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多种车型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联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33987发布日期:2021-09-22 22:0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车型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联接装置。


背景技术:

2.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联接作业是汽车装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以确保发动机将动力传递给变速箱,进而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在安装时,将发动机和变速箱放在不同的平台上,由于发动机的曲轴轮与变速箱的变扭器往往不是对应的,还需要人工将曲轴轮旋转一定角度后再进行固定安装。但是现有装配车间的平台高度都是固定不变的,只能满足一种车型的装配需求,适用范围小;同时现有车间大多利用工装人工转动曲轴轮,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车型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联接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多种车型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联接装置,包括机座,在所述机座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升降平台,第二升降平台和用于转动发动机曲轴轮的曲轴轮驱动机构。
6.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升降平台和所述第二升降平台的结构相同,均包括
7.一支撑组件,具有固连在所述机座上的第一机架和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顶部的第一支撑件;
8.一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缸体竖向设置且其顶部固连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下表面,第一气缸的第一活塞杆向上延伸出第一支撑件;
9.一承托平台,水平固连在所述第一活塞杆向的上部;以及
10.一导向组件,具有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导向单元,每个所述导向单元均包括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件上的第一导向套和穿设在所述第一导向套内的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导向轴顶部固连在所述承托平台的下表面。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套为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的第一直线轴承座,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座内设置有第一直线轴承,所述第一导向轴竖直穿设在所述第一直线轴承的内孔中。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升降平台和所述第二升降平台还包括锁紧组件,其包括
13.一锁紧座,固连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上表面,所述锁紧座开设有一沿竖向方向延伸的安装孔和一沿水平方向开设锁紧孔,所述安装孔和锁紧孔相连通;
14.一锁紧轴,自上而下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支撑件,且所述锁紧轴的顶
部固连在所述承托平台上;以及
15.一锁紧器,设置在所述锁紧孔内,当承托平台调整到位后,所述锁紧器将所述锁紧轴锁紧以实现承托平台的固定。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升降平台和所述第二升降平台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通过压板固连在所述承托平台底表面上的连接座,所述第一活塞杆上部旋拧在所述连接座的内螺纹孔内。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曲轴轮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支撑结构和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的传动机构,支撑结构包括
18.一安装组件,具有固连在所述机座上的第二机架和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顶部的第二支撑件;
19.一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缸体竖向设置且其顶部固连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下表面,第二气缸的第二活塞杆向上延伸出第二支撑件;
20.一安装平台,水平固连在所述第二活塞杆向的上部;以及
21.一限位组件,具有多个结构相同的限位单元,每个所述限位单元均包括竖直设置在第二支撑件上的第二导向套和穿设在所述第二导向套内的第二导向轴,所述第二导向轴顶部固连在所述安装平台的下表面。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23.一第三气缸,水平架设在所述安装平台上;
24.一安装件,固连在所述第三气缸的第三活塞杆上;
25.一动力源,固连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动力源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动力轴;及
26.一传动组件,固连在所述动力轴上,且所述传动组件具有一与所述曲轴轮的安装孔相配合的套筒;
27.其中,所述套筒插装在曲轴轮内,动力源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曲轴轮转动。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源包括固连在所述安装件上的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外设置有减速机,齿轮箱内设置有与所述减速机传动连接的减速器,减速器的从动齿轮内穿设有一所述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向左延伸出减速箱。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通过联轴器固连在一起的主动连接盘和从动连接盘,所述从动连接盘上同轴设置有旋转轴,且所述旋转轴的左端设置有所述套筒;所述主动连接盘固连在所述动力轴的左端部。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件为滑动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一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滑动平台沿两个所述导轨左右往返移动。
31.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利用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承载发动机和变速箱,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采用了柔性化设计,二者的高度可以随意调整,满足了不同车型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装配需求,节约企业的工装投资成本。本实用新型利用曲轴轮驱动机构调整曲轴轮的位置,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了装配效率。
32.本实用新型的曲轴轮驱动机构也采用了柔性化设计,具体地:安装平台的高度可上下随意调整,实现了传动机构在高度方向的调整,第三气缸可驱动传动机构在安装平台上左右方向移动,满足了套筒在左右方向的调整,能够满足不同车型的发动机曲轴轮的转动需求,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图2中承托平台的仰视图。
36.图4是图2中锁紧座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是图1中曲轴轮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38.图6是图5中a部的放大图。
39.图7中安装平台的仰视放大图。
40.图8是图5的俯视图。
41.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略去传动组件)。
42.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传动组件的示意图(联轴器为分解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4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联接装置,包括机座10,在机座10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升降平台20,第二升降平台30和用于转动发动机曲轴轮的曲轴轮驱动机构40。第一升降平台20和第二升降平台30的高度能够自由调节,能够满足不同车型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装配需求;在安装时可利用曲轴轮驱动机构40转动曲轴轮,实现了曲轴轮的快速调整,省时省力,提高了安装效率。
45.如图1所示,第一升降平台20和第二升降平台30的结构完全相同,下面以第一升降平台20为例,具体说明第一升降平台20的结构:
46.如图2所示,第一升降平台20包括一支撑组件,具有固连在机座10上的第一机架2011和水平设置在第一机架2011顶部的第一支撑件(即第一支撑板2012);一第一气缸2021,第一气缸2021的第一缸体竖向设置且其顶部固连在第一支撑板2012的下表面,第一气缸2021的第一活塞杆2022向上延伸出第一支撑板2012;一承托平台203,水平固连在第一活塞杆2022向的上部;以及一导向组件,具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导向单元,每个导向单元均包括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012上的第一导向套2041和穿设在第一导向套2041内的第一导向轴2042,第一导向轴2042顶部固连在承托平台203的下表面;为提高承托平台203的稳定性,两个导向单元设置在承托平台203上的一对对角处。
47.如图2所示,第一导向套2041为竖向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012上的第一直线轴承座,第一直线轴承座内设置有第一直线轴承2043,第一导向轴2042在第一直线轴承2043内上下滑动,减小第一导向轴2042和第一导向套2041的摩擦力。
48.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升降平台20还包括锁紧组件,其中锁紧组件包括一锁紧座2051,固连在第一支撑板2012的上表面,锁紧座2051上开设有一沿竖向方向延伸的安装孔2052和一沿水平方向开设锁紧孔2053,且安装孔2052和锁紧孔2053相连通;一锁紧轴2054,自上而下依次穿过安装孔2052和第一支撑板2012,且锁紧轴2054的顶部固连在承托平台203上;以及一锁紧器(锁紧器可采用气动锁紧筒,如festo kp

