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零件全自动装配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89059发布日期:2020-08-07 20:4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零件全自动装配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零件的制造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零件全自动装配生产线。



背景技术:

电机(英文:electric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目前市面上电子加工过程中的人工上下料和手动操作设备进行组装,降低了生产效率,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加工过程中还会出现错装、漏装、装偏等等不良现象,同时还会造成成本高。

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零件全自动装配生产线。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子零件全自动装配生产线,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左侧设置移动架,所述工作台上分别设置衬套机构、壳体上料装置、顶升装置、第一卡簧上料装置、第二卡簧上料装置、左卡壳上料装置、右卡壳上料装置、分料装置、抓取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壳体上料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架上,所述壳体上料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工作台上的衬套机构,所述衬套机构右侧设置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前侧设置第一卡簧上料装置,所述顶升装置后侧设置第二卡簧上料装置,所述顶升装置左侧设置左卡壳上料装置,所述顶升装置右侧设置右卡壳上料装置,所述右卡壳上料装置后侧设置分料装置,所述分料装置右侧设置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右侧设置下料装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料装置包括壳体上料罩、壳体上料轨道、壳体上料振动盘和振动底座,所述振动底座设置于所述移动架上,所述壳体上料振动盘设置于所述振动底座上,所述壳体上料罩设置于所述移动架上且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料轨道上,所述壳体上料轨道另一端连接所述衬套机构。

优选的,所述衬套机构包括第一运输组件、大轴套上料组件和小轴套上料组件,所述第一运输组件一端连接壳体上料轨道,另一端连接所述顶升装置,所述第一运输组件后侧设置大轴套上料组件,所述第一运输组件前侧设置小轴套上料组件,所述第一运输组件包括第一运输架、第一运输轨道、第一运输气缸、第一顶升组件和第二顶升组件,所述第一运输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运输轨道设置于所述第一运输架上端,所述第一运输架左侧面设置第一气缸安装座,所述第一运输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座上,所述第一运输气缸连接第一运输轴一端,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运输轨道内,所述第一顶升组件和第二顶升组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运输架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大轴套上料组件包括大轴套振动盘、大轴套底座、大轴套上料轨道、大轴套底板、大轴套气缸、大轴套推杆和大轴套滑槽,所述大轴套底座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内,所述大轴套底座上设置大轴套振动盘,所述大轴套振动盘连接所述大轴套上料轨道一端,所述大轴套上料轨道另一端连接所述大轴套滑槽内,所述大轴套滑槽设置于所述大轴套底板上,所述大轴套顶端设置大轴套气缸,所述大轴套气缸连接所述大轴套推杆一端,所述大轴套推杆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大轴套滑槽内,所述大轴套上料组件结构和小轴套上料组件相同。

优选的,所述顶升装置包括第二运输组件和顶升组件,所述第二运输组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输组件,另一端连接所述分料装置,所述第二运输组件下端设置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板、顶升气缸、多个顶升滑杆、顶升滑动板和顶升顶轴,所述顶升板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内,所述顶升气缸设置于所述顶升板下表面,所述顶升气缸输出端连接顶升顶轴底端,所述顶升顶轴周边设置多个顶升滑杆,多个所述顶升滑杆和顶升顶轴均穿过顶升滑动板设置,所述顶升顶轴另一端穿过第二运输组件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簧上料装置包括卡簧底座、卡簧振动盘、卡簧振动器、卡簧上料轨道、卡簧平台、卡簧气缸、卡簧上料轴和卡簧待料槽,所述卡簧底座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内,所述卡簧振动盘设置于所述卡簧底座上,所述卡簧振动盘连接所述卡簧上料轨道一端,所述卡簧振动轨道另一端连接所述卡簧待料槽内,所述卡簧待料槽下方连接所述卡簧上料轴顶端,所述卡簧上料轴底端连接所述卡簧气缸,所述卡簧气缸设置于所述卡簧平台上,所述卡簧平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内,卡簧上料轴用于将卡簧待料槽内的卡簧输送至上方的第二运输组件内,所述第二卡簧上料装置结构和第一卡簧上料装置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左卡壳上料装置包括卡壳上料底架、卡壳上料底板、卡壳上料电机、卡壳上料滑动架、卡壳上料滑杆、卡壳上料移料块、卡壳上料支架和卡壳上料滑轨,所述卡壳上料底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卡壳上料底板设置于所述卡壳上料底架上,所述卡壳上料底板侧面设置卡壳上料电机,所述卡壳上料底板上设置卡壳上料滑动架,所述卡壳上料电机连接所述卡壳上料滑杆一端,所述卡壳上料滑杆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卡壳上料滑动架内,所述卡壳上料移料块设置于所述卡壳上料滑杆上,所述卡壳上料移料块上端设置于卡壳上料滑动架上的上料槽内,所述上料槽上设置卡壳上料支架,所述上料槽侧面连接所述卡壳上料滑轨一端,所述卡壳上料滑轨另一端设置于第二运输组件中。

