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模板紧固件加工的折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5160发布日期:2020-12-08 15:3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用于模板紧固件加工的折弯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折弯机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板紧固件加工的折弯机构。



背景技术:

工字钢作为模板支撑体系中的常用原料,其需要按照加工工艺的要求在一端弯折处u型结构,以便于相互之间的搭接固定,用于对包括剪力墙等在内的支撑模板进行加固,以保证建筑施工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现有工厂化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工字钢的两端进行折弯处理,以满足上述实际生产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模板紧固件加工的折弯机构,其能够对采用的工字钢原料的端部进行u型折弯,提高折弯效率及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申请中所述的用于模板紧固件加工的折弯机构,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上安装有液压油缸固定架,液压油缸固定架上安装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连接有外模具,外模具的两侧工作台上设置有外模具侧边限位板且外模具在液压油缸活塞杆的带动下沿外模具侧边限位板滑动;在外模具上加工有成型槽体,成型槽体的开口处外侧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外模具。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成型槽体包括由外至内宽度逐渐变窄的收口段,在收口段的内部加工有整形段。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整形段的底部设置有卡接槽,卡接槽放置有字板。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外模具的顶部设置有取料杆,取料杆位于内模具中物料弯折方向一侧。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工作台在外模具的初始位置及运动结束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位置传感器a、位置传感器b,位置传感器a、位置传感器b通过导线与控制液压油缸的泵站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内模具上设置有相互垂直的纵向部和横向部,纵向部固定在工作台上,横向部位于工作台的上方并与外模具对正,在横向部上加工有供物料放置的导向部,导向部分布在横向部两侧的上端、下端。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物料端部限位的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供外模具移动的限位导向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对折弯机中外模具和内模具的改进,实现了折弯机对工字钢折弯的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模板紧固件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外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内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模板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取料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液压油缸固定架;3、液压油缸;4、位置传感器a;5、连接板;6、外模具;7、成型槽体;8、取料杆;9、限位导向块;10、固定块;11、内模具;12、位置传感器b;13、外模具侧边限位板;14、卡接槽;15、整形段;16、收口段;17、纵向部;18、横向部;19、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位“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申请创造保护范围或技术方案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创造所述的技术方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模板紧固件加工的折弯机构,包括放置于水平面的工作台1,在工作台1上安装有液压油缸固定架2,液压油缸固定架2上固定有液压油缸3,液压油缸3通过液压管路与带有控制器的液压泵站连接;所述液压油缸3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连接板5并通过连接板5与外模具6连接,外模具6在液压油缸3的带动下沿着两者的外模具侧边限位板13运动,在外模具6的两侧设置有滑槽,在外模具侧边限位板13与外模具6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滑块,外模具侧边限位板13与外模具6通过上述滑块与滑槽的配合实现相对滑动;所述外模具侧边限位板13固定在工作台1上。在外模具6上加工有成型槽体7,成型槽体7包括设置于入口处的收口段16,收口段16向外模具6内部延伸且宽度逐渐减小,收口段16与整形段15连接,整形段15两侧的内壁互相平行,在整形段15底端设置有卡接槽14,卡接槽14用于与字板配合完成在弯折过程中的字形压入。

在外模具6的入口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内模具11,内模具11靠近外模具6入口一侧的端部与外模具6之间留有供工字钢物料放入的间隙。即初始状态下,外模具6的外端部与内模具11的内侧端部之间留有供工字钢物料放入的位置。

在本申请中,所述的外模具6包括横向部18和位于横向部18下方且与之垂直的纵向部17,纵向部17用于与工作台1连接固定。在横向部18两侧的上端、下端分别加工有导向部19,导向部19用于与工字钢物料配合实现在弯折过程中的导向与固定。即导向部19为加工在横向部18两端的斜面,用于与工字钢向外伸出的翼板配合。

在本申请中,在外模具6的初始位置处安装有用于感应其位置的位置传感器a4,在外模具6与内模具11配合停止后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感应其位置的位置传感器b12。位置传感器a4和位置传感器b12可选用接近传感器,例如光电式接近传感器等。为了保证上述位置传感器的感应精度,在外模具6的上方可以加装有与其对应的接近板体。

在本申请中,所述的内模具11在工字钢物料弯折后的方向一侧设置有固定在外模具6上的取料杆8,初始状态下,取料杆8的自由端位于内模具11与外模具6之间所留间隙的外侧,待工字钢物料弯折后,取料杆8的自由端能够勾住弯折后的工字钢u型部,将其在随着外模具6复位的过程中取出。取料杆8的结构形式可以参见图1、图5。

本申请在使用时,将工字钢物料放置于外模具6开口处的外侧和内模具11之间,工字钢物料的一端与工作台1上的限位导向块9或固定块10对齐,以保证折弯后u型部的折弯长度。此时,启动液压泵站后通过液压管路驱动液压油缸3动作,液压油缸3的动作能够通过活塞杆转化为对外模具6的驱动。外模具6沿着外模具侧边限位板13向内模具11移动。在收口段16的作用下,工字钢物料绕着其与内模具11的接触位置处开始弯折,并使得工字钢物料在收口段16的作用下进入到整形段15内。整形段15的两个内壁互相平行,其与内模具11的两个侧面之间留有放置工字钢物料的间隙,工字钢物料在弯折进入整形段15后能够在上述两者的配合下形成如图5所示的结构。此时,位置传感器b12感应到外模具6后将信号传递至液压泵站的控制器中,使得液压泵站通过液压管路控制液压油缸3停止动作。

在本申请中,所述的外模具6在于内模具11配合完成后停顿一定时间,控制器控制液压泵站通过液压管路带动液压油缸3复位,外模具6逐渐与内模具11分离,直至位于初始位置处的位置传感器a感应到复位的外模具6后向液压泵站控制器发出电信号,控制器停止液压泵站驱动液压油缸3。在外模具6复位过程中,位于内模具11弯折方向一侧的取料杆8勾住弯折后的工字钢物料脱离内模具11。工人取出上述弯折后的物料并放入新的工字钢物料即可重复上述过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