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机用调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9382发布日期:2022-08-03 02: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抽油机用调偏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移动机构(5)、起吊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设为两套,固定底座(1)上部设有复合辊子轴承(3),复合辊子轴承(3)的垂向中心轴与移动支座(2)固定连接,液压驱动千斤顶(4)位于固定底座(1)与移动支座(2)之间,设为两个,液压驱动千斤顶(4)通过高压胶管(18)与便携式液压泵(17)连接;所述移动机构(5)的两边侧板(5-3)前后通过横撑(5-6)连接,中间设有立板(5-2),上面设有顶板(5-1),下面辊轴(5-4)穿过两边侧板(5-3)、立板(5-2)与辊子(5-5)轴动连接;所述起吊机构的液压立式千斤顶(10)设为两个,左外钩(6)、左连杆(11)、调节螺杆(12)、右连杆(13)、右外钩(15)依次通过螺纹连接,左外钩(6)、右外钩(15)分别通过铰轴(8)、铰座(9-1)与内钩(9)的顶部铰接,内钩(9)的底部与液压立式千斤顶(10)的顶部固定连接,垫块(7)设在内钩(9)的上部,底板(16)设在液压立式千斤顶(10)的下部,液压立式千斤顶(10)的底部与内钩(9)之间设有弹簧(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油机用调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底座(1)为“l”状,底部为槽钢结构,内部宽度稍大于复合辊子轴承(3)的边缘宽度,移动支座(2)通过下部复合辊子轴承(3)与固定底座(1)的上面、两侧内壁滚动接触,固定底座(1)的右端两侧设有内肋板(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油机用调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移动支座(2)为“t”形结构,右端两侧设有外肋板(2-1),下部设有8-10个复合辊子轴承(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油机用调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移动机构(5)设为四个,其侧板(5-3)为跷跷板状,内部设有6-8个辊子(5-5),辊子(5-5)与辊轴(5-4)之间设有轴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油机用调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左外钩(6)、右外钩(15)均为“l”形,里端分别设有与左连杆(11)、右连杆(13)配合的外螺纹,靠近螺纹端设有铰轴(8)的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油机用调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节螺杆(12)中间设有六方,两端分别设有与左连杆(11)、右连杆(13)配合的正扣、反扣外螺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油机用调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钩(9)的为“z”形结构,顶端与液压驱动千斤顶(4)的轴线上设有“u”形铰座(9-1),铰座(9-1)设有铰轴(8)的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油机用调偏装置,其特征是:便携式液压泵(17)为18v充电式便携式锂电池液压电动泵,出油管设有压力表(17-1),出口设有三通。

技术总结
一种抽油机用调偏装置属于抽油设备技术领域。其驱动机构设为两套,固定底座上部复合辊子轴承与移动支座固定连接,液压驱动千斤顶位于固定底座与移动支座之间,液压驱动千斤顶通过高压胶管与便携式液压泵连接;移动机构的两边侧板前后通过横撑连接,中间为立板,上面设有顶板,下面设有辊轴和辊子,起吊机构为液压立式千斤顶,左外钩、左连杆、调节螺杆、右连杆、右外钩依次通过螺纹连接,左外钩、右外钩分别通过铰轴、铰座与内钩的顶部铰接,内钩的底部与液压立式千斤顶的顶部固定连接,垫块设在内钩上部,底板设在液压立式千斤顶下部,液压立式千斤顶的底部与内钩之间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用于游梁式抽油机前、后、左、右和倾斜进行调整。调整。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熊玉刚 孙连双 刘成俊 李颖 程凤平 袁大庆 董泓铄 文士耐 沈伟 陈妮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7
技术公布日:2022/8/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