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宽度的极片模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3722发布日期:2020-06-20 14:43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宽度的极片模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宽度的极片模切机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性能卓越的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特点:高电压、高容量、低消耗、无记忆效应、无公害、体积小、内阻小、自放电少、循环次数多。因其上述特点,锂离子电池已应用到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数码相机等众多民用及军事领域。

极片作为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池的性能发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极片的制作是通过在基材的两侧表面涂布极粉材料,将将涂布后的基材进行模切,得到所需大小和形状的极片。

现有技术的极片模切设备,由于结构的限制,只能够针对其中一种型号的极片进行模切,当极片的尺寸发生变化时,则需要更换对应的模切设备,导致模切设备的适应性较弱,当生产多种不同型号的极片时,模切设备的造价则非常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宽度的极片模切机构,该可调宽度的极片模切机构能够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型号的极片,提高了模切设备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宽度的极片模切机构,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模切支撑架、第一模切组件、第二模切组件以及位置调节组件;

所述的第一模切组件和第二模切组件并排安装于模切支撑架上,第一模切组件与第二模切组件的结构相同,其中,第一模切组件包括模切上座、模切下座以及驱动模切上座实现升降运动的模切驱动装置,模切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的模切支撑架上;

所述的位置调节组件包括下底板、第一调节轮、平移滑轨、第二调节轮、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

所述平移滑轨固定在模切支撑架上,所述第一模切组件的模切下座和第二模切组件的模切下座分别固定在一下底板上,且两个下底板并排的滑动设置在平移滑轨上,两个下底板下表面均固定设置有螺杆螺母;所述第一调节轮与第一螺杆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轮与第二螺杆相连接,第一螺杆设置于其中一个下底板的下方,并从该下底板上的螺杆螺母中穿过;第二螺杆设置于另一个下底板的下方,并从该下底板上的螺杆螺母中穿过。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模切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模切电机、电机座体、升降滑板、升降滑轨、升降丝杆以及升降丝杆螺母;

所述第一模切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体上,电机座体与模切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滑轨沿竖直方向安装在电机座体的侧壁上,所述的升降滑板滑动安装在升降滑轨上;

所述第一模切电机的输出轴与升降丝杆相连接,升降丝杆螺母设置于升降丝杆上,且升降丝杆螺母固定于升降滑板的背面,该升降滑板与模切上座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模切驱动装置还包括竖向连接板;

所述升降滑板的底部设置有呈水平的横向连接板,所述竖向连接板的顶部沿竖向方向安装有两个滚轮,所述的横向连接板卡入两个滚轮之间,竖向连接板的底部与模切上座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模切支撑架包括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以及竖向支撑板;

所述第一水平板固定于竖向支撑板的顶端,所述第二水平板固定于竖向支撑板的底端,且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位于竖向支撑板的同一侧;

所述的第一模切组件和第二模切组件并排固定于第一水平板上,所述的平移滑轨固定于第二水平板上表面。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第二水平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和第二螺杆的顶端均安装在对应的轴承座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转动第一调节轮时,带动第一螺杆转动,通过第一螺杆与螺杆螺母的配合,带动其中一个下底板在平移滑轨上滑动,同样的,当转动第二调节轮时,则驱动另一个下底板在平移滑轨上滑动,通过向不同方向转动第一调节轮和第二调节轮,调节第一模切组件的模切下座与第二模切组件的模切下座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大小极片的模切,提高了模切设备的适用性和通用性能,降低了模切设备的造价,实现了一机多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宽度的极片模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可调宽度的极片模切机构,通过该可调宽度的极片模切机构实现对极片的裁剪,具体的,可调宽度的极片模切机构包括模切支撑架701、第一模切组件702、第二模切组件703以及位置调节组件;所述的第一模切组件702和第二模切组件703并排安装于模切支撑架701上,本实施例中,该模切支撑架包括第一水平板704、第二水平板705以及竖向支撑板706;所述第一水平板704固定于竖向支撑板706的顶端,所述第二水平板705固定于竖向支撑板706的底端,且第一水平板704和第二水平板705位于竖向支撑板706的同一侧,所述的第一模切组件702和第二模切组件703并排固定于第一水平板704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切组件702与第二模切组件703的结构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仅对第一模切组件702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第一模切组件702包括模切上座707、模切下座708以及驱动模切上座707实现升降运动的模切驱动装置,模切驱动装置固定在第一水平板704上。

进一步的,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位置调节组件包括下底板709、第一调节轮710、平移滑轨711、第二调节轮712、第一螺杆713以及第二螺杆714,所述的平移滑轨711固定于第二水平板705上表面,所述第一模切组件702的模切下座708和第二模切组件703的模切下座708分别固定在一下底板709上,且两个下底板709并排的滑动设置在平移滑轨711上,两个下底板709下表面均固定设置有螺杆螺母(图中未标注);所述第一调节轮710与第一螺杆713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轮712与第二螺杆714相连接,第一螺杆713设置于其中一个下底板709的下方,并从该下底板709上的螺杆螺母中穿过;第二螺杆714设置于另一个下底板709的下方,并从该下底板709上的螺杆螺母中穿过。

通过上述的结构,当转动第一调节轮710时,带动第一螺杆713转动,通过第一螺杆713与螺杆螺母的配合,带动其中一个下底板709在平移滑轨711上滑动,同样的,当转动第二调节轮712时,则驱动另一个下底板709在平移滑轨711上滑动,通过向不同方向转动第一调节轮710和第二调节轮712,调节第一模切组件702的模切下座708与第二模切组件703的模切下座708之间的距离,在两个模切上座与模切下座之间实现极片的模切,从而适应不同大小极片的模切,提高了模切设备的适用性和通用性能,降低了模切设备的造价,实现了一机多用。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针对所述的模切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的模切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模切电机715、电机座体716、升降滑板717、升降滑轨718、升降丝杆(图中未标注)以及升降丝杆螺母(图中未标注);所述第一模切电机715固定在电机座体716上,电机座体716与模切支撑架701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滑轨718沿竖直方向安装在电机座体716的侧壁上,所述的升降滑板717滑动安装在升降滑轨718上;所述第一模切电机715的输出轴与升降丝杆相连接,升降丝杆螺母设置于升降丝杆上,且升降丝杆螺母固定于升降滑板717的背面,该升降滑板717与模切上座707固定连接。因此,通过第一模切电机715的转动,则可以驱动升降滑板717实现上升和下降,以带动模切上座707实现上升和下降,通过模切上座707和模切下座708的相对运动,对极片进行模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模切驱动装置还包括竖向连接板719;所述升降滑板717的底部设置有呈水平的横向连接板720,所述竖向连接板719的顶部沿竖向方向安装有两个滚轮,所述的横向连接板720卡入两个滚轮之间,竖向连接板719的底部与模切上座707固定连接。通过这种结构的设计,在对其中一个下底板709或两个下底板709的位置进行调整时,竖向连接板719与升降滑板717之间可以产生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但同时并不影响升降滑板717带动模切上座707的上升和下降;其结构设计精巧,便于对模切上座707和模切下座708的位置进行调整。另外,所述的第二水平板705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所述第一螺杆713的顶端和第二螺杆714的顶端均安装在对应的轴承座内。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