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4596发布日期:2021-04-16 15:46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焊接监测装置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3.对精密工件焊接时,不仅需要在保护气体氛围中进行,还需要实时监测焊接位置是否出现问题。由于焊接处光照十分强烈,不能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同时由于焊接处温度较高,直接装入摄像头监测会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焊接监测装置,能够有效的对焊接场景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焊接监测装置,包括安装板、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管体、连接在所述管体上端部的摄像单元、与所述摄像单元电连接的显示单元、连接在所述管体下端部的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位于具有焊接腔的第一主体中,用于反射所述焊接腔中的焊接场景并通过所述管体传送至所述摄像单元中。
6.优选地,所述管体下端部位于所述焊接腔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管体连通的且用于通入保护气体的第一管道。
7.优选地,所述反射单元包括v形连接件和反射镜面,所述v形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管体连接的第一侧板、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反射镜面的第二侧板。
8.更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管体同轴排列的第一通孔。
9.更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反射镜面的安装组件。
10.更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垂直于所述管体,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具有45
°
夹角,所述反射镜面平行于所述第二侧板。
11.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可拔插的设于所述管体中的滤片,所述滤片位于所述摄像单元和所述反射单元之间。
12.更优选地,所述滤片平行于其拔插方向,且垂直于所述管体的轴向。
1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一种焊接监测装置,在焊接腔中设置反射单元,并通过管体将反射单元反射的焊接场景传送至焊接腔外的摄像单元中,通过显示单元对焊接腔中的焊接场景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仅避免了肉眼直接观察造成的灼伤;同时还避免了将摄像单元直接装入焊接腔中造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14.附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其中:1、安装板;2、管体;3、摄像单元;4、显示单元;5、焊接腔;6、第一主体;7、第一管道;8、第一侧板;9、第二侧板;10、反射镜面;11、滤片。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17.参见图1所示,上述一种焊接监测装置,用于实时监测第一主体6的焊接腔5中的焊接场景。
18.在本实施例中,待焊工件为管状,通过轴向的焊缝对待焊工件进行焊接。图1中的左右方向即为待焊工件的轴向。待焊工件从左向右传送,在焊接腔5中完成焊接。
19.上述一种焊接监测装置,包括安装板1、连接在安装板1上的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管体2、连接在管体2上端部的摄像单元3、与摄像单元3电连接的显示单元4、连接在管体2下端部的反射单元。
20.参见图1所示,管体2的下端部向下伸入焊接腔5中,反射单元也位于焊接腔5中。反射单元用于反射焊接腔5中的焊接场景并通过管体2将焊接场景传送至摄像单元3中。摄像单元3的镜头位于其正下方,也即管体2的正上方。
21.由于焊接过程需要在保护气体氛围中进行,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一种焊接监测装置,还包括与管体2连通的且用于通入保护气体的第一管道7。保护气体可以是氩气或氦气,保护气体从管体2的下端灌入焊接腔5中。
22.上述反射单元包括v形连接件、以及安装在v形连接件上的反射镜面10。v形连接件包括与管体2连接的第一侧板8、以及用于安装反射镜面10的第二侧板9。
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8垂直于管体2,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侧板8上开设有与管体2同轴排列的第一通孔。
2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板9与水平面呈45
°
夹角,反射镜面10平行于第二侧板9。第二侧板9上设有用于安装反射镜面10的安装组件(图中未示出)。反射镜面10位于第二侧板9朝向第一侧板8的一侧。
25.通过这个设置,反射镜面10能够将水平射入的焊接场景,向上沿竖直方向反射至上方摄像单元3的镜头中,并通过显示单元4进行显示,以实现对焊接腔5中焊接场景的实时监测。
26.上述一种焊接监测装置,还包括可拔插的设于管体2中的滤片11,滤片11位于摄像单元3和反射单元之间。由于焊接场景的光照较为强烈,通过滤片11滤光后,才能够清晰的显示焊接场景。
27.在本实施例中,滤片11平行于其拔插方向,且垂直于管体2的轴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的滤片11。
2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