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943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胀轴,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
【背景技术】
[0002]谐波传动减速器是依靠柔性零件产生弹性机械波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一种机械传动器。谐波传动包括三个基本构件:波发生器、柔轮和刚轮。三个构件任意固定一个,其余两个中的一个为主动,另一个为从动,可实现减速或增速(固定传动比),也可变换成两个输入,一个输出,组成差动传动。如刚轮固定不动,以波发生器为主动件,柔轮为从动件,波发生器内的椭圆形凸轮在柔轮内旋转便使柔轮产生变形,在波发生器的椭圆形凸轮长轴两端处的柔轮轮齿和刚轮轮齿进入啮合时,短轴两端处的柔轮轮齿与刚轮轮齿脱开。对于波发生器长轴和短轴之间的轮齿,沿柔轮和刚轮周长的不同区段内处于逐渐进入啮合的半啮合状态,称为啮入;处于逐渐退出啮合的半啮合状态,称为啮出。波发生器的连续转动,使啮入、啮合、啮出和脱开四种运动不断改变各自原来的工作状态,这种运动称为错齿运动,错齿运动使输入转动变为输出运动。
[0003]谐波传动具有传动比大且范围广、精度高、空回小、承载能力大、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效率高、传动平稳、噪声小、可向密闭空间传递运动等优点,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泛。
[0004]参照于申请号为201320727460.5的实用新型专利柔轮定位工装中有提出这个问题,它提出是通过压紧机构使芯轴滑动以达到外胀套对柔轮膨胀固定,实现对柔轮筒的地位,有效防止加工过程中柔轮发生形变,利用提高柔轮加工质量,使产品达到设计要求,但是它的外胀套厚度较大,需要对外胀套施加较大的挤压力才能使外胀套形变,因此后产生较大的能耗,会对发动机负载,使发动机损坏,而且它所提到的柔轮定位工装需要与外界物品配合才能与用来加工柔轮的滚刀齿的固定部固。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较小挤压力就可以对所述柔轮进行定位的加工柔轮的胀轴。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包括压紧机构、芯轴、外胀套,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调节螺母,其特征是:还包括内胀套,所述内胀套套设在所述芯轴上,当所述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固定在柔轮桶内时,所述外胀套的中心位置设有面向所述芯轴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内胀套设有第一锥面和第一平面,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面向第一锥面的端面设置为与所述第一锥面相贴合第二锥面。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胀套设有第一锥面和第一平面,所述外胀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面配合的第一环形凸起,由于所述加工柔轮的胀轴与柔轮筒之间形成的间隙较小,所以第一锥面只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相配合的部分,且所述环形凸起设置有第二锥面,把所述第一环形凸起设置在所述外罩套的中心位置处,使所述内胀套在对其挤压时,所述外胀套受到的挤压力从凸起位置处向外扩散,保证受力均匀,且所述第一锥面和所述第二锥面还有导向的作用。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外胀套还设有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位置处,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面向所述第一平面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平面贴入口 ο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的设置,对所述内胀套起到固定作用,使所述内胀套限制在所述外胀套内部,通过第一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对所述内胀套进行限位,而且在所述胀轴在对柔轮进行固定的过程中对所述外胀套进行导向,使其能稳定的向前移动。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之间形成一环形凹槽。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之间形成一环形凹槽,使所述内胀套与所述外胀套的接触面积变小,使其在对所述柔轮进行定位的过程中使摩擦力减小,进一步的,起到更为省力的作用。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芯轴通过柔轮桶的一端设有固定螺母和垫片,所述芯轴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母相适配的螺纹。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固定螺母和垫片的设置,使所述芯轴与所述柔轮桶通过螺栓固定。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芯轴的两端设有与滚刀齿的固定部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固定部卡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芯轴的两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滚刀齿的固定部想适配,使所述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能够通过自身固定在所述滚刀齿上,使所述滚刀齿能对与所述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固定的柔轮进行加工,不用借用外界装置,使所述一种加工柔轮使用时功能齐全,同时也使工作人员更为方便。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外胀轴面向柔轮桶的桶底的一端设有固定槽,所述芯轴设有与所述固定槽相适配的固定板,所述外胀轴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螺钉固定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胀轴面向柔轮桶的桶底的一端设有固定槽,所述芯轴设有与所述固定槽相对应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螺钉固定连接,使所述外胀轴与所述芯轴固定,由于芯轴与所述柔轮桶固定,所述外胀轴与所述柔轮桶固定。