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挤压机的模座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5125发布日期:2021-12-11 10:2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反向挤压机的模座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向挤压机辅助装置,尤其是反向挤压机的模座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2.如图1和图2所示,上支撑座14和下支撑座15固定在挤压机上,模轴靠垫 12固定在模座21上,模轴靠垫12与挤压机之间装有前梁垫板13,模轴靠垫12 位于前梁垫板13的一侧,模座21沿上支撑座14和下支撑座15的长度方向通过液压杆和定位块固定,模轴11安装在模座12上。模座21与上支撑座14和下支撑座15之间通过铜板22进行滑动和调整间隙。为了保证能够滑动模座21,铜板22固定在上支撑座14上,与模座21需要留有间隙,即模轴靠垫12与前梁垫板13之间留有间隙,而该间隙在挤压时造成挤压管材的产品同心度不准,同时在挤压过程中模轴11会因为铝的流动受到各方向不规则的力,使固定在一起的模座21产生轻微扭动,而模座21扭转进一步影响模轴11的同心度。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将模座压在前梁减压垫上,使模轴在挤压过程中稳定在挤压中心,也不会产生扭动,有效保证产品同心度的反向挤压机的模座压紧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4.反向挤压机的模座压紧装置,包括:固定缸,所述固定缸不少于两个,所述固定缸分别安装在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上,所述固定缸用于将模座压紧在前梁垫板上,所述固定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分别安装在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上;活塞,所述活塞滑动插在所述缸体内;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缸体的一端,所述盖板上设有进油孔,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缸体相通;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且分别活动插在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内;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安装在所述活塞的一端,用于活塞复位。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单作用液压缸将模座压紧在前梁垫板上,从而消除模座与前梁垫板之间的间隙,使挤压铝型材时模轴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当活塞复位后,顶杆对模座没有压力,方便移动模座。
6.由于模座被压紧在前梁垫板上,因此模座也不易发生扭转,消除了模座扭转对模轴同心度的影响。
7.盖板通过进油接头与液压阀连接,液压阀与液压泵连接,当液压阀处于进油时盖板的进油孔进油,活塞推动顶杆压紧在模座上,模座被压紧在前梁垫板上。需要更换模轴时,液压阀处于回油状态,复位装置将活塞和顶杆推向盖板,松开模座,模座可以沿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滑动。
8.进一步,所述复位装置包括碟簧,所述碟簧设有多个,所述碟簧活动插在所述顶杆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碟簧弹力大。
10.进一步的,所述顶杆上设有复位环,所述复位环位于所述活塞与所述碟簧之间。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环保护活塞。
12.进一步的,还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固定在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上,所述顶杆活动插在所述导向套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套减少顶杆与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之间的摩擦力。
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缸设有四个,分别位于所述模座的四个角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缸分布在模座的四个角上使受力均匀。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向挤压机的模座压紧装置能将模座压在前梁减压垫上,使模轴在挤压过程中稳定在挤压中心,也不会产生扭动,有效保证产品同心度。
附图说明
18.图1是反向挤压机的模座压紧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反向挤压机的模座压紧装置安装在挤压机上的位置示意图;
20.图3是沿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如图1和图2所示,反向挤压机的模座压紧装置,包括:固定缸,固定缸不少于两个,固定缸分别安装在上支撑座14和下支撑座15上,固定缸用于将模座 12压紧在前梁垫板13上,固定缸包括:缸体5,缸体5分别安装在上支撑座14 和下支撑座15上;活塞4,活塞4滑动插在缸体5内;盖板6,盖板6固定在缸体5的一端,盖板6上设有进油孔61,且进油孔61与缸体5相通;顶杆3,顶杆3的一端与活塞4连接,且分别活动插在上支撑座14和下支撑座15内;复位装置,复位装置安装在活塞4的一端,用于活塞4复位。
23.采用单作用液压缸将模座21压紧在前梁垫板13上,从而消除模座21与前梁垫板13之间的间隙,使挤压铝型材时模轴11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当活塞4 复位后,顶杆3对模座12没有压力,方便移动模座21。