优选的,所述分料装置包括分料组件和第三运输组件,所述第三运输组件一端连接第二运输组件,另一端设置于抓取装置下方,所述第三运输组件后侧设置分料组件,所述分料组件包括分料支架、第一分料气缸、第二分料气缸、第一分料滑轨、第一分料联动板、第一分料载料板、第二分料滑轨、第二分料载料板和多个分料夹块,所述分料支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分料气缸和第一分料滑轨平行设置且均设置于所述分料支架上,所述第一分料载料板通过第一分料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料滑轨上,所述第一分料气缸连接所述第一分料联动板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料载料板内侧面,所述第二分料滑轨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料载料板上,所述第二分料滑轨侧面设置气缸载料座,所述气缸载料座上设置所述第二分料气缸,所述第二分料载料板通过第二分料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分料滑轨上,多个所述分料夹块依次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分料载料板上表面,所述第二分料气缸连接所述第二分料载料板侧面。

优选的,所述抓取装置包括左抓取架、右抓取架、抓取气缸、第一抓取滑杆、第二抓取滑杆、抓取移动板、抓取安装板、多个抓取固定座和多个夹取气缸,所述左抓取架和右抓取架相对设置且均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抓取气缸设置于所述右抓取架顶端,所述第一抓取滑杆和第二抓取滑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抓取滑杆和第二抓取滑杆左端均设置于所述左抓取架上,所述第一抓取滑杆和第二抓取滑杆依次穿过第一抓取滑动块、第二抓取滑动块设置于所述右抓取架上,所述第一抓取滑动块和第二抓取滑动块通过所述抓取移动板连接,所述抓取气缸通过抓取丝杆连接所述第二抓取滑动块上端,所述抓取移动板下端通过移动杆连接所述抓取安装板上表面,所述抓取安装板下表面设置多个所述固定座,多个所述固定座上设置多个所述夹取气缸,多个所述夹取气缸下端设置多个夹取夹爪。

优选的,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支架、下料气缸、下俩滑槽和下料挡板,所述下料支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下料滑槽设置于所述下料支架上,所述下料挡板设置于所述下料滑槽上,所述下料气缸设置于所述下料支架内,所述下料气缸连接下料推进杆一端,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下料滑槽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加工过程全程自动加工,设有衬套机构、壳体上料装置、顶升装置、第一卡簧上料装置、第二卡簧上料装置、左卡壳上料装置、右卡壳上料装置、分料装置、抓取装置和下料装置,减少了人工加工的劳动力,减少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了生产,降低了不良率,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衬套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卡簧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左卡壳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分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抓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述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电子零件全自动装配生产线,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左侧设置移动架,所述工作台上分别设置衬套机构1、壳体上料装置2、顶升装置、第一卡簧上料装置3、第二卡簧上料装置4、左卡壳上料装置5、右卡壳上料装置6、分料装置7、抓取装置8和下料装置9,所述壳体上料装置2设置于所述移动架上,所述壳体上料装置2输出端连接所述工作台上的衬套机构1,所述衬套机构1右侧设置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前侧设置第一卡簧上料装置3,所述顶升装置后侧设置第二卡簧上料装置4,所述顶升装置左侧设置左卡壳上料装置5,所述顶升装置右侧设置右卡壳上料装置6,所述右卡壳上料装置6后侧设置分料装置7,所述分料装置7右侧设置抓取装置8,所述抓取装置8右侧设置下料装置9,首先,产品零件从壳体上料装置2内流入到衬套机构1内,衬套机构1对其进行加工,加工完成之后,产品零件流入到顶升装置上,然后,左卡壳上料装置5和右卡壳上料装置6同时送料到产品零件内,其后,第一卡簧上料装置3和第二卡簧上料装置4同时送料到顶升装置内的产品零件上的卡壳内进行固定,等待组装完成后,产品零件流入到分料装置7内,分料装置7对加工完成的产品进行逐个区分,区分完后抓取装置8将区分好的产品依次抓取放置到下料装置9上,下料装置9将产品依次送出。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料装置2包括壳体上料罩、壳体上料轨道、壳体上料振动盘和振动底座,所述振动底座设置于所述移动架上,所述壳体上料振动盘设置于所述振动底座上,所述壳体上料罩设置于所述移动架上且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料轨道上,所述壳体上料轨道另一端连接所述衬套机构1,壳体上料振动盘通过壳体上料轨道将产品零件输送到衬套机构1内。