32

7500锁紧筒),设置在锁
紧孔2053内。当承托平台203的高度调整到位后,锁紧器将锁紧轴2054锁紧,提高了承托平台203的稳定性。当需要调整承托平台203时,锁紧器将锁紧轴2054松开,以确保锁紧轴2054能够上下滑动。
49.如图2

3所示,第一升降平台20还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通过压板2061固连在承托平台203底表面上的连接座2062(即t形螺母),第一活塞杆2022上部旋拧在连接座2062的内螺纹孔内,实现了承托平台203和第一活塞杆2022的固定连接,确保第一气缸2021带动承托平台203稳定升降。
50.如图5所示,曲轴轮驱动机构40包括设置在机座10上的支撑结构和设置在支撑结构上的传动机构,支撑结构包括一安装组件,具有固连在机座10上的第二机架4011和水平设置在第二机架4011顶部的第二支撑件(即第二支撑板4012);一第二气缸4021,第二气缸4021的第二缸体竖向设置且其顶部固连在第二支撑件的下表面,第二气缸4021的第二活塞杆4022向上延伸出第二支撑板4012;一安装平台404,水平固连在第二活塞杆4022向的上部;以及一限位组件,具有多个结构相同的限位单元403,每个限位单元403均包括竖直设置在第二支撑板4012上的第二导向套4031和穿设在第二导向套4031内的第二导向轴4032,第二导向轴4032顶部固连在安装平台404的下表面。
51.如图5和图7所示,限位单元403为四个;四个第二导向套4031分别固连在第二支撑板4012的一个拐角处,每个第二导向套4031内的第二导向轴4032顶部卡装在安装平台404的限位座4034内并通过螺栓与安装平台404固连在一起,提高了安装平台404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为减小第二导向轴4032和第二导向套4031之间的摩擦力,第二导向套4031内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直线轴承4033,第二导向轴4032在第二直线轴承4033内上下滑动。
52.如图6

