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排屑的数控加工机床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72027阅读:来源:国知局
4的两个端部构造为分别以轴向滑动的方式稳定地设置于左导轨121a与右导轨122a上,工作台125的左右两个端面分别与左扶壁121及右扶壁122具有一定的间隙,从而构成左排肩口与右排肩口。
[0027]再次参照图1及图2,左扶壁121、右扶壁122、后扶壁123的内侧面上依次设有冷却液出水孔121b、122b及123b。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冷却液出水口 121b、122b及123b可设置成360°可旋转的喷嘴。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冷却液出水口 121b、122b及123b亦可设置成成排分列的一系列出水孔。
[0028]再次参照图1及图2,刀具夹紧组件130包括驱动基座131以及刀具夹具132,刀具夹具132与驱动基座131相嵌合,且刀具夹具132可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刀具夹具132的下端设有冷却液喷嘴(略画)。
[0029]参照图1及图2,左扶壁121的下端与所述左排肩口的相接处具有沿左扶壁121内侧下方延伸的左导流面121c ;右扶壁122的下端与所述右排肩口的相接处具有沿右扶壁122内侧下方延伸的右导流面122c ;后扶壁123的下端与排肩口 110a的相接处具有沿后扶壁123内侧下方延伸的后导流面。
[0030]再次参照图1,工作台125上设有通往所述左排肩口与右排肩口的排肩槽,所述排肩槽具有一定的排水坡度,所述排水坡度从工作台125的中部开始沿工作台125的长度方向逐渐下降,假定所述排水坡度为α,则有5° < α < 10°。
[0031]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0032]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工作台125的左右两个端面分别与左扶壁121及右扶壁122具有一定的间隙,从而构成左排肩口与右排肩口,使得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碎肩能够最短距离的通过左排肩口与右排肩口掉入到基座下方的冷却液循环回收装置中;通过左扶壁121、右扶壁122、后扶壁123的内侧面上设有冷却液出水孔,刀具夹具132的下端设有冷却液喷嘴,使得机床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碎肩能够及时地从刀具及加工台面上冲落到左排肩口与右排肩口内;通过设有左扶壁121的下端与所述左排肩口的相接处具有沿左扶壁121内侧下方延伸的左导流面121c、右扶壁122的下端与所述右排肩口的相接处具有沿右扶壁122内侧下方延伸的右导流面122c、后扶壁123的下端与排肩口 110a的相接处具有沿后扶壁123内侧下方延伸的后导流面,使得加工过程中溅射到左扶壁121、右扶壁122与后扶壁123上的的金属碎肩能够顺滑、无阻力地滑下,从而使得左排肩口与右排肩口不会被金属碎肩堵塞;通过工作台125上设有通往所述左排肩口与右排肩口的排肩槽,所述排肩槽具有一定的排水坡度,所述排水坡度从工作台125的中部开始沿工作台125的长度方向逐渐下降,使得工作台125既能保证工件的固定稳定,又能加快工作台125上金属碎肩的排出。
[0033]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主权项】
1.一种便于排肩的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上下贯通的排肩口的基座,且所述排肩口位于所述基座的中央; 设于所述基座上左右两侧的左扶壁与右扶壁,所述左扶壁的上端设有沿所述左扶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型的左导轨,所述右扶壁的上端设有沿所述右扶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型的右导轨; 设于所述排肩口上的工作台;以及 跨坐于所述左扶壁与右扶壁上的主支撑横梁, 其中,所述主支撑横梁上设有沿所述主支撑梁长度方向延伸的横梁导轨,所述横梁导轨上可滑动地接有刀具夹紧组件,所述左扶壁与右扶壁彼此平行且并排地相隔有一定的距离,所述主支撑梁的两个端部构造为分别以轴向滑动的方式稳定地置设于所述左导轨与右导轨上,所述工作台的左右两个端面分别与所述左扶壁及右扶壁具有一定的间隙,从而构成左排肩口与右排肩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排肩的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的后侧设有后扶壁,所述左扶壁、右扶壁、后扶壁的内侧面上设有冷却液出水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排肩的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夹紧组件包括驱动基座以及刀具夹具,所述刀具夹具与所述驱动基座相嵌合,且所述刀具夹具可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所述刀具夹具的下端设有冷却液喷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排肩的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扶壁的下端与所述左排肩口的相接处具有沿所述左扶壁内侧下方延伸的左导流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排肩的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扶壁的下端与所述右排肩口的相接处具有沿所述右扶壁内侧下方延伸的右导流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排肩的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扶壁的下端与所述排肩口的相接处具有沿所述后扶壁内侧下方延伸的后导流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排肩的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通往所述左排肩口与右排肩口的排肩槽。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排肩的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肩槽具有一定的排水坡度,所述排水坡度从所述工作台的中部开始沿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方向逐渐下降,假定所述排水坡度为α,则有5° ^ α <10°。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排肩的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肩口的下端设有冷却液循环回收装置。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排肩的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循环回收装置后接有集肩小车。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排屑的数控加工机床,包括:具有排屑口的基座,且所述排屑口位于所述基座的中央;设于所述基座上的左扶壁与右扶壁,所述左扶壁的上端设有左导轨,所述右扶壁的上端设有右导轨;设于所述排屑口上的工作台;以及跨坐于所述左扶壁与右扶壁上的主支撑横梁,其中,所述主支撑横梁上设有横梁导轨,所述横梁导轨上可滑动地接有刀具夹紧组件,所述左扶壁与右扶壁相隔有一定的距离,所述主支撑梁的两个端部稳定地置设于所述左导轨与右导轨上,所述工作台的左右两个端面分别与所述左扶壁及右扶壁具有一定的间隙,从而构成左排屑口与右排屑口。本发明具有提高排屑效率,同时能够解决现阶段的排屑口容易拥堵的问题的有益效果。
【IPC分类】B23Q11/10, B23Q11/00
【公开号】CN105328505
【申请号】CN201510883635
【发明人】吴加富, 张天恩, 张卫川
【申请人】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