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采用对外胀轴进行改进,所述外胀轴是桶装结构,所述外胀套与所述柔轮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面向芯轴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内胀套设有第一锥面和第一平面,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面向所述第一锥面的端面设置有第二锥面,所述第一锥面与所述第二锥面贴合放置,由于只对所述第一环形凸起施加挤压力,使所述外胀轴发生形变,对所述柔轮齿所在的位置进行定位,使在调节调节螺母时较为省力,同时对所述柔轮桶与所述芯轴通过固定螺母和垫片固定,所述外胀轴与所述芯轴进行固定以及所述滚刀齿与所述芯轴卡接固定,达到所述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与所述柔轮桶和滚刀齿固定的效果,使整体结构在加工的过程中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柔轮桶;2、内胀轴;3、外胀轴;4、调节螺母;5、芯轴;6、垫片;7、凹槽;
8、第一环形凸起;9、第一锥面;10、固定槽;11、固定板;12、固定螺母;13、第二环形凸起;14、第二锥面;15、环形凹槽;16、第一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照图1所示,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包括芯轴5、内胀轴2、外胀轴3,所述芯轴5包括固定螺母12、垫片6、调节螺母4以及固定板11,所述内胀轴2设有第一锥面9,所述外胀轴3设有第一环形凸起8、第二环形凸起13、环形凹槽15、第一平面16以及固定槽10,所述第一凸起上设置有第二锥面14。
[0023]【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述芯轴5的两侧设置有凹槽7并通过所述凹槽7与所述滚刀齿组件卡接固定,所述芯轴5与所述内胀轴2以及所述外胀轴3同轴心,所述芯轴5通过固定螺母12与所述垫片6与所述柔轮桶I的一端固定,所述芯轴5还设有固定板11,所述外胀轴3设有与所述固定板11对应的固定槽10,所述固定板11嵌入所述固定槽10时通过所述螺钉使所述芯轴5与所述外胀轴3固定,所述内胀轴2包覆在所述芯轴5上并通过调节螺母4使所述内胀轴2在所述芯轴5上滑移,所述内胀套设有第一锥面9和第一平面16,所述外胀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面9配合的第一环形凸起8,由于所述加工柔轮的胀轴与柔轮筒之间形成的间隙较小,所以第一锥面9只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8相配合的部分,且所述环形凸起设置有第二锥面14,把所述第一环形凸起8设置在所述外罩套的中心位置处,使所述内胀套在对其挤压时,所述外胀套受到的挤压力从凸起位置处向外扩散,保证受力均匀,且所述第一锥面9和所述第二锥面14还有导向的作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8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3之间形成一环形凹槽15,所述凹槽7的设置使所述内胀套与所述外胀套的接触面积变小,使其在对所述柔轮进行定位的过程中使摩擦力减小,所述当调节螺母4转动时,挤压内胀轴2,使所述内胀轴2滑移,通过所述第一锥面9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8相配合,使所述外胀轴3对所述柔轮桶I定位,同时也对所述柔轮桶I的另一端进行固定。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包括压紧机构、芯轴、外胀套,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调节螺母,其特征是:还包括内胀套,所述内胀套套设在所述芯轴上,当所述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固定在柔轮桶内时,所述外胀套的中心位置设有面向所述芯轴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内胀套设有第一锥面和第一平面,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面向第一锥面的端面设置为与所述第一锥面相贴合第二锥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其特征是:所述外胀套还设有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位置处,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面向所述第一平面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平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之间形成一环形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其特征是:所述芯轴通过柔轮桶的一端设有固定螺母和垫片,所述芯轴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母相适配的螺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其特征是:所述芯轴的两端设有与滚刀齿的固定部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固定部卡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其特征是:所述外胀轴面向柔轮桶的桶底的一端设有固定槽,所述芯轴设有与所述固定槽相适配的固定板,所述外胀轴与所述固定板通过设置一螺钉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包括压紧机构、芯轴、外胀套,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调节螺母,其特征是:还包括内胀套,所述内胀套套设在所述芯轴上,当所述一种加工柔轮的胀轴固定在柔轮桶内时,所述外胀套的中心位置设有面向所述芯轴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内胀套设有第一锥面和第一平面,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面向第一锥面的端面设置为与所述第一锥面相贴合第二锥面,以较为省力的方式实现对整个柔轮的定位,定位精度高,能有效的防止柔轮在加工过程中柔轮发生变形,使产品的质量提高。
【IPC分类】B23B31/40, B23F23/06
【公开号】CN205270921
【申请号】CN201521105464
【发明人】王伟, 侯国兴
【申请人】北京众合天成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