旋切转柱3进入对应的通孔41位置,即可对片材上的封盖进行切割。

为了避免旋切转柱3对封盖切割时产生的应力导致片材偏移,则需施加定位张力,因此驱动层2下方还连接有若干弹压柱6,弹压柱6上端穿过驱动层2,弹压柱6与驱动层2之间具有弹簧。在驱动层2下降时,弹压柱6压住片材并随驱动层2的下降而压缩,使片材位置固定,在驱动层2上升复位时,弹压柱6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机体1顶部为卸料台11,卸料台11上设有由第一气缸51驱动的卸料框5,当各封盖被切割下来后,驱动层2上升,装载面板4随之上升并离开卸料台11,这时被切割分离的封盖则留在卸料台11上,第一气缸51驱动卸料框5将卸料台11上的封盖推送出去。

为了便于清废,驱动层2下方还设有若干由第二气缸71驱动的顶料柱7,驱动层2一侧还设有清废机械臂8。当驱动层2进行旋切分离动作后,驱动层2上升会携带旋切后所分离的片材废料,废料不规则的挂靠在旋切转柱3上,则需要通过顶料柱7将片材废料下顶,而后通过清废机械臂8将片材废料拉出,即可完成清废。

应当理解的是,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