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耳整平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00802发布日期:2020-11-20 10:50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极耳整平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极耳整平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池生产时,需要对电池的极耳进行冲切并进行各种性能的检测,电池在冲切与检测前,还需对电池的极耳以及顶封边进行整形,否则会影响电池的冲切精度以及检测结果,电池的整形需要将两个极耳刮平,以及对应极耳两侧位置处的顶封边压平,刮平极耳为了后续极耳冲切工序做准备,压平顶封边是为了后续电池的边电压检测工序做准备,以往整形工序基本都是人工操作,或者借助治具进行半自动化加工,但是工作效率还不够高,而且浪费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极耳整平机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极耳整平机构,包括第一立架、第一z轴驱动装置、第一安装座、极耳整形组件、顶封边压平组件和第一极耳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极耳支撑组件安装在第一立架下部;所述第一安装座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第一立架上且位于第一极耳支撑组件上方;所述第一z轴驱动装置安装在第一立架上方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安装座连接驱动第一安装座上下运动;所述极耳整形组件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包括设置在第一极耳支撑组件上方的刮刀以及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驱动刮刀前后运动的刮刀驱动气缸;所述顶封边压平组件包括设置在刮刀上方的两个第一压块以及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驱动两个第一压块上下运动的第一压块驱动气缸。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极耳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座体、第一支撑块驱动气缸和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驱动气缸通过第一座体固定在第一立架上;所述第一支撑块安装在第一支撑块驱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支撑块用于支撑电池的两个极耳。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与第一立架滑动连接的背板、安装在背板底部的底板、安装在背板顶部的顶板和安装在底板与顶部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极耳整形组件还包括滑动座、连接件和第一弹簧;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在底板上方;所述连接件的上表面与顶板的底面接触;所述连接件的中部与滑动座铰接;所述连接件的后部通过第一弹簧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刮刀安装在连接件前端的底部;所述第一压块驱动气缸安装在顶板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通过转盘进行运动,经过本设计的电池极耳整平机构时,第一支撑块驱动气缸带动第一支撑块往上运动,支撑着电池的极耳与顶封边,然后第一z轴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安装座往下运动,使得刮刀压在极耳上方,然后刮刀驱动气缸驱动刮刀往后运动,将两个极耳刮平,第一压块驱动气缸再驱动两个第一压块往下运动,两个第一压块压合在顶封边上,从而对电池的极耳与顶封边进行整形,可以自动化地对电池的极耳以及顶封边进行整形,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极耳整形机构的结构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电池100前端具有顶封边102以及两个极耳101。

如图2-3所示,一种电池极耳整平机构,用于将电池的极耳以及顶封边整平;为后续机构做准备;电池通过转盘进行运输,该电池极耳整平机构位于转盘的其中一个加工工位上。

一种电池极耳整平机构,包括第一立架31、第一z轴驱动装置32、第一安装座33、极耳整形组件34、顶封边压平组件35和第一极耳支撑组件36;所述第一极耳支撑组件36安装在第一立架31下部,所述第一极耳支撑组件36包括第一座体361、第一支撑块驱动气缸362和第一支撑块363;所述第一支撑块驱动气缸362通过第一座体361固定在第一立架31上;所述第一支撑块363安装在第一支撑块驱动气缸362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支撑块363用于支撑电池的两个极耳;所述第一安装座33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第一立架31上且位于第一极耳支撑组件36上方;所述第一z轴驱动装置32安装在第一立架31上方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安装座33连接驱动第一安装座33上下运动;所述极耳整形组件34安装在第一安装座33上,包括设置在第一极耳支撑组件36上方的刮刀341以及安装在第一安装座33上驱动刮刀341前后运动的刮刀驱动气缸342;所述顶封边压平组件35包括设置在刮刀341上方的两个第一压块351以及安装在第一安装座33上驱动两个第一压块351上下运动的第一压块驱动气缸352;该极耳整形机构3需要将两个极耳整平,以及顶封边的左侧与右侧压平,工作时,第一支撑块驱动气缸362带动第一支撑块363往上运动,支撑着电池的极耳与顶封边,然后第一z轴驱动装置32驱动第一安装座33往下运动,使得刮刀341压在极耳上方,然后刮刀驱动气缸342驱动刮刀341往后运动,将两个极耳刮平,第一压块驱动气缸352再驱动两个第一压块351往下运动,两个第一压块351压合在顶封边上,从而对电池的极耳与顶封边进行整形,各驱动装置复位,准备下一次加工。

