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批量生产的弯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54449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便于批量生产的弯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批量生产的弯框机。
【背景技术】
[0002]现行的弯框技术主要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类,手动弯框都是在台虎钳上完成的,一个台虎钳夹住模型,再用一个台虎钳夹住线材的一端,用手搬动线材的另一端,这种方法加工繁琐,难以控制质量,人力成本高;自动弯框需要手动送料、取料,实质上是一种半自动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减轻了人的劳动,但是送料、取料也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因此弯框装置对人的依赖还是比较大。
[0003]目前,市场上的申请号为201010267762.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弯框机,它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一个轮子,壳体的一侧设有手轮,壳体上方设有一面板,壳体上方还设有限位座,限位座与面板前后设置,限位座上设有两个轨道,轨道的中部设有方形的垫块,垫块上设有调节块,调节块的两端各设有调节螺杆,两个调节螺杆倾斜放置,两个调节螺杆的一端相互靠近,两个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分开,每个调节螺杆的一端设有导座,每个导座的另一端设有油压缸,垫块上横向设有一导料块,导料块的一端与靠近该导料块的一个导座的相接触,导料块的另一端置于壳体的外侧。
[0004]该弯框机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网址为http:// www.1etv.com/p tv/vplay/20705295.html的弯框机使用过程视频。从上述专利以及视频中不难看出现有弯框机的上料、取料工序需要通过手动实现,因此该半自动的方法在将线材装到弯框机上时需要人工手动定位,而在该定位过程中由于现有的弯框机没有对线材的高度调整装置(这是由于弯框装置需要定模和动模夹持线材,定模和动模之间无法留有间隙供高度支撑装置设置),因此需要两个人工将线材两端分别固定到弯框装置和送料装置上,并且在安装时还需检测是否安装到位(即线材是否成水平状态),因此在该弯框机的批量生产中人工操作不仅繁琐,加工效率低;同时容易存在误差,影响成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批量生产的弯框机,该弯框机方便批量加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成品质量。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批量生产的弯框机,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弯框装置和送料装置,所述弯框装置与送料装置之间设有高度支撑杆,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调节高度支撑杆高度的调节装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工同一批线材时,初次加工的首根线材采用普通的方式先装夹到弯框机上,然后通过调节装置调节高度支撑杆距离工作台上的距离,使其抵触着线材的底部侧面。完成该同批第一根线材的加工后,通过高度支撑杆的定位,可方便后期线材安装到与首根线材相同的位置,因此方便操作工人快速安装定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大大降低了因人工安装而存在的误差,有利于提高成品质量。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有将高度支撑杆可沿高度方向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工作台上,所述高度支撑杆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连接有可将转轴转动的摆动机构。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摆动机构转动转轴,使高度支撑杆能够调节高度支撑杆端部距离工作台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线材对不同高度的需要,有利于扩大了弯框机的适用范围。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有气缸、摇臂,所述摇臂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铰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伸出活塞杆,带动摇臂向上转动,从而使转轴与转动过程中调节高度支撑杆端部距离工作台的距离,该过程在初次定位高度支撑杆位置时完成,之后气缸停止工作固定不动,避免高度支撑杆再发生转动而位移影响安装位置。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度支撑杆一端套接于转轴上,所述高度支撑杆上设有固定机构。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度支撑杆与转轴可呈分体结构设置,便于生产与安装,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高度支撑杆通过转轴与工作台实现铰接,转轴水平设置于工作台上,方便支撑杆能够沿高度方向转动连接,在摆动机构调节高度支撑杆时,可先调整高度支撑杆与工作台角度,达到预先调整,减少摆动机构需要调整距离,有利于提高调整效率。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度支撑杆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杆,所述锁紧螺杆抵接于转轴外壁。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度支撑杆的高度调整到位后,通过拧紧锁紧螺杆,使锁紧螺杆抵触在转轴外壁上,从而达到锁紧高度支撑杆的作用,防止高度支撑杆转动位移。
[00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的外壁设有若干供锁紧螺杆嵌设的定位孔。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螺杆在锁紧高度支撑杆时嵌入定位孔内,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锁紧效果,从而避免高度支撑杆沿转轴转动,还能够有效防止高度支撑杆沿转轴的长度方向滑动。
[00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度支撑杆相对于转轴的另一端设有抵触滚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料装置夹持着线材向弯框装置移动,线材在高度支撑杆上避免其因滑移摩擦而造成线材表面划伤,因此通过铰接有抵触滚轮,使架设在抵触滚轮上的线材滚动摩擦,从而避免表面的划伤。
[00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触滚轮由尼龙制成。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的质地相较于金属而言较软,同时又耐磨,因此采用尼龙制成的抵触滚轮可进一步避免线材表面的划伤。
[00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触滚轮的周向侧壁设有定位凹槽。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线材抵触在定位凹槽内,使线材通过送料装置的推送能够保持直线移动,从而避免线材产生摆动而提高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弯框机的立体结构示意视图;
[0025]图2为高度支撑杆的安装结构示意视图。
[0026]附图标记:1、工作台;11、弯框装置;12、送料装置;2、高度支撑杆;21、锁紧螺杆;22、抵触滚轮;221、定位凹槽;3、调节装置;31、转轴;32、摆动机构;321、气缸;322、摇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8]参照图1所示,一种便于批量生产的弯框机,包括工作台1、设置在工作台I上的弯框装置11和送料装置12,通常工作台I上设有滑轨,送料装置12滑移在滑轨上,从而向弯框装置11 一侧移料,在弯框装置11与送料装置12之间设有高度支撑杆2,高度支撑杆2靠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