24.由于模座21被压紧在前梁垫板13上,因此模座21也不易发生扭转,消除了模座21扭转对模轴11同心度的影响。
25.盖板6通过进油接头与液压阀连接,液压阀与液压泵连接,当液压阀处于进油时盖板6的进油孔61进油,活塞4推动顶杆3压紧在模座21上,模座21被压紧在前梁垫板13上。需要更换模轴11时,液压阀处于回油状态,复位装置将活塞4和顶杆3推向盖板6,松开模座12,模座21可以沿上支撑座14和下支撑座15滑动。
26.活塞4上装有密封圈。
27.复位装置包括碟簧7,碟簧7设有多个,碟簧7套活动插在顶杆3上。
28.碟簧7弹力大。
29.在上支撑座14和下支撑座15上开始液压孔和压紧孔,液压孔用于安装缸体 5,可以省略前端盖,顶杆3活动插在压紧孔内,压紧孔位于模座21的上方。碟簧7位于上支撑座14和下支撑座15与活塞之间。
30.固定缸也可以省去缸体5,活塞4滑动插在液压孔内。模轴靠垫12可以安装在模座
21上,模座21的两侧均设有滑动块,滑动块分别插在上支撑座14与挤压机之间和下支撑座15与挤压机之间。模座21可以作为通用件使用,模轴靠垫12与模轴11相匹配,使模轴靠垫12的加工简单。顶杆3压紧在滑动块上,实现模轴靠垫12压紧在前梁垫板13上。
31.碟簧7与上支撑座14和下支撑座15之间装有垫片25。
32.顶杆3上设有复位环31,复位环31位于活塞4与碟簧7之间。
33.复位环31保护活塞4。
34.还包括导向套26,导向套26固定在上支撑座14和下支撑座15上,顶杆3 活动插在导向套26内。
35.导向套26减少顶杆3与上支撑座14和下支撑座15之间的摩擦力。
36.在不少于一个的实施例中,固定缸设有四个,分别位于模座12的四个角上。固定缸分布在模座12的四个角上使受力均匀。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向挤压机的模座压紧装置能将模座压在前梁减压垫上,使模轴在挤压过程中稳定在挤压中心,也不会产生扭动,有效保证产品同心度。
38.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反向挤压机的模座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缸,所述固定缸不少于两个,所述固定缸分别安装在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上,所述固定缸用于将模座压紧在前梁垫板上,所述固定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分别安装在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上;活塞,所述活塞滑动插在所述缸体内;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缸体的一端,所述盖板上设有进油孔,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缸体相通;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且分别活动插在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内;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安装在所述活塞的一端,用于活塞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挤压机的模座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碟簧,所述碟簧设有多个,所述碟簧活动插在所述顶杆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向挤压机的模座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上设有复位环,所述复位环位于所述活塞与所述碟簧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挤压机的模座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固定在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上,所述顶杆活动插在所述导向套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挤压机的模座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缸设有四个,分别位于所述模座的四个角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向挤压机辅助装置,尤其是反向挤压机的模座压紧装置,包括:固定缸,固定缸不少于两个,固定缸分别安装在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上,固定缸用于将模座压紧在前梁垫板上,固定缸包括:缸体,缸体分别安装在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上;活塞,活塞滑动插在缸体内;盖板,盖板固定在缸体的一端,盖板上设有进油孔,且进油孔与缸体相通;顶杆,顶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且分别活动插在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内;复位装置,复位装置安装在活塞的一端,用于活塞复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向挤压机的模座压紧装置能将模座压在前梁减压垫上,使模轴在挤压过程中稳定在挤压中心,也不会产生扭动,有效保证产品同心度。有效保证产品同心度。有效保证产品同心度。


技术研发人员:唐波 孙晓杰 顾春虎 宋星星 郑智杰 唐燕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威特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7
技术公布日:2021/1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