所述第一安装座33包括与第一立架31滑动连接的背板331、安装在背板331底部的底板332、安装在背板331顶部的顶板333和安装在底板332与顶部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板334;所述极耳整形组件34还包括滑动座343、连接件344和第一弹簧345;所述滑动座343滑动连接在底板332上方;所述连接件344的上表面与顶板333的底面接触;所述连接件344的中部与滑动座343铰接;所述连接件344的后部通过第一弹簧345与底板332活动连接;所述刮刀341安装在连接件344前端的底部;所述第一压块驱动气缸352安装在顶板333上方;连接件344与滑动座343之间采用弹性连接,当刮刀341与极耳接触后,连接件344的前端往上运动,连接件344绕着与滑动座343铰接的位置转动,连接件344的后侧下压,弹簧压缩,从而可以防止刮刀341压坏极耳。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当电池运送到该电池极耳整平机构上时,第一支撑块驱动气缸带动第一支撑块往上运动,支撑着电池的极耳与顶封边,然后第一z轴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安装座往下运动,使得刮刀压在极耳上方,然后刮刀驱动气缸驱动刮刀往后运动,将两个极耳刮平,第一压块驱动气缸再驱动两个第一压块往下运动,两个第一压块压合在顶封边上,从而对电池的极耳与顶封边进行整形,完成后各驱动装置复位,准备下一次加工。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极耳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架、第一z轴驱动装置、第一安装座、极耳整形组件、顶封边压平组件和第一极耳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极耳支撑组件安装在第一立架下部;所述第一安装座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第一立架上且位于第一极耳支撑组件上方;所述第一z轴驱动装置安装在第一立架上方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安装座连接驱动第一安装座上下运动;所述极耳整形组件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包括设置在第一极耳支撑组件上方的刮刀以及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驱动刮刀前后运动的刮刀驱动气缸;所述顶封边压平组件包括设置在刮刀上方的两个第一压块以及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驱动两个第一压块上下运动的第一压块驱动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极耳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座体、第一支撑块驱动气缸和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驱动气缸通过第一座体固定在第一立架上;所述第一支撑块安装在第一支撑块驱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支撑块用于支撑电池的两个极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极耳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与第一立架滑动连接的背板、安装在背板底部的底板、安装在背板顶部的顶板和安装在底板与顶部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极耳整形组件还包括滑动座、连接件和第一弹簧;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在底板上方;所述连接件的上表面与顶板的底面接触;所述连接件的中部与滑动座铰接;所述连接件的后部通过第一弹簧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刮刀安装在连接件前端的底部;所述第一压块驱动气缸安装在顶板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极耳整平机构,包括第一立架、第一Z轴驱动装置、第一安装座、极耳整形组件、顶封边压平组件和第一极耳支撑组件;第一极耳支撑组件安装在第一立架下部;第一安装座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第一立架上且位于第一极耳支撑组件上方;第一Z轴驱动装置安装在第一立架上方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安装座连接驱动第一安装座上下运动;极耳整形组件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包括设置在第一极耳支撑组件上方的刮刀以及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驱动刮刀前后运动的刮刀驱动气缸;顶封边压平组件包括设置在刮刀上方的两个第一压块以及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驱动两个第一压块上下运动的第一压块驱动气缸;提出出本实用新型效率高,节省劳动力。

技术研发人员:丘伟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爱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31
技术公布日:2020.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