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车削螺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0477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车削螺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自动车削螺纹装置,它属于在普通车床上车削螺纹的机床附件。
目前在普通车床上车削螺纹主要为人工操作,车削螺纹过程中的退刀时间一般来说都是很短的,为此工人操作时思想必须高度集中,劳动强度大,而且因退刀不及时容易造成事故及废品。近年国外已采用快速车螺纹装置,它克服了人工车螺纹的缺点。然而,由于螺纹本身精度要求高,加上因增添车削螺纹装置加长了内联传动链,因此对车螺纹装置的精度要求就更高,加工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大,需要特殊加工设备,生产成本高;又由于该装置的进刀属等深切削螺纹,为此车削高精度的螺纹不容易达到要求;再有该装置又只有一种快速刀夹,不能车外园及倒角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加工工艺较为简单,容易装配,工作可靠,车削螺纹前能车外园、倒角,能自动完成各种短螺纹,包括锥螺纹的自动车削螺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完成的动力从车床丝杠尾部经过传动机构传递到纵向主机体的设置有消除间隙调整元件的蜗杆上,蜗杆与传动元件啮合,与传动元件同轴的双层凸轮的上层凸轮驱动一个带有误差补偿的机构,使之与补偿机构相连接的纵向主机体沿车床主轴作纵向运动。
双层凸轮的下层凸轮驱动另一个滚子,通过推杆上的针槽把运动转换成横向运动,从而带动横向主机体作横向运动,横向主机体内设置有控制机构,当每次纵向主机体返回时,安装在下机座上的撞块顶上棘轮轴上的滚轮,棘轮轴就向上移动,棘爪拔动棘轮转动,设置在与棘轮同轴的端面凸轮也随着转动,从而改变每次走刀的切深,并协调车刀车削螺纹进退刀动作。随着车削次数增加,螺纹加工快要完成时,每次进刀量递减,而总的螺纹车削深度增加,当每次车削动作完成,车刀就快速自动退离工件,该装置就这样完成车削螺纹工作循环,最后得到合格的产品。
该装置除具有快换刀夹外,还增加有手动三位回转刀夹及固定式刀夹。
为此,本实用新型车削的螺纹精度高,适用于长度短于50mm、牙形深度小于3.5mm的短螺纹、锥螺纹、梯形、三角形公、英制螺纹包括无空刀槽、刹根螺纹,尤其适用于批量加工。
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车削螺纹装置工作状态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有间隙调整元件的蜗杆装配图;图4为偏心铜套主视图;图5为带有偏心套的滚子主视图;图6为端面凸轮主、左视图;图7为手动三位回转刀夹;图8为固定式刀夹。
参照附
图1至附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传动机构,纵向主机体,横向主机体,下机座及刀夹。传动机构由短轴、齿轮、介轮、万向联轴节、花键轴、花键滑套及盖构成。
纵向主机体包括蜗杆、轴承、斜齿轮、双层凸轮、偏心铜套、偏心滚子、纵向滑体、刀口、推杆弹簧及紧固螺钉构成。
横向主机体包括滚轮、撞块、棘爪、棘爪轴、调整螺母、棘轮、端面凸轮、轴、横向滑体、滑块构成。
本实用新型自动车削螺纹装置安装在车床横拖板上,动力经过丝杠及传动机构传递到纵向主机体的设置有消除间隙调整元件的蜗杆1上,例如用偏心铜套2用以补偿蜗杆1与钭齿轮3的啮合误差,提高传动精度,与钭齿轮3同轴的双层凸轮4的上层凸轮驱动一个带有误差补偿的机构,例如带偏心套的滚子7,如附图5用以补偿因制造及装配误差造成的螺距累积误差,通过联接在偏心滚子7内的连接螺钉8带动纵向滑体10沿车床主轴作纵向运动,车刀在工件上的运动轨迹为所需的螺旋线。
当纵向主机体一个行程快完时,双层凸轮4的下层凸轮又驱动另一个滚子5,与滚子5联接在一起的连接元件6带动推杆9,推杆9的另一端有斜槽,横向主机体上的滑块21进入推杆9斜槽把纵向滑体10的纵向运动转换成横向滑体19的横向运动。
横向主机体内设置有控制机构,当每次纵向主机体返回时,安装在下机座20上的撞块16顶上滚轮15,与滚轮15相连接的棘爪轴13向上移动,刺爪11拔动棘轮12转动某个角度,设置在与棘轮12同轴的端面凸轮17也随之转动相同角度,例如端面凸轮17工作面由多级台阶构成如附图6,用机加工方法制成并淬硬,用以自动改变每次走刀进刀深度。当端面凸轮17工作表面碰上纵向主机体上的刀口18时,横向主机体运动就停下。纵向主机体又快速自动返回时,棘轮12又转一个位置,运动又进入下一个车削螺纹工作循环。在螺纹快加工完时,每次进刀量呈递减变化,当达到要求的切削深度时,车刀快速自动退离工件回到起始位置,进退刀动作协调可靠。改变端面凸轮工作面设计,可实现车螺纹时的等距径向进刀,递减径向进刀和无进给光修螺纹。该实施例端面凸轮17采用递减径向进刀和最终无进给光修螺纹。从而加工的螺纹质量好、效率高。
实施例2,当要加工锥螺纹时,就把整套车削螺纹装置相对于车床主轴轴线搬动一个需要的角度。
当车床不加工螺纹时,只须松动下机座螺钉,拆下整个装置换上原来刀架就能使车床迅速恢复原状,操作及装拆方便。
本实用新型也是一种“万能组合”的自动化模块装置,它还可以用作各类组合机床车螺纹的功能部件。
本实用新型除快换刀夹外,如附图7、8,还增加了手动三位回回转刀夹和固定式刀夹。
本实用新型具有明显的效果和优点自动车削螺纹装置特别适用于加工50mm的短螺纹包括锥螺纹,无空刀槽、刹根螺纹,加工精度高,车削螺纹前还可车外园、倒角、降低了成本,操作方便,尤其适用于批量加工。
权利要求1.一种由传动机构,纵、横向主机体,下机座刀夹构成的自动车削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A、在纵向主机体的蜗杆上设置有间隙调整元件,蜗杆与传动元件啮合,而与传动元件同轴的双层凸轮驱动一个带有误差补偿的机构,使之与误差补偿机构相连接的纵向主机体沿车床主轴作纵向运动。B、在横向主机体的棘轮轴上设置有端面凸轮,用以改变每次走刀的切深。C、所述的刀夹除快换刀夹外,增加手动三位回转刀夹及固定式刀夹。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车削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蜗杆上设置的间隙调整元件为偏心铜套。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车削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误差补偿机构为带有偏心套的滚子。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车削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端面凸轮工作面由多级台阶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自动车削螺纹装置,它由传动机构带有间隙调整元件及误差衬偿机构的纵向主机体,设置有端面凸轮的横向主机体及刀夹构成,特别适用加工50mm的短螺纹包括锥螺纹,加工的螺纹精度高,车削螺纹前还可车外圆、倒角,降低了成本,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B23B5/00GK2043534SQ8821739
公开日1989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1988年8月5日 优先权日1988年8月5日
发明者徐旭东, 沈孟养, 陈洪根, 郑容 申请人:江南大学, 无锡太湖机床附件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