优选的,所述衬套机构1包括第一运输组件11、大轴套上料组件12和小轴套上料组件13,所述第一运输组件11一端连接壳体上料轨道,另一端连接所述顶升装置,所述第一运输组件11后侧设置大轴套上料组件12,所述第一运输组件11前侧设置小轴套上料组件13,所述第一运输组件11包括第一运输架、第一运输轨道、第一运输气缸、第一顶升组件14和第二顶升组件15,所述第一运输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运输轨道设置于所述第一运输架上端,所述第一运输架左侧面设置第一气缸安装座,所述第一运输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座上,所述第一运输气缸连接第一运输轴一端,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运输轨道内,所述第一顶升组件14和第二顶升组件15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运输架下表面,首先,第一运输轨道接收壳体上料轨道送来的产品,第一运输气缸带动第一运输轴将第一运输轨道内的产品进行向前推动,第一顶升组件14和第二顶升组件15是用来将轴套顶升至第一运输轨道内的产品零件中。

优选的,所述大轴套上料组件12包括大轴套振动盘、大轴套底座、大轴套上料轨道、大轴套底板、大轴套气缸、大轴套推杆和大轴套滑槽,所述大轴套底座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内,所述大轴套底座上设置大轴套振动盘,所述大轴套振动盘连接所述大轴套上料轨道一端,所述大轴套上料轨道另一端连接所述大轴套滑槽内,所述大轴套滑槽设置于所述大轴套底板上,所述大轴套顶端设置大轴套气缸,所述大轴套气缸连接所述大轴套推杆一端,所述大轴套推杆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大轴套滑槽内,所述大轴套上料组件12结构和小轴套上料组件13相同,首先,大轴套振动盘将大轴套输送到大轴套上料轨道内,大轴套气缸带动大轴套推杆将大轴套从大轴套滑槽内推送至第一顶升组件14上方。

优选的,所述顶升装置包括第二运输组件和顶升组件,所述第二运输组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输组件11,另一端连接所述分料装置7,所述第二运输组件下端设置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板、顶升气缸、多个顶升滑杆、顶升滑动板和顶升顶轴,所述顶升板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内,所述顶升气缸设置于所述顶升板下表面,所述顶升气缸输出端连接顶升顶轴底端,所述顶升顶轴周边设置多个顶升滑杆,多个所述顶升滑杆和顶升顶轴均穿过顶升滑动板设置,所述顶升顶轴另一端穿过第二运输组件设置,第二运输组件是用来接收衬套机构1加工完成送过来的产品,同时也接收周边第一卡簧上料装置3、第二卡簧上料装置4、左卡壳上料装置5和右卡壳上料装置6的产品配件,接收完成后输送到分料装置7内,顶升组件用来将第二运输组件上的产品零件顶升起来方便后续卡簧和卡壳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簧上料装置3包括卡簧底座31、卡簧振动盘32、卡簧振动器33、卡簧上料轨道34、卡簧平台、卡簧气缸35、卡簧上料轴36和卡簧待料槽37,所述卡簧底座31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内,所述卡簧振动盘32设置于所述卡簧底座31上,所述卡簧振动盘32连接所述卡簧上料轨道34一端,所述卡簧振动轨道另一端连接所述卡簧待料槽37内,所述卡簧待料槽37下方连接所述卡簧上料轴36顶端,所述卡簧上料轴36底端连接所述卡簧气缸35,所述卡簧气缸35设置于所述卡簧平台上,所述卡簧平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内,卡簧上料轴36用于将卡簧待料槽37内的卡簧输送至上方的第二运输组件内,所述第二卡簧上料装置4结构和第一卡簧上料装置3结构相同,首先,卡簧振动盘32将卡簧输送到卡簧上料轨道34内,然后卡簧振动器33将卡簧上料轨道34上的产品输送到卡簧待料槽37内,卡簧气缸35带动卡簧上料轴36将卡簧待料槽37内的卡簧输送到上方的第二运输组件内。