7所示,安装平台404的底表面通过压板4051设置有一个有t形连接螺母4052,第二活塞杆4022的上部旋拧在t形连接螺母4052内,实现第二活塞杆4022与安装平台404的固定连接。
53.如图5和图8所示,传动机构包括一第三气缸409,水平架设在安装平台404上;一安装件,固连在第三气缸409的第三活塞杆上;一动力源,固连在安装件上,动力源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动力轴4075;及一传动组件,固连在动力轴4075上,且传动组件具有一与曲轴轮的安装孔2052相配合的套筒4085。具体结构为:
54.如图8所示,安装平台404上前后间隔设置有一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4061,安装件为滑动设置在导轨4061上的滑动平台4062,滑动平台4062的前端部固连在第三气缸409的第三活塞杆上。工作时,第三气缸409带动滑动平台4062沿着导轨4061左右往返移动,进而实现动力源和传动组件的左右往返移动。
55.如图8

9所示,动力源包括固连在滑动平台4062上的齿轮箱4071,齿轮箱4071外设置有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4072和减速机4073,齿轮箱4071内设置有与减速机4073的传动轴传动连接的减速器(即齿轮传动副),减速器的从动齿轮4074内穿设有一动力轴4075,且动力轴4075向左延伸出减速箱。伺服电机4072和减速机4073同时启动,减速机4073将动力传递给减速器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4074同步转动,进而实现了动力轴4075的转动。
56.如图8

9所示,齿轮箱4071上设置有与动力轴4075同轴布设的弹簧套筒4076,动力轴4075的右端部位于弹簧套筒4076内,动力轴4075右端通过轴承与弹簧套筒4076内的弹簧
端盖转动配合;弹簧套筒4076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具有涨紧作用,防止动力轴4075轴向窜动。
57.如图8和图10所示,传动组件包括通过联轴器4081固连在一起的主动连接盘4082和从动连接盘4083,主动连接盘4082固连在动力轴4075的左端,从动连接盘4083上同轴设置有旋转轴4084,旋转轴4084的左端设置有一个套筒4085(即t形螺母),套筒4085能够插装在曲轴轮上,进而带动曲轴轮转动指定角度。从动连接盘4083和主动连接盘4082通过联轴器4081连接,能够确保从动连接盘4083和旋转轴4084、套筒4085同步水平转动。实际安装时,联轴器4081优选平行偏心联轴器4081(如日本三木的nss13.9.14平行偏心联轴器4081),使得旋转轴4084能够绕着动力轴4075旋转,进而带动t形螺母随旋转轴4084同步动作,以满足曲轴轮的转动需求。
5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联接装置还包括罩设在曲轴轮驱动机构40上方的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罩设在曲轴轮驱动机构40上的第三机架501(第三机架501的底部固连在机座10上)和固连在第三机架501上的防护网,以保护曲轴轮驱动机构40。
5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联接装置还包括牵引支撑结构,牵引支撑结构包括与旋转轴4084转动配合的轴承和套装在轴承上的轴承座,轴承座上设置有带有穿孔的吊板601;牵引支撑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三机架501顶部的横梁上的定滑轮602,链条603的一端穿设在吊板601的穿孔内,另一端绕设在定滑轮602上,链条603均有牵引支撑作用,提高传动组件的稳定性。
60.工作时,分别将发动机吊放在第一升降平台20上,将变速箱吊放在第二升降平台30上,启动第三气缸409(可以手动启动,也可以利用plc启动第三气缸409),第三气缸409的第三活塞杆带动滑动平台4062和滑动平台4062上的传动机构同步向左移动,实现套筒4085位置的调整,使套筒4085能够插装在曲轴轮的中心孔内;然后同步启动减速机4073和电机使动力轴4075旋转,进而带动旋转轴4084和套筒4085转动,套筒4085带动曲轴轮同步转动,实现曲轴轮位置的调整,以满足发动机和变速箱变扭器的装配需求。
6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1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2.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
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