优选的,所述左卡壳上料装置5包括卡壳上料底架51、卡壳上料底板52、卡壳上料电机53、卡壳上料滑动架54、卡壳上料滑杆55、卡壳上料移料块56、卡壳上料支架57和卡壳上料滑轨58,所述卡壳上料底架51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卡壳上料底板52设置于所述卡壳上料底架51上,所述卡壳上料底板52侧面设置卡壳上料电机53,所述卡壳上料底板52上设置卡壳上料滑动架54,所述卡壳上料电机53连接所述卡壳上料滑杆55一端,所述卡壳上料滑杆55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卡壳上料滑动架54内,所述卡壳上料移料块56设置于所述卡壳上料滑杆55上,所述卡壳上料移料块56上端设置于卡壳上料滑动架54上的上料槽内,所述上料槽上设置卡壳上料支架57,所述上料槽侧面连接所述卡壳上料滑轨58一端,所述卡壳上料滑轨58另一端设置于第二运输组件中,首先卡壳上料电机53带动卡壳上料上料滑杆工作,卡壳上料滑杆55带动卡壳上料移料块56进行工作,卡壳上料移料块56带动卡壳上料滑动架54内上料槽上的卡壳进行滑动工作,上料槽流出的卡壳从卡壳上料滑动内流入到下方第二运输组件内。

优选的,所述分料装置7包括分料组件和第三运输组件,所述第三运输组件一端连接第二运输组件,另一端设置于抓取装置8下方,所述第三运输组件后侧设置分料组件,所述分料组件包括分料支架710、第一分料气缸711、第二分料气缸712、第一分料滑轨713、第一分料联动板714、第一分料载料板715、第二分料滑轨716、第二分料载料板717和多个分料夹块718,所述分料支架710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分料气缸711和第一分料滑轨713平行设置且均设置于所述分料支架710上,所述第一分料载料板715通过第一分料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料滑轨713上,所述第一分料气缸711连接所述第一分料联动板714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料载料板715内侧面,所述第二分料滑轨716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料载料板715上,所述第二分料滑轨716侧面设置气缸载料座,所述气缸载料座上设置所述第二分料气缸712,所述第二分料载料板717通过第二分料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分料滑轨716上,多个所述分料夹块依次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分料载料板717上表面,所述第二分料气缸712连接所述第二分料载料板717侧面,首先,第三运输组件是用来接收第二运输组件送过来的产品零件,分料组件是将第三运输组件上的产品零件进行逐一区分,第一分料气缸711带动第一分料载料板715在第一分料滑轨713上进行左右移动,第一分料载料板715同时带动第二分料气缸712和第二分料滑轨716进行左右移动,第二分料气缸712带动第二分料载料板717在第二分料滑轨716上进行前后移动,第二分料载料板717带动多个分料夹块718进行前后移动,多个分料夹块718用来逐一区分第三运输组件上的产品。

优选的,所述抓取装置8包括左抓取架81、右抓取架82、抓取气缸83、第一抓取滑杆84、第二抓取滑杆85、抓取移动板86、抓取安装板87、多个抓取固定座88和多个夹取气缸89,所述左抓取架81和右抓取架82相对设置且均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抓取气缸83设置于所述右抓取架82顶端,所述第一抓取滑杆84和第二抓取滑杆85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抓取滑杆84和第二抓取滑杆85左端均设置于所述左抓取架81上,所述第一抓取滑杆84和第二抓取滑杆85依次穿过第一抓取滑动块、第二抓取滑动块设置于所述右抓取架82上,所述第一抓取滑动块和第二抓取滑动块通过所述抓取移动板86连接,所述抓取气缸83通过抓取丝杆连接所述第二抓取滑动块上端,所述抓取移动板86下端通过移动杆连接所述抓取安装板87上表面,所述抓取安装板87下表面设置多个所述固定座,多个所述固定座上设置多个所述夹取气缸,多个所述夹取气缸下端设置多个夹取夹爪,首先,抓起气缸带动第二抓取滑动块在抓取滑杆上进行移动,而抓取滑动块同时带动抓取移动板86进行移动,抓取移动板86带动抓取安装板87进行移动,抓取安装板87带动多个抓取固定座88进行移动,多个抓取固定座88带动多个抓取气缸83进行移动工作,多个抓取气缸83分别带动多个夹取夹爪将第三运输组件上的产品零件夹取到下料装置9上。

优选的,所述下料装置9包括下料支架、下料气缸、下俩滑槽和下料挡板,所述下料支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下料滑槽设置于所述下料支架上,所述下料挡板设置于所述下料滑槽上,所述下料气缸设置于所述下料支架内,所述下料气缸连接下料推进杆一端,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下料滑槽内,首先,下料气缸带动下料推进杆将下料滑槽内的产品依次输送出,下料挡板是防止产品在输送过程中掉落。

实施例二与以上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多个抓取固定座88和多个夹取气缸89均设置至少两个以上。

实施例三与以上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下料装置9侧面设置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用来检测产品组装的是否合格,不合格的会提出警示。

实施例四与以上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工作台内设置散热装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产品零件从壳体上料装置2内流入到衬套机构1内,壳体上料振动盘通过壳体上料轨道将产品零件输送到衬套机构1内,衬套机构1对其进行加工,第一运输轨道接收壳体上料轨道送来的产品,第一运输气缸带动第一运输轴将第一运输轨道内的产品进行向前推动,第一顶升组件14和第二顶升组件15是用来将轴套顶升至第一运输轨道内的产品零件中,大轴套振动盘将大轴套输送到大轴套上料轨道内,大轴套气缸带动大轴套推杆将大轴套从大轴套滑槽内推送至第一顶升组件14上方,加工完成之后,产品零件流入到顶升装置上,第二运输组件是用来接收衬套机构1加工完成送过来的产品,同时也接收周边第一卡簧上料装置3、第二卡簧上料装置4、左卡壳上料装置5和右卡壳上料装置6的产品配件,接收完成后输送到分料装置7内,顶升组件用来将第二运输组件上的产品零件顶升起来方便后续卡簧和卡壳的安装,然后,左卡壳上料装置5和右卡壳上料装置6同时送料到产品零件内,其后,第一卡簧上料装置3和第二卡簧上料装置4同时送料到顶升装置内的产品零件上的卡壳内进行固定,卡簧振动盘32将卡簧输送到卡簧上料轨道34内,然后卡簧振动器33将卡簧上料轨道34上的产品输送到卡簧待料槽37内,卡簧气缸35带动卡簧上料轴36将卡簧待料槽37内的卡簧输送到上方的第二运输组件内,卡壳上料电机53带动卡壳上料上料滑杆工作,卡壳上料滑杆55带动卡壳上料移料块56进行工作,卡壳上料移料块56带动卡壳上料滑动架54内上料槽上的卡壳进行滑动工作,上料槽流出的卡壳从卡壳上料滑动内流入到下方第二运输组件内,等待组装完成后,产品零件流入到分料装置7内,分料装置7对加工完成的产品进行逐个区分,第三运输组件是用来接收第二运输组件送过来的产品零件,分料组件是将第三运输组件上的产品零件进行逐一区分,第一分料气缸711带动第一分料载料板715在第一分料滑轨713上进行左右移动,第一分料载料板715同时带动第二分料气缸712和第二分料滑轨716进行左右移动,第二分料气缸712带动第二分料载料板717在第二分料滑轨716上进行前后移动,第二分料载料板717带动多个分料夹块718进行前后移动,多个分料夹块718用来逐一区分第三运输组件上的产品,区分完后抓取装置8将区分好的产品依次抓取放置到下料装置9上,抓起气缸带动第二抓取滑动块在抓取滑杆上进行移动,而抓取滑动块同时带动抓取移动板86进行移动,抓取移动板86带动抓取安装板87进行移动,抓取安装板87带动多个抓取固定座88进行移动,多个抓取固定座88带动多个抓取气缸83进行移动工作,多个抓取气缸83分别带动多个夹取夹爪将第三运输组件上的产品零件夹取到下料装置9上,下料装置9将产品依次送出,下料气缸带动下料推进杆将下料滑槽内的产品依次输送出,下料挡板是防止产品在输送过程中掉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